分节阅读 16(1/2)
看着下面依旧跪在地上的陈戎,郑忽觉得此人应该是游侠的中二病患者,为了帮人报仇,振臂一呼,完全不经过大脑,不过此人应该还算良善,要不然不会有那么多人自带干粮紧随其后。
于是,郑忽开口道:“汝虽年幼,却有乃父之风啊”
其实郑忽也没比他大多少,不过上位者有上位者的特权,居高临下的询问从来都是上位者的法宝。
听着郑忽夸赞的话,陈戎乐呵呵的嘴一咧,觉得郑忽这个人还不错,比他以前见到的那些肉食者显得亲切多了。
没办法,在这个时期夸一个人最恰当的方式就是夸这个人像他老爹,这是对一个人最大的褒奖,郑忽不就是因为他老爹觉得他不类己而被赶到长葛来的么
想想后世夸一个人像他老爹竟然成为了一个段子,估计这是此时的人怎么想不到的,要不然,估计再也不会有人这么夸人。
“世子真是这么以为的”陈戎急呼呼的道。
要是老郭在这,肯定得来一句“嚯,臭不要脸”
“闭上你的臭嘴”陈奚低声朝陈戎呵道。
郑忽呵呵一笑“陈戎生性跳脱,不过一句笑语,令丞何必如此”
陈奚见郑忽没有生气也不再多言,低着头瞪着陈戎,生怕他再说出一句混话。
或许是感受到了大兄严厉的目光,陈戎虽然嘴上仍有些嘟嘟囔囔,让人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却也不敢再放肆。
见此情形,郑忽接着道:“吾听说,汝率领陈乡三百义士前去报仇,此事能与吾说说么”
陈戎瞄了陈奚一眼,见陈奚颔首示意他说下去,这才开口将整件事的经过讲了一遍。
郑忽听完,击节叹道:“汝真义士也,吾尚缺亲卫一人,汝可愿充之”
陈奚面露喜色,示意陈戎赶快答应下来,陈戎却有些不大情愿,碍着自家大兄的面子,不好提出异议。
道:“固所愿尔”
“善”
郑忽说完,将心放回了肚子,像这样一开口就能招来上百人的游侠,不收编了,那绝对就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
本来各家因争地争水就存在矛盾,而这货却能让各家摒弃仇怨团结到自己的大旗下面来,治下有个这样的人物,不抓到自己手里面,郑忽能睡着觉那就奇怪了。
更别说,这货带兵还算是挺有一套的,将近三百人跟他去寻仇,在大泽周围盘桓了好几个月竟然无一人中途退出,这就让郑忽好奇的问他。
他昂着头傲娇的答了一句:“无他寻仇而来,空手而归,人必笑我无能,我何面目立于乡中,见父老”
别说,还挺要面,不过一群人还真吃他这一套,宁可大泽周围吃蚊子,也不愿回家,这也让郑忽对此时的游侠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一诺千金”在此时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游侠们的精神信仰。
至于这货在防守严密的大泽外围蛰伏几个月就只为能够抓住将陈二击杀的机会,一击之后立刻折返,亲自带人断后,毫不拖泥带水,最后竟将人全部带出,无一人折损,由此可见此人不但有恒心有毅力,而且果断勇敢,是个能带兵的好苗子。
故此,郑忽不仅是为了控制住他,更是起了爱才之心。谁让郑忽现在人才缺乏的厉害。
遇到一个好坯子,郑忽自然是不愿意错过。
第三十二章 任务
事情既然已经交代清楚,陈氏兄弟也没多做停留,带着郑忽过两日要前去陈乡慰劳义士的指示回去做准备去了。
看着有些尴尬的邓方,郑忽再次开口安慰道:“卿不必过于自责,既无酿成大错,此事便就此揭过。”
邓方对郑忽的包容感激万分,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道:“主上垂怜,卑下铭感五内,然卑下之罪有三,一曰无察,二曰妄断,三曰惑主,有此三罪,主上虽不言,方不独愧于心乎还请主上降罚,不然方只有以身膏野草,以偿主上厚恩。”
话到最后,一股悲凉之色让郑忽都心有戚戚焉。
郑忽知道邓方这是犯了此时大部分士大夫的通病傲娇,郑忽对此也比较理解,毕竟在大复仇思想大行其道的此时,只要有仇甭管经过多长时间都一定报。
同样地,要是受到羞辱也一定要怼回去,像后来孔老夫子所谓的“以直抱怨”,这是有一定的社会思想基础的。
毫无疑问,邓方现在就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自己犯了这么大的错,虽说郑忽出于关爱之意想就此揭过,但是无论怎么淡化,犯了错就是犯了错,他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而且此事要是传出去,别人肯定会说他无能、佞臣,这让他以后还有何面目待在长葛令的位置上。
况且有错不罚,那是弄臣的待遇,他堂堂一个长葛令,一个拥有完整人格且经常自诩为能吏的人,岂可托庇于主上的羽翼之下,怯于承担责任。
这是对他士大夫人格尊严的极大蔑视
看着面色灰暗,眉宇中已经显露死志的邓方,郑忽绝不怀疑自己要是在此时不能给他一个说法的话,他回家之后,立刻就会自杀谢罪以维持他士大夫最后的体面。
像子路的君子死而冠不免,就是这个时期士大夫重体面的最佳证明。或许后世认为这是腐儒作风,但是在周朝的普世价值还未崩塌的此时,这就是士大夫的气节所在,不避生死,一如孟子所说的“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卿之志,吾知之矣就特许卿以戴罪之身,行立功之事,事成,功过相抵,不成,二罪并罚,卿可有异议”
郑忽无奈,只能装出一副严厉的模样,同时在心里也不断腹诽,这要是在后世,犯错了还不让承担责任,这样的好事上哪找去,现在你不让他承担还不行,这古今的差别真的就那么大吗
邓方并不知道郑忽的想法,见郑忽神情严肃,言语之间已经明白无误的传达出愿意给他一个赎罪的机会,邓方此时的内心是高兴的,他觉得他受到了郑忽的尊重。
不断地以头抢地,甚至话语中都挂着一丝哭腔,展现出了他内心的欣喜和感激。
“主上但有吩咐,卑下无不从之,请主上示下。”
郑忽见状,从案几的左边抽出一卷画有以青铜犁头主要部分的简易犁具的竹简,交给邓方。
这是郑忽反复思量过,最终确定下来的,毕竟若是只打造犁铧,郑忽一不能保证各家都有犁具,二不能保证打造的犁铧都能恰到好处的按到各家的犁具上,所以
半个月打造千余副这种简易的犁具,郑忽觉得应该差不多。只不过可能要多牺牲点小钱钱了,郑忽有点心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