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国子监绯闻录 > 分节阅读 291

分节阅读 291(1/2)

目录

绳。

他身后除一字排开的骑兵,便是手拿盾矛的兵士,未见长途行军的疲态,皆昂首挺胸,精神抖擞。

他身前是皇帝的军队,由五军都督府大将军吴道南率兵对阵。

朱煜的神情显然很轻松,放眼望沈泽棠带来的将兵,委实少了些,至多十万的样子,怎抵得过他三十万大军虎视眈眈

他命魏公公去传旨:“即然是前来投城,将兵需丢盔弃甲放下兵器,交出昊王以示诚意。”

片刻功夫,魏公公匆匆回禀:“沈泽棠要先见过他夫人是否安好”

朱煜蹙起眉宇,御卫押解冯舜钰来城楼,迟迟未见其影,遂命魏公公带人去察看。

魏公公领命而去,秦砚昭眼中闪过一抹疑色。

舜钰坐在临窗大炕前朝外望,小宫女拿笤帚正在认真打扫青石板道,刷刷声惊飞几只觅食的寒雀儿。

一只虎皮大猫在舔檐尖落下的水滴。

阖紧的院门忽然推开,夏皇后身披海棠红绣雁衔芦披风,由个年老姑姑搀扶着走进来,小宫女忙扔了笤帚,紧步上前跪下见礼,她二人不理睬,一径朝房里来。

舜钰趿鞋下地,那姑姑服侍夏皇后坐在椅上,见小宫女呆呆立在边儿,瞪起眼扬手一耳光打她脸上,颊腮瞬间红胀起来,厉声喝叱:“还不快滚”

小宫女唬得忙退出门外,那姑姑走到帘前掀缝张望稍顷,这才复转低低道:“皇后娘娘有甚麽话可以说了。”

夏嫱轻咳了两声,开始脱下披风放在一侧。

舜钰瞟到她嘴角未拭净的血渍,脸色倏得大变。

夏嫱反倒笑了:“皇上遣尹公公,迫本宫饮下掺鸩毒的梅花酒,你有听闻过命途这麽凄凉的皇后麽可本宫的傻爹爹呀,还在城楼上替他卖命守江山呢你说他恶不恶”把一抹腥红吐在帕里,唤那姑姑来替她解衣。

遂又看向舜钰:“沈泽棠率军兵临城下,皇上及众臣上城楼应战,想必不多时刻就要来提你前去,你换上本宫的衣裳,趁宫里防范疏松赶紧逃出去罢,不过你定要应允本宫桩事儿。”

将死之人其行也善。舜钰眼眶泛红,颌首答应:“娘娘但说无妨,只要吾活着定办妥就是”

夏嫱揩帕子擦拭唇瓣,喘口气儿道:“本宫不要死得不明不白,你出去后寻着机会告诉夏尚书,本宫是被皇上害死的”她哽着声儿再说不出其它的话,终是流下泪来。

那姑姑插话进来:“此地不宜久留,沈夫人赶紧换衣罢”

即扶起只着里衣的夏嫱上炕躺好,替她小心的盖好樱草色洒花褥子,把边角再掖掖严实。

见舜钰已穿戴齐整,遂上前替她拉低披风镶银鼠毛的帽沿,回首看了眼炕上人,终是沉声道:“走罢”

第陆肆伍章 大结局

小宫女站在廊前看两只猫儿打架,忽听帘子簇簇响动,那凶悍的老姑姑搀扶着皇后出来。

胆怯怯地上前行礼,离五六步远儿就听那姑姑严厉的嗓音:“用不得你送,候在这儿好生伺候沈夫人。”

小宫女连忙搭手应承,目送她们身影远了,松一口气走进房里,夫人侧躺在炕上盖褥被睡着,她唤了两声没动静,不敢再相扰,往大铜火盆里添了两块兽炭,蹑手蹑手放下帘幔,自退出往明间去做针线活计。

舜钰抬足跨出槛外,五六御卫不若平时肃然,只管交头接耳说话,那姑姑不慌着走,反从袖笼里掏出一串钱递上,笑道:“劳你们冷天儿站雪地里辛苦,皇后娘娘赏的”

御卫们连忙接了钱,俯首作揖谢过,任随她们离开。

她二人出了坤宁宫至御花园,瞧见湖心有个四面围窗门的亭子,疾步走进亭间也不多言,舜钰自脱解衣裳换上太监服,褪去头上珠翠,从袖中取出自己的簪子重新绾发、再将纱帽戴周整,这才辄身,瞧那姑姑坐于栏板望向满湖冬水出神,遂催促说:“此地不宜久待,姑姑快随吾走罢。”

那姑姑并未答,只道:“你不能朝东走,那边沿堆秀山过去至承乾宫,一路御卫密麻;也不能往南走,坤宁门有东西值房,那里太监眼儿毒的很;西面有四神祠,宫人来往最多,难保见你眼生要盘问;你只有朝北走,过天一门和顺贞门,便是神武门,通外集市。”

她顿了顿,从袖里拿块腰牌递给舜钰:“有时皇后遣太监出宫办事,就用这块腰牌,那里守门护军认得自会放行。”

舜钰迟疑地接过,咽了咽口水问:“姑姑不同吾一道走麽”

那姑姑淡淡笑了笑:“你自去罢,我是走不动了这御花园往昔陪娘娘常来,总是小心伺候顾不得旁的,今儿就想好好的瞧上一回”话未完,唇边溢出一缕黑血来,她用帕子擦拭:“你还不快走”

舜钰想说甚麽却发不出声音来。

用袖子抹抹眼睛,辄身头也不回地出了亭子,沿着石子甬道朝北方向跑去。

才近顺贞门即望见远远迎面过来五六人,她四顾巡扫侧边有座太湖石叠堆的假山,连忙躲在后面。

看官道来者何人,为首的正是魏公公。

原来舜钰扮做皇后模样与老姑姑混出半刻后,来押解的御卫进房提人,才发现是皇后死在炕上,舜钰已不知所踪,这几人一商量,万一皇帝发难可是要掉脑袋的,还是趁乱逃命要紧,遂将小宫女用软垫捂死,收拾了房中值钱易藏之物,同门前守卫含混寻个理由道会再来,奔出宫门各自逃生去矣。

待得魏公公气汹汹来训责,门前守卫才觉蹊跷,冲进房里察看方晓出大祸,只道沈夫人逃了,分头四散去寻。

魏公公则带人从摛藻堂往御花园这边来,他又矮又胖爱来事儿,被人暗地里取绰号儿“魏冬瓜”,此时走得气喘吁吁,饶是冬日寒冷,却覆了满额汗水。

见到那处假山便想小解,又恐被谁瞧去自个姿势取笑,挥手撵喊滚远点,那些御卫走进金香亭里等候,他这才撩袍边松脱裤子边绕过假山,哪想面前人影一晃,才看清是个小太监,就觉脖颈疼痛难忍,想喊却如被掐紧了喉咙,眼白一翻重重跌在雪地里无了意识。

舜钰将簪子拔出,在他衣上划了划,这是数日前赴筵,沈二爷给她防身用的,簪尖有迷药,那时未曾用上。

绾好发不再多留,贴宫墙沿儿拐过秋叶式洞门,回首眺亭里御卫毫无察觉,松口气大步走至顺贞门侧门,拿出腰牌递给守门护军,那护军打量她一眼,还了腰牌放行。

舜钰道过谢,急匆匆跑向神武门,才掏出腰牌,这护军连看都懒得看一眼,挥手让她走了。

出了宫门,才发现往昔热闹的集市冷清萧条,商铺及住宅皆是门窗紧闭,鸡犬不闻。

入目能见的只有跑马的将军、手拿盾矛急走的士兵,从这条街出,又朝那条道往,在舜钰身边来来去去,没人在意个小太监,特别是此时战事欲燃之际。

舜钰走不过十数步,忽而顿住,前面一辆马车拦阻去路,一个穿绯红朝服的官爷背手站立,看到她的身影,嘴角噙起一抹笑意,不是旁人,竟是秦砚昭。

舜钰下意识地想往旁边巷道逃跑,余光却见四围有兵吏围拢过来,心知自己是在劫难逃了,闭闭眼睛再睁开,慢慢走近秦砚昭,仰起脸看他,语气很平静:“你是来捉我去城楼的吗”

秦砚昭默了默:“吾也不想的”

舜钰只是点点头:“走罢”与他擦肩而过,径自抬足坐进车舆里。

马车嘎吱嘎吱地摇晃,前面有兵吏开道,走得还算顺畅。

路过大相国寺,虽百姓寥寥,但和尚们依旧按往年惯例,在寺门前做浴佛会,搭起的棚下,大锅内正熬炖七宝五味粥,一缕缕白烟杂着甜香四散开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