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因由(2/2)
原老夫人继续道:“现在要大郎回来,我是没有那个本事的,你也要想想你不止一个儿子,这打仗不必平常,吃了败仗是要连累全家的,远的不说,就是你母亲家的三舅舅,以前是何等显赫,就因为吃了败仗,结果被抄家那些平日尊贵的老爷夫人如今是什么状况,你的娘家,想必你比我清楚得多。”
三舅舅家落魄得住在乡下种田,梁氏是知道的,她一回娘家,母亲就向她哭诉,三舅舅家如何艰难,几个出嫁的表妹都被休了回去,只得嫁人做妾,有一阵三舅母还来信让她看在儿时三舅舅带她不错的份上,好歹将表弟的大闺女带到侯府来,好好学学规矩,在京里找个好人家。
无奈她一开口,婆婆就一口拒绝了,说是孤儿寡母家里人少,只有两个孙儿,跟娘家外甥女一般大,瓜田李下容易惹出什么闲言碎语,若是出了什么事,反而容易坏了两家的情谊。
梁氏无法,只得回家跟母亲说,母亲这才支支吾吾告诉她,三舅舅就是想要大孙女嫁入豪门好拉穷困潦倒的娘家一把,当然以舅舅家如今的状况,他们也不指望孙女能当正室原配,做妾也是可以的,既然是做妾,肥水不流外人田,看在亲戚一场的份上,就给了大郎或者二郎也可以。
她吓了一跳,她在怎么糊涂也知道,这纳落魄得亲戚家女儿为妾在富贵人家是一大忌讳,一般只有婆媳不对头,做婆婆的才想要替儿子纳娘家侄女为妾,以为助力,她当时过得好好的,何苦跟未来媳妇作对
当即回绝了娘家,又因为心里愧疚,所以只能拿钱贴补,当时拿钱的时候,婆婆也没说什么,只是脸色不太好看,她也只得认了,想不到如今这倒成了她逼迫儿子去死的理由了。
这样一想,梁氏又委屈得只想要掉眼泪。
原老夫人在心里冷哼一声,又道:“过去的事我就不跟你计较,只要你敢说一句,以后再不拿一分钱贴补娘家,眼下我是无法可想,可是只要过了这一关,我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要想办法把大郎调回来。”
这话是对梁氏说的,可原来夫人眼睛却是看向了姜氏。
姜氏只低着头,依旧是一脸的木然。也不知她心里在想什么。
都是孽呀原老夫人暗叹一声。
“孙媳妇,边关天气冷,你先回去给大郎准备几身厚衣裳。”叹过之后,原老夫人对姜氏吩咐道。
姜氏也不多言语,柔顺的答了一声是,行了一个礼之后就退了出去。
直到确信姜氏已经走远,老夫人这才对梁氏道:“这人啊,有时候就是不得不信命,大郎在外边打仗,有些事我们是帮不上的,但是有些事我们帮得上。”
梁氏茫然道:“我们能帮得上什么”
真是迟钝,原老夫人不满的看着梁氏,想到如意斋那个姑娘机灵的样子,暗叹真是人无完人,聪明机灵的家世不好,家世好的一般见识有限。
跟这个儿媳妇是不能用暗示点拨那一套,原老夫人便直接道:“无知大师说的话,我们原家即将有打劫,能化解的唯有娶一个命硬的姑娘进门,就是如意斋那位姓金的姑娘。本来我还在犹豫,那姑娘出身毕竟太低,可如今无知大师的话不能不信,眼前这场仗就是预警,若是不能尽快娶那个姑娘过门,只怕这劫就要应在大郎身上。”
可是,梁氏想到自己出色的儿子,鼓起勇气道:“可是那个姑娘出身实在太低,要不,婆婆,就纳妾吧,以那个姑娘的身份纳妾也不委屈她呀,过门之后我们好好待她就是。”
原老夫人其实早先也有过这种想法,可是打听了那姑娘的情况之后,她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摇头道:“那是个聪明的姑娘,别说纳妾,就算明媒正娶人家如今也不愿意,我也不瞒你,我亲自去跟哪个姑娘谈了,她一口拒绝了,说是不敢高攀,倒是个有骨气的姑娘。”
梁氏本来不愿意宝贝儿子配这样一个姑娘,可如今听到这姑娘拒绝,却是有些急了,“那怎么办婆婆,无知大师的话不可不信啊”
老夫人瞥了梁氏一眼,长叹道:“人家不愿,我们也不能强逼,何况大郎二郎都是你的儿子,在大郎的亲事上我已经做过一次住了,到头来却是落得两头埋怨,罢了也许这是我们原家逃不过的劫数吧。”
梁氏本是一个好无主见的,万事都听婆婆的,如今婆婆一说不管,她立即急得团团转,只拿眼看着婆婆,而老夫人此时却闭上眼睛。
老夫人闭目养神了一会,这才慢悠悠道:“当初大郎的事是我做主的,现在你自己去问二郎的意思吧,强扭的瓜不甜。若是二郎原因为了他大哥牺牲,就让他亲自去求娶,保证日后好好善待人家姑娘,若是二郎不愿意,也不要勉强他,不能为了救自己的儿子害了人家姑娘一辈子,闹得家务宁日,到头来你们都怪我。”
梁氏又是一阵心虚,不过她还真怕老夫人就此不管,大郎要出了什么错,对这门亲事不满的她就成了逼死儿子的罪魁祸首。,,;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