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秦帝国之猛将召唤 > 分节阅读 46

分节阅读 46(2/2)

目录

他将郑和郑森两人都留了下来,并且答应郑森将剩下的一万克里特岛军团步兵也交给他改变并且保证半年内再给他送一万人来,凌统徐盛二人也分别留下担任他们的都指挥同知,至于李由李儒冉闵则立刻随他归国,另外郑和的舰队他将抽调一半带回作为大秦的长江舰队。

时间跨越到三十天之后,大秦,巴郡,鱼腹县后世重庆奉节白帝城

扶苏站在船上,发当初被他任命镇守巴蜀的裨将军司马欣正在岸边远远地望着自己。

“末将司马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一见到扶苏司马欣便激动地热泪盈眶。

“爱卿请起,快快请起。咱们还是边走边说吧。”扶苏拉起司马欣说道。

“诺”

扶苏将舰队交给了司马欣带来的水军将领,自己领着李由冉闵和李儒与司马欣一起骑马赶往咸阳。

一路上,司马欣给扶苏讲述了大秦这一年半来所发生的所有事情,在听到老宰相因为听到自己掉下悬崖的噩耗时一口气没缓上来导致吐血而亡的消息之后扶苏的眼眶湿润了,这一切都怪自己,想起当初那个痛骂自己,抓个扫把把自己追的满街跑的可爱老头扶苏痛哭不止,为什么自己身边的人总是出事,就因为自己的任性吗

接下来,又是一个个噩耗国尉蔚缭子,御史王绾以及廷尉淳于越,治粟内史监禄于同一年因病去世,

武将当中,老帅王贲卧病在床,其女王彩序日夜不离贴身照顾,李信旧病复发与上月去世,王陵,王乾,司马断,文聘,朱灵五人人听闻陛下被逼跳崖之后与去年中秋擅自领兵杀入匈奴王庭,最终寡不敌众兵败自缢。

“什么”

扶苏的双眼几乎能挤出血泪,尤其是在听到王陵领兵与匈奴大战身亡的消息后。

扶苏痛苦的闭上了双眼,良久,他睁开眼睛说道:“从今天开始,新的扶苏回来了,咱们先咸阳,等朕一统华夏之后立刻挥军屠灭匈奴,如遇阻挡,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这一刻起,扶苏貌似有些变了,会隐忍,冷血。

咸阳城外,摄政王子婴正领着一众大臣在路边迎接扶苏的归来。

“臣等恭迎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齐齐跪倒,山呼万岁。

“诸位爱卿请起,尤其是子婴皇叔,朕不在的时候,辛苦你了”

“臣不辛苦,陛下才是最辛苦的,来,陛下,请上龙辇”子婴起身走向扶苏,打算扶他上车。

“皇叔随朕一起。”扶苏拉过子婴说道。

“君臣有别,臣断断不敢”子婴急忙惶恐的说道。

“你是朕的皇叔,是家人,不是臣子。”扶苏劝道。

结果说了半天子婴就是死活不肯上车,扶苏没办法,只能一个人乘车向阿房宫赶去,身后呼啦啦跟着一群大臣。

阿房宫,太极殿

扶苏正在召开归来后的第一次大朝会。

扶苏一眼向下扫去,少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多了很多新面孔。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郑宝喊了一声。

“启禀陛下,”张良出列:“我大秦原该十郡三十一县,因第一次卫国战争损失惨重,我与李儒军师以及王贲,冯劫将军共同商议之后决定收缩防御,大军退出与匈奴人接触的云中,九原,以及上郡,河东四郡,此四郡作为我大秦与匈奴及山东诸侯的缓冲,四郡百姓则已迁入北地,陇西,和内史。

目前我大秦直接控制的有北地,陇西,内史,汉中,巴,蜀六郡。”

“扶苏微微点头,实际上他失踪近两年大秦没亡就不错了。”

“陛下,我大秦目前郡兵不算还有正规军二十万,分别在蒙毅,章邯,司马欣等几位将军的率领下驻守六郡以及函谷关,潼关二地。

其中冯劫领五万坐镇内史,蒙毅六万守北地陇西,章邯四万守函谷,潼关,司马欣两万驻巴蜀,姜维三万驻汉中。”

“怎么剩这么少”扶苏大惊。

第85章 朝会闪现李善长,扶苏改制朝堂乱

“之前我大秦树敌甚多,常被群起而攻之,归根结底是因为山东诸侯觉得我大秦实力最强,他们必须先联手消灭我们才有安全感。

而实力的保证就是军队,因此我等商议缩减兵力隐藏实力,降低对诸侯们的威胁自己也安心发展,之后再效仿始皇帝兵出崤山一统华夏。

另外前几次的大战我大秦财政早就空了,无力负担过多的军费维持军队数量,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不过我们在各郡县还驻有郡兵,大县三五千,小县一二千,这二十万军队是我大秦完完全的正规战兵,没有一丝水分”

“原来如此,”扶苏点了点头,然后接着说道:“朕打算改革朝廷体制,新的中书令是谁,即刻拟旨”

“臣李善长参见陛下”左边文臣队列里走出一人拿着玉笏拜道。

“你叫什么”扶苏以为自己耳朵背气了。

“微臣李善长,前丞相李斯之弟,但请陛下放心,我与叛贼李斯绝无瓜葛,不共戴天”听语气李善长以为扶苏要怎么着自己,急忙撇清关系。

“朕相信你,李家一门忠良,李斯不过是个意外。”扶苏知道李善长误会了,出言宽慰道。随机一想,这媳妇真是给力啊,怪不得成吉思汗努尔哈赤啥的都爆出来了愣是我的三个大文臣没动静,原来在这等着朕呢,估计李善长是因为冉闵也被特殊召唤出来的,就是不知道另两个大大是谁,好期待啊。

“谢陛下”

“善长,即刻拟旨,朕口述你记下来,”

“诺。”

“即日起朝廷取消三公九卿制改行内阁七部制,内阁设大学士六人,主官为首辅一人,副手次辅,季辅各一人。六人负责处理帝国日常事务,统御六部,当然,涉及国家根本的军机要事或难以决断的事情则需要皇帝批红;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侍郎二人,分别为吏部,管理帝国官员日常职位升迁调动,

户部,管理帝国财政与徭役户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