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1(2/2)
以往的美食节目,大多数都是直接展示厨房,展示美食本身,或者展示厨师的技艺,可是舌尖的华国却不同。
“本集将选取生活在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如干旱,潮湿,酷热,严寒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华国人食物,我们又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了解在世代相传的传统生活方式,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食物的故事。”
“华国拥有世界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穿越四季,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终于,在旁白和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的切换当,第一个美食的食材出现了。
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松茸保鲜的极限是三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进行精致的加工,这样一只松茸24小时之后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
然后不是直接介绍,这个东西怎么做好吃,而是开始从如何获得这一种食材开始,一步一步推进,重点似乎不在于这个美食,而在于,这个制作美食的人。
第六百五十五章 情怀啊懂不懂
第六百五十五章 情怀啊懂不懂
舌尖的华国第一集的播出,通过几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和他们的故事,然后缓缓地将美食,从选食材开始,再到他们如何一步一步地去获得大自然的馈赠。
舌尖的华国像叶秋说的,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情怀。
当一种美食被摆到桌子的时候,或许有人会关心一下,这是什么东西做出来的,主要食材是什么,是怎么做出来的。
但是更多的时候,却除了品尝味道,觉得好吃不好吃以外,其他的真心没什么。
他们不会去真的关心,这道美食,是通过多少道工序,是从哪里,从谁的手获取的食材。
而舌尖的华国却是赋予了一道,可以说很普通的美食一种情怀,让原本一道普通的菜肴,变得有深度起来。
对于吃,华国人说第一没谁敢说第二,一种食材在华国,可以通过各种烹饪手法,变成无数道美食。
拿豆腐来举例,有油炸豆腐,有麻婆豆腐,有焖豆腐,有花蛤豆腐汤,有炖豆腐,等等等等。
作为一个华国人,别的不说,起码,在吃的方面是任何国家的人都无法拟的。
舌尖的华国,第一集里面,大自然的馈赠,没有去说那些“秀色可餐”的美食,而是最朴素,最原始的东西。
五千年历史的沉淀,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都是精华,尤其在现在这样物质丰裕的时代,人人都爱吃,人人都讲究吃,随处可见精美菜品的图片四处流传,教授人做美食的相册教学贴,美食节目,皆是。可是大家眼更多的是这五颜六色,卖相极佳的成品,却很少有人关注这些食物背后的故事。
而舌尖的华国却用最朴素的,最平凡的人的故事来讲述,一种种美食背后的故事,哪怕这些故事未必感人,未必精彩,但是却能够走进人们的心底,让人发自内心的产生一种,情怀。
第一集舌尖的华国播出之后,华国的吃货们奔走相告。
络也几乎都被吃货们攻城略地。
友陶家阿三:“身在异乡为异客,出国多年,本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可是昨晚看了央视国际频道播出的舌尖的华国,虽然讲述的是美食,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流口水,却是莫名的感到一阵鼻酸,或许是因为身在异乡,每天见到的都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在开篇看到那一个个朴实的黄色的面孔,不自觉地会感动甚至流泪。”
友魔在人间:“看完舌尖的华国第一集,哪怕只是第一集,突然有些能够理解,一个在美帝的留学的朋友曾经说过的半夜想起羊肉汤,想的睡不着觉,这不仅仅是美食,还是一种情怀。”
友宇氏三千:“作为一个资深吃货,平时也喜欢看一些美食节目,关注不少美食家的微讯,平时也会做一些菜,然后拍照发去,原以为那些“秀色可餐”的菜肴是美食,可是看了舌尖的华国之后,突然觉得,自己这个吃货当的很不称职,想起儿时家里穷,妈妈用剩饭做的蛋炒饭,如今自己的厨艺见长,食材也都是之选,可是却再也吃不出当初的味道了,以前不明白是为什么,现在知道了,因为那看起来不好看的蛋炒饭,是妈妈的蛋炒饭,而我做的蛋炒饭,只是蛋炒饭。因为里面没有了妈妈的味道。”
友风之天云灵:“身为一个吃货,各种美食不拒的人,真的看舌尖的华国简直是一大享受,但是也是一大煎熬,因为只能看不能吃。所以或许我也该来一场说走走的旅行,去品尝,去领略那些被埋藏在各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的美食。”
友扎拉里王爷:“结合各地风土人情,与各地食材制作过程。不一道道讲诉菜的做法,却也能牵动吃货的神经。更多的是起到情感的共鸣,记忆,总有那么些无法忘记的味道,片的描述总能让人一下勾起思乡之情,是记忆的那一抹味儿。为舌尖的华国点个赞”
不但友们争相点赞,一些美食家,名人们也都纷纷对这部纪录片发表自己的感受。
著名美食家蓝蓝:“我算是一个标准的吃货了吧,这些年走南闯北,吃过的美食多不胜数,然而昨夜看了舌尖的华国之后,突然间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吃过的那么多丰富多彩的美食的经历,真的是不值一提。因为我吃到了味道,味蕾得到了愉悦的享受,可是也仅仅如此了。”
“从香格里拉的松茸,到遂昌县的冬笋,再到柳州的大头甜笋,到诺邓井盐和诺邓火腿,湘北的莲藕,查干湖的捕鱼祭祀,远航的渔船舌尖的华国从获取食材的角度切入,展现了人与自然最本真的关系,以及食材背后流淌出的浓浓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印象较深的是莲藕那一段,一叶扁舟穿行在淡紫色的晨雾,船工执桨划开水面,那画面像极了一幅国山水画。
我也做过不少的美食视频,但是却从未有过如此深的感触,看到采藕工们在淡紫色的清晨开始了艰辛劳动的一天。我从来不知道原来采集莲藕是这样的不易,要挖开层层的淤泥,小心翼翼避免伤及莲藕,好一阵忙活才得到了一截完整的莲藕,还是黑的和我们在餐桌看到的洁白如玉的莲藕差太多了。
吃着香煎藕合,莲藕炖排骨的我,却从未去深究过这莲藕背后的故事,那句人人都会背的小学古诗“谁知盘餐,粒粒皆辛苦”,现今读来怕是会有更多感触了。
或许我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行程了,舌尖里提到的那些地方,或许都应该去走一走,做为一个美食家,或许只有品尝过那些带有特别情怀,特别味道的食物,才能算是一个美食家。”
著名剧评人韩冬:“对于叶秋耗子过亿去拍摄的纪录大片,一开始我只觉得这是一个噱头,因为这是创意大师,广告大师叶秋最为擅长的东西,可是看了舌尖的华国我发现,我深深地爱了这部纪录片,我批判批评过不少节目,电视剧集,特别是美食类的节目,我记得前段时间有一个较火的节目,美女厨房,当时的感觉是,这完全是对美食的玷污,美食类的节目,推陈出新,可是却渐渐地脱离了原有的质朴,转而为了吸引眼球,卖点从原本的美食开始转移到人身,靠卖肉赚取眼球,却偏偏要带美食的外衣。”
“舌尖的华国却是拍出了满满的诚意,它没有像美女厨房那样有着华丽的厨房,价格昂贵的厨具,养眼的美女,但是带给人的却是最真实的情怀。”
“或许在色,无法和那些精心雕琢过的美食相,但是独有的情怀和人却是任何美食无法拟的。期待下一集的播出。”
第六百五十六章 吃货的力量
第六百五十六章 吃货的力量
舌尖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