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5(2/2)
“各就各位,准备开始。”
“啪”这一次叶秋没敢真的用力。
“cut”冯刚有些气急败坏地喊道。
“让你打你就打,那刚刚那巴掌,蚊子都打不死,你好意思”冯刚瞪眼道。
“得,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啊。”叶秋无奈地道。
“行了,这算什么我当初拍一部电影的时候,零下的温度,男主角愣是在冰水里面拍了大半天,既然演了,那就要专业一点,ok我都不怕,你怕个卵啊。”冯刚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各就各位,准备开始”
“啪”这一次叶秋没有留力气,一巴掌就甩了过去。
“啊”冯刚发出一声惨叫。
再一看,叶秋也不淡定了,冯刚的脸都被打肿了。
“咳咳,冯导,那啥,我”叶秋一脸懊恼地道。
“行了,过了,不过你小子,这巴掌,还真特么疼。”冯刚捂着脸瞪了叶秋一眼道。
冯刚脸被打肿的事情,也没瞒着记者,关键是也瞒不住。
“叶秋片场耍大牌,冯刚脸被打肿”这个新闻一下子就惊呆了无数人。
这下子连那些原本不吭声,观望的人也开始不淡定了,大新闻啊,这绝壁是大新闻啊。
冯刚是谁啊那可是大导演啊,就算叶秋是投资方,可是也不能这么过分吧打导演而且脸都抽肿了,要不要这么劲爆啊
当然,这个事情是冯刚主动提出拿来做宣传的。
其实冯刚也是受到了叶秋爱情呼叫转移的营销策略的影响,他也开始尝试着,做一些宣传上的尝试。
这一次,叶秋暴打导演冯刚的新闻果然没有让叶秋和冯刚失望,几乎一下子,叶秋和冯刚的这部电视电影就闹到人尽皆知的地步。
冯刚当然第一时间站出来解释说,这恰恰说明了叶秋作为一个演员的职业素养,该动手时毫不手软。
只是外界却不怎么相信,依然热炒叶秋暴打冯刚的事情。
只是人家冯刚这个当事人都不在乎,媒体也就只能以此来搏一搏眼球罢了。
接下来的拍摄倒是比较顺利,当然也仅仅是相比于最初的那段时间而言。
结果一部四十五分钟长的电视电影,愣是拍了两个月多才宣布杀青。
冯刚直言这是他拍过的最累人,累心的一部电影。
叶秋也是累的够呛,不过,拍完之后,看到影片当中自己的表演,那种成就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这是真真切切的叶秋没有利用任何的bug和金手指,完全是他自己努力而来的,虽然过程有些艰辛,但是一切都还是值得的。
而对于冯刚叶秋却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是一个值得尊重的导演。
叶秋相信要是换一个导演,这部电视电影怕是肯定拍不完。
而冯刚也对叶秋赞赏有加,称叶秋已经有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一辈子甚至几辈子都无法做到的成就,可是叶秋却依然一丝不苟地努力地去完成自己的表演,一遍又一遍地翻来覆去的,枯燥地重复着表演,叶秋都坚持下去了,这绝对是一种,极为难能可贵的精神。
如果是其他演员的话,或许为了这样那样的理由,他们都必须那样去做,可是叶秋不同,他根本不缺钱,也不缺名气,可是他却依然那样认真的努力地去做,这才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叶秋和冯刚两人你夸我我夸你的,几乎都快把对方夸上天了,这让那些坐等着看叶秋和冯刚互相拆台的媒体记者们都是一脸目瞪口呆。
冯刚不是被叶秋打肿了脸吗哪怕真的是演戏需要,可是冯刚可是大导演啊,怎么能够忍受被叶秋打肿脸的事情
不过,不管怎么样,叶秋和冯刚合作的这部,叶秋的处女作依然是无数人关注的焦点。
虽然电视电影在电影圈被很多人视为不入流的电影,但是,各大电视台却不这么看,因为这可是叶秋的作品啊,而且还是叶秋第一次自己参与演出的作品啊。
再加上有大导演冯刚亲自执导,而且还有那么多亮瞎眼的大牌明星客串,就冲着这些,就足以让他们重视了。
第三百六十八章 广撒网多捞鱼
第三百六十八章 广撒网多捞鱼
首先自然是叶秋的老朋友,深蓝电视台的王动,然后是央视这边也表示感兴趣。
虽然电视台都对叶秋和冯刚合作的这部电视电影,表示感兴趣,但是,实际上,大多数电影圈的人士都对这部电视微电影,不怎么感冒。
原因很简单,按照叶秋和冯刚拍的这部电视电影,整部影片的时常和一集电视剧相当,而现在华国的电视台购买电视剧集,目前最高的一集也就一百来万。
那么就算叶秋和冯刚的这部电视微电影,哪怕是翻倍的话,实际上也赚不到什么钱。
就算这部影片是冯大导演执导,就算这是创意大师叶秋的荧屏初秀,就算有很多大牌客串,可是这依然改变不了什么。
叶秋以往总是以小博大,每每都能够创造奇迹,可是这一次,无论是电影圈人士还是媒体对所谓的电视微电影,都不是那么的看好。
别说是媒体了,就是冯刚自己都只是把这个当做是叶秋的一次玩票之作,毕竟,别看整部电视微电影,成本大概只有两百万左右,可是这里面,却不包含冯刚的导演片酬和叶秋本身的片酬,以及,剧本和宣传。
“三百万,加上冯刚大导演,加上群星客串,原本最起码也能拍出一部小成本的院线电影,哪怕是上映之后,票房不理想,可是却也绝对比现在拍这部所谓的电视微电影要来的划算,只能说叶秋终于任性了一回。”电影大观。
“叶秋以弱冠之龄获得他人几辈子都无法获得的身家成就,创意大师,广告之王,他已经拥有了太多的头衔,让人不由自主地就忽略了,其实,我们的创意大师,广告之王,今年才21岁,或许这一次的玩票之作,才是和叶秋的年龄相匹配的做法。”南方都市报。
“叶秋以往的作品和投资都带有很强烈的目的性,往往出人意表,这一次,他是否同样能够变不可能为可能,让人大吃一惊,又或者,他也终于回归正常。”京都娱乐报。
其实原本这部影片的成本不用那么高,可是叶秋这个新丁,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所以,才导致影片成本增加了不少。
不过,也有有心人给叶秋算了一笔账。
这部电视微电影,按照电视剧的购片模式来计算的话,首先首轮播出,按照眼下的电视剧大制作的最高价格,溢价百分之五十来算的话,那么这部电视微电影的首播,或许能够收回成本,当然了,这还不包括宣传成本,以及其他的像冯刚的导演片酬叶秋的片酬以及大牌明星们的友情客串的潜在价值。
而如果电视微电影的收视可观的话,那么还是有不小的盈利空间的。
当然,前提是有电视台愿意出那个价钱,如果按照央视电影频道的购片模式的话,那么冯刚和叶秋的这部电视微电影,盈利空间就有限的很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一次的电视微电影,还是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