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隋唐之李家庶子 > 分节阅读 117

分节阅读 117(2/2)

目录

雍州即为长安京畿之地,现在已全为大唐所有,李隐自是不可能对这些要地进行管理,而豫州却是中原地区,再加上蒲、陕、河北诸总管兵马皆受李世民节度,可知李渊这已是表明了要让李世民去攻略中原的了。

而凉州以及关北诸州兵马皆受李隐节制,李隐能以此对付的,也就梁师都和突厥人而已,梁师都不足为虑,只因投靠了突厥人,与突厥人是为一体,大唐才没对付他,而突厥人实力强悍,又岂是此时的大唐能招惹的

所以此种安排后,李隐已似乎要被闲置很长一段时间了。

李隐对此并未说什么,也没有丝毫的不满之意,因为他知道不需他做什么,事情自会有转机。

转机之地,便在河东地区。

李渊派遣殿内监窦诞、右卫将军宇文歆协助并州总管、齐王李元吉镇守晋阳。窦诞是窦抗的儿子,娶了李渊的女儿襄阳公主。

李元吉性情骄横,生活奢侈,有几百名奴婢侍妾,喜欢让他们穿上战袍,作打仗的游戏,前后死伤了很多人,李元吉也曾受伤。李元吉的奶妈陈善意苦苦劝说,那时李元吉喝醉,听到她的话很生气,竟命令力士将自己的奶妈陈善意给活活打死了。

自从上次被李隐狠狠的教训一顿后,李元吉也安生了多时,但随即恶性再犯,常和窦诞游猎,践踏百姓的庄稼,还让人造了三十车捕捉鸟兽鱼虾的网,有时捕捉动物感到无趣了,便以此逐人。

李元吉还放纵身边的人枪夺民物,在大街上以箭射人,看人避箭的样子。夜里打开王府大门,公然在别人家做出之事,百姓都十分愤恨,宇文歆屡次规劝元吉都不听,于是向李渊上表报告了李元吉的情况。

今年正月二十二日,李元吉获罪被免官,李渊让他择日返回长安。

李元吉在晋阳逍遥自在,自是不愿返回长安受李渊管束,窦诞为他想了个办法,让他收买一些太原的名望父老,赴朝中向李渊要求挽留自己。

李渊也不放心将太原道交给别的人,有了这么个借口后,便又重新任命李元吉为并州总管,继续让他镇守晋阳。

然而事实将会向李渊证明,将龙兴之地交给李元吉镇守,是个多么不智的决定。

四月末,并州黄蛇岭。

自宋金刚投靠刘武周,向他献了“进取晋阳,南争天下”的计策后,刘武周便积极的筹备着,经过大半年的准备后,终于率兵数万,屯军这黄蛇岭榆次县北,进逼晋阳,军锋甚盛。

刘武周的军中,有着数千突厥的精锐骑兵,是他这数月来,苦心向始毕可汗求得的,为他南侵的最大依仗之一。

今年二月,就在李隐平河西之时,始毕可汗本想召集刘武周与梁师都一起进攻大唐,向大唐索要岁币的,但他行到夏州之时,却忽然病逝了,东突厥可汗之位,由始毕可汗的弟弟俟利弗设继承了,是为处罗可汗。

第221章 刘武周兵围晋阳,王世充篡隋称帝

处罗可汗因为刚刚继位,需返回王帐铲除异己,巩固自身地位,所以是不愿与大唐在这时有过多纠缠的。

但是,李渊在得知始毕可汗来犯派时,遣出使突厥的右武候将军高静,在带着“礼物”,走到丰州听说始毕去世后,便下令将这些“礼物”交到当地的仓库,打算不再给突厥人了。

处罗可汗闻讯后,感到很气愤,打算继续入侵,最后还是丰州总管张长逊让高静带这些“礼物”出塞作为朝廷赠送给始毕丧事的用款,处罗才感到面子好受了一些,于是便领兵退回了草原。

然而突厥虽退,刘武周与梁师都却选择继续进犯,梁师都的进攻目标依旧是灵州,而刘武周的目标,却是大唐的龙兴之地晋阳。

梁师都侵犯灵州,被大唐的灵州长史杨则给击退了,都不用负责这方面事宜的李隐亲自出马。

而并州方面,情况就没那么好了。

李元吉让车骑将军张达用兵出战刘武周,张达推辞说兵力太少不可前往,李元吉却硬逼他出兵,张达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带着八千士兵出了晋阳。

张达领着人马走到离敌营还有五十里左右时,忽然一声巨响在四周响起,接着杀出队人马,为首之人骑着一匹踏雪乌骓,脸黑如锅底,直如杀神一般的向张达军冲击而来。

张达战意本就不高,忽然遇袭之下,更是人人无心恋战,四散而逃,张达见此,因心中对李元吉很是忿怒,遂不再抵抗,领兵投降了敌将。

这位忽然杀出的刘武周将领,是为与李隐有数面之缘的尉迟恭,他的所骑的那匹踏雪乌骓,还是李隐所赠的,此次刘武周大举南下,自是少不得让善战的尉迟恭同行了。

尉迟恭接受了张达的投降,将他带回了黄蛇岭面见刘武周,刘武周对其十分的重视,因为他知道张达在并州为将数年,与许多官员都有交往,可为南侵的一大助力。

五月初二,张达带领刘武周袭击并攻陷了榆次。榆次就在晋阳的东面,离晋阳不足百里,旦夕可至,所以晋阳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顿时无比震动。

五月十日,刘武周包围晋阳,李元吉一面率数万唐军抵抗,一面派快马向长安求援。

大唐在晋阳的人马,并不比刘武周少,而且晋阳城无比坚固,若是李隐、李世民或是其他的人镇守晋阳,又怎会怕了他刘武周

然而这时的李元吉显然已吓破了胆,所以急忙忙的便派人向长安求援了。

刘武周毕竟只有数万人马,与动辄十几万人的薛举、李轨、朱桀等人相比,兵力要弱了许多,故而在长安许多人的眼中,只是将其视为梁师都一类的人物,所以当这消息传来之时,并未引起长安官民的多大重视。

不少的人甚至将之视为是一次立功的机会,身为文官的太常卿李仲文,更是立即向李渊主动请缨带兵救援晋阳,李仲文即李密的堂叔,是李家入关中的时侯,投靠李秀宁归唐的。

李渊同意了李仲文的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