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的母亲是妖怪贤者 > 分节阅读 281

分节阅读 281(2/2)

目录

“遇上熟人自然是正常,只是大人您似乎对您口中的幽幽子姐姐抱有着一种十分特殊的感情呢。

大人在和那个幽幽子交谈的时候的面容,与在和我们交谈时候的面容,在和您过去的母亲八云紫交谈时候的面容,完全不一样。

大人您是不是有着什么秘密一直隐藏在心里

若可以的话,还请大人找我和九烈交谈一下。

九烈和我早已是经历过了数不尽的风雨,您找我们交谈,我们或许还能为您排忧解惑。”

“真的如你所说吗我倒是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下去吧,干了这么多天的路我想好好睡一觉,我累了。”

“是,大人。”

话没说几句,八云寺便让八云贞退下了。

八云贞无奈,也只好听从八云寺的话离开了八云寺的卧室。

虽然八云贞不知道八云寺是不是觉得自己太过多事,但自己是发自内心想要帮助自己的主任八云寺的。

八云寺当初帮助了她们那么多,她们实际上也想报答一下八云寺的。

八云贞离开后不久,八云寺却也没有如他所说的那样直接去睡觉。

他在隙间之中划开了一道口子,暗中观察者幽幽子。

实际上,八云贞说的并没有错,八云寺真的对着幽幽子有着别样的情感。

夜,已深。

此时大概已经是夜半子时,大概在夜晚十二点左右。

深夜下的西行寺家虽然已经是一片昏暗,但扔然有着不少的下人、武士,提着灯笼在四周巡逻着。

此时西行寺家的别院,幽幽子的住所也有着光亮。

不过并不是巡逻之人的灯笼,也不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照亮的烛光。

而是死光

由死气所凝聚而成的光亮

在幽幽子的房间里,一只只死气凝聚而成的蝴蝶不停地在幽幽子的身旁飞舞着,为幽幽子照明。

而幽幽子此时正坐在一桌子旁,手上拿着一本书,一本十分破旧的书本。

不过从幽幽子的眼神中却不难以看出,幽幽子对着这本书十分的珍惜。

书的封面上只印着七个大字大唐帝国千字文。自编

内容如下: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而对于这个千字文,八云寺倒是十分的熟悉。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

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千字文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变化;也就有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铁器剑、珍宝、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飞鸟游鱼;天地之间也就出现了人和时代的变迁。

在此,千字文讲述了人类的早期历史和商汤、周武王时盛世的表现,即文中所说的“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树,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第二部分重在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也就是修身工夫。指出人要孝亲,珍惜父母传给的身体,“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做人要“知过必改”,讲信用,保持纯真本色,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及以下四句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接着文中对忠、孝和人的言谈举止、交友、保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第三部分讲述与统治有关的各方面问题。此章首言京城形胜,极力描绘都邑的壮丽,“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京城之中汇集了丰富的典籍和大批的英才,“既集坟典,亦聚群英”,这是第三部分的第二层意思,重在叙述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和他们的文治武功。这部分最后描述了国家疆域的广阔和风景的秀美:“九州禹迹,百郡秦并旷远绵邈,岩岫杳冥。”

第四部分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园生活,赞美了那些甘于寂寞、不为名利羁绊的人们,对民间温馨的人情向往之至。

汪啸尹、孙谦益的千字文释义认为这部分是讲“君子治家处身之道”,其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显得牵强,所以不加采用。

千字文在内容上熔各种知识于一炉,并通篇贯穿以统一的思想,脉络清晰,语言洗练。它的长处后来为三字经所吸取。

这千字文,实际上是一本由古人所书写的旷世绝书。受到历史上诸多文学界大v的好评

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此书为“绝妙文章”。

清之褚人获赞其“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

胡适新文化运动领袖,开创中国哲学史,研究创办新青年,提倡白话文。说他从五岁时就念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两句话,当了十年大学教授以后,还是不理解以上两句话的意思。

章太炎民国曾说三字经与千字文比较,有两个不足,即“字有重复、辞无藻采”。千字文在文采上独领蒙学读物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