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唐朝发明家 > 分节阅读 131

分节阅读 131(2/2)

目录

李世民所说的就是现下文人学子热议的林泽案,大概一个多月前,林泽县村民入京状告林泽县富商许成杰勾结林泽县令霸占山林,听说哪里有着巨大的铁矿。山林被圈起来后,这村里的百姓想要砍柴,就得绕着走上近半个时辰的路才行。于是村民们便集体要求铁矿场开一条小路方便村民砍柴,然而遭到了拒绝。村民们就想不通了,不就挖个铁矿吗至于一下子圈这么大的山林吗而且开一条小路又能碍着他们什么村民们总不至于去偷铁矿吧村民们觉得这所谓的铁矿场有猫腻,于是就派了两个村民偷偷进山查看。结果这俩人从此再无音讯,村民们认为是被铁矿场的人抓起来了,一起到铁矿场闹了好几次,群殴了两次,各有伤亡,都没能要回人来。事情闹大了后,林泽县令派人严加看管这村的村民,以防他们向上告状,然而还是有村民突破重围跑出来上京告状了。

李世民很重视此事,特派巡抚介入调查,原来所谓的铁矿其实是铜矿。现在的大唐通用纸币,已经允许私人开采铜矿,不过门槛较高,开发商若上报以铁矿的手续开采铜矿,那可是一大暴利之事。

然而这并不是能让文人学子热议的重点,在巡抚刨根问底的追查下,林泽县令终于抗不住压力,交代了此项罪名,释放了之前扣押的村民,而且他还揽下了所有罪名,然后在牢狱中自尽了。

文人学子最为关注的就是林泽县令包揽罪名后自尽一事,自古以来,官商勾结若是败露,一般都是商人做炮灰的,然而这次确是堂堂县令甘愿做炮灰这到底是为什么林泽富商许成杰到底有着多大能耐

很多人认为,这案件正在向大唐敲起了警钟,这些年大唐的商业迅速崛起,带来了繁荣之时,同时也造就了一批批大富商,而这些富商,有野心的并不少,对权利的渴望更是日益见长。他们凭借强大的财力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官府之中,左右着官府的决策。低贱商贩的崛起,这才是那些文人学子最为关心,也是最为担心的。8

第253章 打压商人

,“这倒有听说过,不知现在调查得怎样了”王浩然也有关注这事,他身为商人,自然是希望商人的地位能得到提升的,然而林泽县许成杰做法过激,一旦朝廷因此出手压制商人,许成杰将会成为所有商人的罪人。

“查出来了,林泽县许成杰许诺给林泽县令家人一千万,让林泽县令揽下所有罪名。想必林泽县令是觉得无论结果如何,他身为林泽县令,官商勾结,欺瞒朝廷开采铜矿,还导致不少村民伤亡,不死也都得老死狱中的,于是他才答应了许成杰的条件。”李世民说道,“人的追求是无止境的,饿肚子的想吃饱饭,能吃饱饭的就想赚点钱,有钱的就想着能有权利,这样,追求就变成了野心了。如今朝中大臣都觉得任由商人做大会霍乱朝纲,认为你这护国公是万年一遇的好商人,而其他商人则必须有所压制才行。你觉得如何”

林泽县的事果然引起了朝廷对商人的警觉

“臣弟以为,大唐子民是一个整体,士农工商各司其职,缺一不可,当无优劣贵贱之分。如今商人能迅速发展起来,大部分原因则在于以往历朝历代对商人的压制,使得商人发展缓慢。商人在这短短十数年就能有今日的光景,看似突飞猛进,其实这只是适应大唐的发展而已。如若以往都不曾压制商户阶层,商户慢慢发展,差不多也能发展到现在这样。”

李世民并不大认同王浩然的想法,但没有接话,而是让太监把李治叫来一同商议,毕竟他已经放手朝中事务了。

李治来了后,李世民便对他说道:“治儿,如今你要开始掌管朝中事务了,当有自己的主见。关于林泽县一事,你以为如何”

“回父皇,孩子以为抑制商人发展是必须的,然而商人的作用对商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朝廷所得税收主要来源于商业税收,所以对抑制商人一事,不可过于严厉。”李治答道。

“浩然你认为呢”李世民又向王浩然问道。

“陛下所虑可谓周全,不过臣弟以为,朝廷内外之所以忌讳商人做大,担心的只是官商勾结。官商勾结之害确实影响甚大。然而能官商勾结的,自然也有为官者参与才成,其罪魁祸首,应当是官商两方,而不仅仅是商人。”王浩然并不认同抑制商人的做法,不过李治若是只用缓和一些的办法,他也能接受。

“这倒也是,防止官员徇私舞弊也是重中之重这些年,官员贪污受贿之事层出不穷,也该大刀阔斧的整顿一番了。”李治点头道。

“越来越多的官员徇私舞弊,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心里不平衡。他们地位尊贵又权利,然而获取的钱财却比不上地位低贱的商人,特别是这些年商业突飞猛进,不少商人赚得盆满钵满,官员们的这种不平衡更是突出,那些受不住操守的人便走上了徇私舞弊的道路。”王浩然分析道。

“那姑父的意思是增加官员俸禄,以高薪养廉”李治问道。

“这倒不是,大唐发展到如今的层次,评价大唐优劣的就不再是以往关注的粮食、国库是否充足了,而是看有多少人想当官。为官者,当解民之困、急民之所需,更多的是一种奉献精神。如果大唐子民对当官趋之若鹜,那么就说明当官是有利可图的,抱着这思想当官的人,必定会贪赃枉法。”

“那还得减俸禄不成”这也不成那也不成,李治更纳闷了。

“减俸禄当然也不成,那只会加重官员心中的不平衡。微臣以为,当另立一个司法机构专门考察官员是否称职。这司法机构直接向陛下负责,可随时调用各地方上的衙役配合调查。这个机构,除了俸禄少外,而且要求严格,一旦有贪污受贿之事,数额超过千元即可斩首。”

“这能行吗谁会愿意到这样的机构任职啊”李治还是很怀疑。

“确实不会有什么人愿意去这样的机构,但那些嫉恶如仇的人却愿意在这个平台上大显身手。另外,朝廷还要向外大肆宣扬这个机构,让大唐子民知道,只有真正爱国爱民的人才能进入这个机构,把这个机构造就一个正直无私的口碑。当然还要在这机构里面也要多宣扬守护这口碑的思想。而且将来陛下也可从这机构里选用合适人才加以重用。”

李治眼睛一亮,而后又觉得这并不容易实现,说道:“一个这样的机构需要的人虽然不用很多,但大唐地域之大,就算是各州郡只设一个,那人数的需求还是大的,会有这么多的人愿意进这样的机构吗”

“宁缺毋滥,对进入这机构的人的要求切不可降低门槛,人手不够,就先设几个示范点好了。”

“父皇,您觉得如何”李治还拿不定主意。

“现在是你掌管朝务,你自己觉得怎样就怎样。”李世民觉得这办法倒可以试试,就算不行,到时再撤掉这个机构便是。

“孩儿想试试。”见李世民不反对,李治便跃跃欲试了,这可是他身为皇帝后做的第一个决策。

“嗯,那你就用心去做吧”李世民点头道。

刚才王浩然跟李治的讨论,李世民一直没插口,就是想看看王浩然会如何向李治进言,好在王浩然没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