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明朝当皇帝 > 分节阅读 165

分节阅读 165(2/2)

目录

卢家钰这边继续往里面冲刺着,继续放着毒气,尽管有不少已经被射倒在地,尽管他们自己也会因为不小心吸入微量气体而身体也有些不适,但只要他们还未倒下,就要继续放毒。

若不是瓦斯气体密度不大,倒在从上空抛洒反而影响自己的飞天营战士的话,飞天营的战士只怕也早已将无数瓦斯气体投放在了正围攻第三军的敌骑中间,那样只怕会比燃烧包造成更大的杀伤面积。

不过,丢下的燃烧包仍旧让许多敌骑遭受到了损失,也使得这些敌骑们想迅速围歼第四军和第三军的愿望破灭。

骑兵的战斗力持久性也是有限的,战马不可能一直紧张而剧烈的奔跑着,即便是人也适应不了,所以在日落之后,天色已黑时,敌骑果断撤出了战斗。

而第四军和第三军也得以安全度过最艰险的一天。

与十多万鞑子骑兵鏖战,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很磨炼战士的战役,活下来的战士即便已经是重度伤残也比起初平添了几分狠厉和杀气。

他们互相偎依着,互相扶持着,聚集在一起,围绕在各自的长官身边,看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发呆。

远处的狼群不敢靠近他们,而他们却自己先哭吼起来,哭吼的声音悲怆而又苍凉,仿佛在一天之内,就沧桑了十几岁。

卢家钰除了手臂受了点轻松,肋骨中了一箭,因吸入了一点毒气而有些头晕外,倒也没有出现太大的生命危险,而他的第四军也没有减员抬严重,伤亡人数不过三千余人,倒是鳌拜的骑兵第三军却是伤亡了六千余人,整整三分之一,但好在建制还算完整,而且能活下来都是骑术与意志力都不容小觑的精锐骑兵,都是大明日后组建更大规模骑兵的精华。

不过,他面临更大的问题却不是士气与战斗减员,而是后勤资源,弹药的消耗与药品和食物水资源的消耗,很可能是西路军目前最大的困难。

鳌拜不确定还能维持多久,而卢家钰则也提道:“也不知道东路军进展如何,如果陛下再不下达撤退的旨意,我们西路军只怕全都得赔在这里了。”

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占关宁军老巢

金州中左所,辽东半岛环渤海附近的一处普通千户所,东路军六万兵力陆陆续续在这里集结。

这年头还没有无线电通讯,因而东路军倒也不知道西路军目前的状况,不知道已经有十多万铁骑将西路军第三军和第四军合围在了喀尔喀部地区。

不过,按照事先的推测,作为东路军总指挥的卢象升却也能猜到西路军此时的局势是很紧张,因而一得知东路军全部集结上岸后,卢象升便迅速召集了禁卫军各军总兵官和都督佥事与简易的金州中左卫千户所内开会。

而王在晋、毛文龙、满桂、赵率教等辽东高级官员也同样出席了这次临时军事会议。

按照朱由校的安排,这次虽说进攻科尔沁部,但却也有更深的目的,那就是重整关外辽东地区的政治格局,科尔沁部不过是一股相对较小的势力,朱由校的真正的目的还是要剪灭吴襄部和建奴。

卢象升很严肃的看着在场的诸位文武高官,声音沉重地道:“据锦衣卫最新传来的消息,现在整个吴襄部关宁军的精兵大部已经离开宁锦一带,但他们并没有按照当今陛下的旨意去攻打科尔沁部,而是转变了进攻方向,而是去了喀尔喀部,不但是他吴襄部关宁军,还有建奴的上万兵力也同样与科尔沁骑兵一起去喀尔喀部。”

“如果本官所料不差,现在我禁卫军西路军不得不面对十多万喀尔喀部、科尔沁部、吴襄部以及建奴黄台吉等共计十多万铁骑的围攻,但也正好说明,现在的整个关外辽东地区,敌军已经处于兵力空虚的状态,他们以为我们把注意精力放在了西边,且其注意力又放在了监视山海关的动向方面,再加上辽东经略王在晋和总兵满桂等刻意在做出云集大军由西进发的假象,另外还有东江兵和锦衣卫严密封锁消息,使得吴襄和黄台吉等人还不知道我禁卫军第一军、第二军和第五军已经率先在辽东登陆。”

卢象升说着又道:“时间紧急,现在听本官直接号令,第一军立即奔赴宁远,第二军立即奔赴锦州,然后两军对进,吴家子弟和奴仆一个都不准放过,全部格杀勿论凡是在天启八年前的老兵也全部坑杀,一个不留,以报当年他们屠杀京畿百姓之仇恨同时这也是警告这些拥兵自重的大将们,不要以为滥杀百姓,朝廷就真的对其既往不咎这笔账迟早都得算”

接着,卢象升又命道:“同时,第五军立即沿着海岸线袭击盛京,并攻占大凌河和辽阳一带城堡,防止建奴来援助吴襄部,毕竟陛下说过,建奴的多尔衮等人都是不容小觑的人物,而皇太极又极狡猾,这次进军也只带了十个牛录的披甲兵,所以难保我们在消灭吴襄部时,而出现建奴部突然要援救关宁军的情况。”

“是”

禁卫军各军总兵官和都督佥事忙齐声回应了一句。

而这时候,卢象升又命辽东的满桂、赵率教两人各率自己的两万大军山海关进发,进占除宁远、锦州这两块要地的其他地方,且以确保将吴氏领地全部占领。

常延龄的第一军负责对宁远一带的占领,因而在卢象升的命令一下达后,他就立即赶赴了宁远城。

宁远和锦州是当年孙承宗和袁崇焕在构筑宁锦防线时的两个重要的战略位置,而宁远城则也是除山海关外的一个最重要的门户,当年为在这里打造坚固的防线,大明可是在这里砸了数百万两银子,因而宁远城也修砌的特别坚固,且并不亚于山海关。

因而,这里也是吴襄和吴三桂父子赖以固守的重要据点,也是他们企图日后进军关内的一个桥头堡,在这里囤积了不少粮食和火药,甚至在其修建各种堡内开垦了不少良田。

如今,即便是吴襄和吴三桂父子已经带着大部分关宁军精锐去了喀尔喀部,但仍留下了三千来精兵和五六千老弱守在了这里。

所以,等到禁卫军第一军的战士们在东江兵的带领下火速赶到宁远城外围上,仍能看见整个宁远城附近依旧有关宁军的军队在巡逻。

但即便是三千精兵和五千老弱在两万全副武装的禁卫军第一军面前依旧是不处于绝对弱势地位。

常延龄的禁卫军第一军算是禁卫军嫡系军队,也朱由校最看重的一支王牌军队一下,同禁卫军第三军是大明禁卫军体系最具代表性的骑兵一样,禁卫军第一军也是禁卫军乃至整个大明军队中最具代表性的步兵。

第一军的基层军官全是皇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