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明朝当皇帝 > 分节阅读 149

分节阅读 149(2/2)

目录

黄得功依旧是面无表情,他也是按照上面的意思对顾三麻子严加督促,也并不是看不惯他这个人,见他做了检讨后,也没再训斥他,就让再站一个小时的军姿。

然后,黄得功才走到了戚昌国这里来,问道:“你就是戚昌国,戚少保之子。”

戚昌国有些抵触别人总是拿自己是戚继光之子来说事,尽管他也很佩服自己的父亲,但他更希望别人看见的更多是自己所创造的价值,而不是自己父亲给自己打下的烙印。

但戚昌国也知道,短期内自己是摆不脱自己是戚继光之子这个标签了。

“回先生,正是学生”,戚昌国回了一声就眼巴巴的看着黄得功,他以为黄得功会再说什么,至少让他归队,和其他学员一起进行训练,但黄得功什么也没说,背手就走了。

戚昌国有些不解,他不明白这个叫黄得功的为何会对自己这样。

而这里,黄得功则对一教官低声说道:“戚少保的公子,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教,好在陛下体谅我们,让我们任他自己体验,如此也好,你就辛苦一下,告诉他接下来该怎么做,就不用我管了,他要是出去就让他出去,若是犯了纪律,就直接让军法处的处理,不用给我报给,不过这人,应该是放心的,你没事就把你当初跟鞑子干仗的事给他多说说。”

就这样,丈二摸不着头脑的就在一教官的指导下开始了训练,而这时候,一旁站军姿的顾三麻子则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对于这种最基本的队列训练,戚昌国虽然觉得新鲜但却不觉得有多难,有从小打下的基础在,没多久就比前期军官生还标准。

没多久,戚昌国便得到上面允许,可以免除队列训练,然后基本上就是理论学习,甚至还会去兵部参与军情讨论,去军械司参观。

但队列训练等对于顾三麻子来说就难很多,由于他本身走路都是外八字形的,因而光是矫正就费了不少力,而且晚上还得再加时间进行扫盲,几乎就没有时间出学堂,每天各级教官对他是吆五喝六,一有小错就别揪住不放。

一个松一个严,等待朱由校到达京城时,就发现两人明显都进益了许多,戚昌国变得更加谦逊且更为好学睿智,顾三麻子开始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并变得稳重起来。

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与奸臣

等朱由校回到京城后,已经是大雪纷飞的时节,整个京城白茫茫一片,肃穆却又潜伏着一丝生机。

但对于讨厌皇权政治,向往自由的士大夫官员们而言,他们可没感受到半丝的生机,皇帝陛下朱由校从离开京城开始的一系列举动让他们的心情坠入了冰点,只觉得寒冷刺骨,哪里体会得到恩情半点。

北宗孔门倒台,被南宗孔门所代,而南宗孔门继承的爵位却已经大打折扣,这毫不疑问的说明当今陛下是有意要降低儒门的作用。

到江南放逐上千文人雅士于苦寒之地,明着说是要淬炼其筋骨,磨练其意志,以备将来朝廷大用之,实则不过是压制文人的权益,进而控制整个江南的财政,为接下来的大张旗鼓的改革做一个试探。

而中都凤阳留守司和山东、陕西两个承宣布政使司的改革更是直接而具体的向他们展示着皇帝陛下要干什么。

但他们现在也只能偃旗息鼓,遍布全国的东缉事厂的番子,再加上驻扎在各处要津的各部禁卫军,都像是陛下的眼睛一般时时刻刻的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堂堂巡按御史说斩就被斩,藩王想谋反,不到一夜就被突然云集的禁卫军攻破城池,而在第二日就落得个惨淡下场,甚至连带着其他藩王也跟着受牵连,但举目望天下,竟无一股势力可以阻止当今陛下。

而当今陛下在民间的威望却是越来越高,他们没想到最初不过是连载章回传奇故事和供文人墨客发牢骚的大明日报等这些报社们会在转眼间就夺走了他们文官集团的舆论导向优势,甚至还将他们的行政解释权也夺走了一部分。

现在他们这些当官几乎就真正的成了为陛下服务的工具了,甚至只是同其他工匠一样只是为当今陛下打工的人而已,只是分工不同而已,而且已经有些工匠的官衔品级和社会地位开始超过他们了。

对于顽固而又不可舍掉特权的一些士大夫们而言,这是一个没办法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的改变。

不过,即便如此,对于宫里即将诞下一名皇子或公主的事,他们也一样是满怀期待。

在君王权力极大而又不可撼动时,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储君。

对于保皇党而言,这更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消息,很多大臣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自己严重的关切之心,有直接上奏疏请安询问的,有暗地里向宫里的内侍打听消息的。

本来就开始斋戒的南京镇守太监魏忠贤已经住进了南京东庐山的观音寺,决定在剩下来的日子,更加严苛的清修,每日必三次在观音娘娘前祈福,还将自己所有的三十万银元家财尽数布发。

皇家工业公司的掌舵者即驸马都尉巩永固则更是直接成立了大明慈善总会,拿出一百万银元,给天下各府州县衙门的养济院都捐了钱。

远在陕西实行摊丁入亩新政的孙承宗,本是个稳重且从来不过问皇家私事的人,但他也居然也在今年腊月初上了一份奏疏询问皇嗣可安,且直接谏言当今陛下从新开启选秀,广纳民间良女以充实后宫。

不只是孙承宗,一大批的臣僚都开始上奏疏谏言朱由校广纳妃嫔,甚至包括一些理学名臣如刘宗周还有卢象升、袁可立的人,在他们看来,既然已被封为惠嫔的徐佛能怀孕,那就说明当今陛下在生殖方面没有问题。

既然没有问题,作为天子,就没有把宝押在一两个女人身上的必要,因为谁也不确定日后会不会有皇子夭折,所以越是关心朝政的大臣反而越是强烈的要求当今陛下再纳妃嫔,而作为保皇党核心成员的李明睿更是直接谏言当今陛下应充实后宫七十二妃。

钱谦益不甘其后,在奏疏上将这个数字变成了一百零马,朱由校知道后很是龙颜大怒了一番,骂这些大臣们是把自己彻底当成种马了,即便是自己铁打的身体也架不住如此多的女人,更何况自己也没那精力。

但有人的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