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5(2/2)
慕容明楼笑道:“给手机我和他说两句。”
袁天南笑道:“首长真会开玩笑,您稍等,我爸和你聊。”
十五分钟后,一辆小车来到等候着的袁天南身边,车门打开,一个中年男子下车来,看着袁天南笑道:“袁镇长,您还认得我吗”
袁天南笑道:“当然认得,那天首长到我那去时常不就是你开的车吗”
司机笑道:“呵呵,袁镇长记性真好,上车吧,首长在等你了。”
“谢谢”,袁天南坐上车。
来到王启龙家里,发现只有王启龙和他的夫人廖红梅在家。
见到袁天南,王启龙十分高兴:“小袁呐,在我家里就不要称呼什么首长了,你可以叫我叔叔,呵呵。”
袁天南忙说:“这可不行,我哪敢啊。”
王启龙说道:“你可能还认为自己的职位只是个镇长,因此才这么想,但是你也得想到你的岳父是谁,明楼的两个女儿都是这样叫我的,我儿子王舜也是叫明楼叔叔,明白了吧”
袁天南这才知道王启龙的儿子叫王舜,笑道:“既然这样,我只好听叔叔的了。”
“哈哈哈”,王启龙大笑:“这就对了嘛。”
袁天南问:“王大哥不在家吗”
王启龙说道:“不在,这小子工作挺忙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不说他了,走吧,去书房帮我看看那几幅字画。”
“好的”,袁天南跟着王启龙上楼去书房。
走到楼梯中间,王启龙对夫人廖红梅说:“红梅你去准备几个菜,等会我和小袁喝两杯。”
廖红梅笑道:“行,我马上去安排。”
到了书房,王启龙指指对面墙上用镜框装裱的一副字说道:“首先是这一幅字,你给评定一下。”
王启龙不说这是什么朝代、谁写的字,很明显是想考考袁天南。
袁天南故作不知,上前两步仔细看了一会,就念道:“淡薄足以明志,宁静足以致远辛丑五月,康有为这应该是康有为1901年的作品。”
王启龙点点头,叹口气说道:“是啊,我一看到辛丑二字,就想到那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幅作品既能陶冶性情,也能让人记住历史,因此我挂在最醒目的地方自勉。”
袁天南很是佩服地看着王启龙说:“叔叔的境界非我辈能及,佩服。”
王启龙笑道:“谦虚的话就不要说了,你能直接说出这幅字的来历,小小的试探过关了,哈哈。”
袁天南也笑起来:“谢谢叔叔的试探。”
王启龙还不甘心,想了想就问:“你对康有为的书法了解多少呢”
袁天南摸着下巴想了一会,缓缓说道:“康有为在书法上大力提倡北碑,其书自成一格。”
说到这,袁天南走过去用手指着上面的字说:“康体书写上以平长弧线为基调,转折以圆转为主,特有的粗茁、浑重和厚实效果,在他书作中有很好的体现。
“至于线条张扬带出结构的动荡,否定四平八稳的创作,也是清代碑学的总体特征表现。不过,也有人说康有为的字象一条翻滚的烂草绳,认为书写的线条没有质感,滥用飞白,显得很虚浮。康有为在笔法上力倡圆笔,反对方笔,这是造成他笔法单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常常起笔无尖锋,收笔无缺锋,也无挫锋,提按不是很明显,线条单一,缺少变化。”
第361章 363 不起眼的砚台
第361章 363 不起眼的砚台
“精彩,太精彩了”
王启龙忍不住大声赞叹起来,袁天南则暗道惭愧,这些东西都是那个牛逼的搜索系统找来的,他对书法可以说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接着,王启龙拿出两幅字让袁天南帮忙鉴定,这些书法都是清末民初的作品,作者都不是很有名,价值也不高。
王启龙很满意地把画收起来,转过身来时,只见袁天南拿着自己平时用来练书法的砚台看,就笑问:“怎么,我这个砚台你感兴趣”
袁天南问道:“这个砚台您是从哪里得来的”
王启龙仔细想了想,就说道:“哦,有七八年时间了,我记得是在三明市当市长的时候,有一天去乡下暗访,住在一个农户家里,那天晚上休息的时候,看到房间的残破桌子的一条腿上垫着一个砚台,我感到好奇就抽出来看,因为放置时间太久,上面铺满了灰尘,感到好奇就问户主,他说这个东西在家里很久了,但是因为家里没有人会写毛笔字,于是觉得没啥用,又因为那张桌子的一条腿被老鼠咬掉了一小截,找东西垫的时候没找到高度合适的,最后将这个砚台拿来垫刚好合适,这一垫就垫了好几年。”
袁天南问:“然后呢”
王启龙说道:“因为我比较喜欢书法,也一直想买一个好点的砚台,这下正好了,于是我给农户二十块钱就买了回来。怎么,难道这个砚台还有些来历”
袁天南叹道:“这个砚台要比您的三幅书法珍贵得多啊”
王启龙大惊,走过来问道:“此话怎讲”
袁天南将砚台轻轻放到书桌上,说道:“这个砚台大有来头,虽然制作的材料不属于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这四大名砚,但是松花江石砚在清朝还是非常受追捧的。”
王启龙惊喜不已,连忙问:“我没研究过砚台,只是知道你刚才说的四大名砚,松花江石砚,是不是产自东北的松花江”
袁天南点点头说道:“没错,此砚正是松花江石制成,叔叔您看,砚台色泽碧绿光润,砚面有较规则的黄、白色石脉,呈横向纹理,此乃松花江石之特征。”
王启龙边听边点头,迫不及待地问道:“嗯嗯,还有呢”
袁天南指点着砚台说道:“砚台长方形,砚面平阔,上方这里浮雕海水云龙纹。砚池嵌饰的这颗东西叫螺钿,因为螺钿能够散发出五色光彩,营造出寿山福海的意境,成为该砚的画龙点睛之笔。背面这用阴文的手法刻出楷书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宝也,下面这里有两个篆书的印款,这两个字是康熙、这两个是御铭,此砚叫松花江石海水龙纹长方砚。”
王启龙闻言真是又惊又喜,拿起砚台问道:“你的意思是不是说,这个砚台还是康熙皇帝用过的”
袁天南很肯定地说道:“是的,松花江为清朝发祥的地方,故松花石砚为清皇室所珍视。这个松花江石海水龙纹长方砚是康熙皇帝最喜欢的。”
王启龙“啪”地打了一掌自己的额头,说道:“哎呀,我真是太笨了,竟然把这么珍贵的东西拿来研墨,要不是你看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