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宋小侯爷 > 分节阅读 29

分节阅读 29(2/2)

目录

“哎呀,张员外这是怎么了可是不舒服”李策还是一副无辜的样子关切得问道。

“大人,草民错了,大人,那粮食是我的啊大人您不能就这样把它都拿走了啊大人”张员外拽着李策袖子哭腔着说道。

“你不是刚才亲口承认了,你没有粮食了嘛,喏,这么多人都听着呢。”

“大人,您就莫要拿小民开玩笑了,小民这这承受不起啊”张员外说得鼻涕一把,泪一把。

“谁跟你开玩笑了,这严肃着呢。”

“大人,这不公平您不能因为小民一句不慎之言,就拿走小民两仓粮食你这样与抢有什么两样”张员外大声叫道,他见哀求无用,索性把心一横,跟李策叫嚣起来。

“哼你也知道公平你拿一瓢粟米就想换人家一个黄花大闺女,这就是公平,嗯你也不瞅瞅你自己那熊样,都一大把年纪了,还好意思哎呀,我都替你害臊,你说你那跟抢有什么两样你自己说说到底谁不要脸”李策见张员外终于爆发,也不再与他嬉笑,厉声喝问起来。

论起耍嘴皮子,谁人是李策的对手,何况他今天又是有备而来,从一进门就开始布局,现在已经到了收网阶段。

张员外涨红着脸,身子气得簌簌发抖,偏偏李策揭露他的丑事件件属实,而且从他嘴里说出来,变得更加刻薄,自己却是无从反驳。他急怒之下,一口气上不来,竟然晕过去了。

李策大惊,伸手探了探他的鼻息,发现只是昏了过去,放下心来,催促手下趁此机会赶紧搬运。

“大人,这张员外的大哥可是易州县令,咱们这样做,会不会有麻烦”跟来的手下中,有了解张员外底细的,不禁有些担忧。

“噢,这个张员外刚才也说了嘛,无妨,不碍事。”李策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大人这”

“呵呵,你叫什么名字”李策突然笑问道。

“大人属下一心为大人着想,属下别无他意,我”开口的宋兵大急,李指使莫不是生自己气了怪自己多嘴

“噢,我知道,你不必紧张。”李策笑道,这小兵误会自己了。

“小人二蛋子”

“噗嗤”李策没忍住大笑一声,“咳咳,你叫什么”

“二蛋子师兄你耳朵不好使啊”官震嚷嚷道,官震没觉得有什么奇怪,这个年代叫二狗、二蛋的多说是。

“一边去”李策没好气道。

“你大名呢”李策继续问道。

“小人小人没有大名,小人自有双亲早逝,靠吃百家饭长大,大家都叫我二蛋子。”

“哦,这样我知道了。呵呵,实话跟你说吧二蛋,他张老头这次只能是打掉了牙往肚里咽,不敢声张。你看看他和他这一大家子奴仆的德行,就知道平日里没少鱼肉百姓,这些粮食本来就是百姓的,咱们现在只是替他还回去罢了。说到他那个县令大哥,哼,自己兄弟什么德行,他做哥哥的难道会不知在这等敏感时候,他也不敢强替他兄弟出头,更何况张大知县现在他自己,已经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李策冷笑一声,摇摇头,挥手示意大伙赶紧动手。

第五十一章 易州县衙

李策等人满载而归,回到营地,陈尧佐问起事情的原委,听李策从头到尾说了一遍,也是开怀大笑,笑骂道:“你呀,真是阴损,不过手段虽上不得台面,却也比用武力要高明得多。正所谓上兵伐谋,这“谋”不只有阳谋,也有阴谋嘛,如你自己所说,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耗子就是好猫,好小子有你的,假以时日再稍加磨练,大宋又多一颗将星啊哈哈”

陈尧佐似乎极为高兴,这是他进易州以来第一次如此开怀大笑。老师心情好,自己也高兴,李策心内也是高兴得很,他故作谦虚道:“还是老师教得好。”

“哈哈,你可莫要赖我,老夫自幼熟读圣人书,可没你那么多坏水,你这是无师自通。”师徒两个相视哈哈大笑。

此时正值晚饭时间,缴获来的两大仓粟米,已经熬成了粥,饥饿的百姓正排着队挨个领取,领到的百姓寻一处蹲下,便急不可耐得咕噜噜喝起来,场地上到处是咕噜噜的喝粥声,真是好不壮观。

李策正陪着陈尧佐四处走走,这时不知是谁带头吆喝了一声:“就是这位大人给咱们讨来的粮食,大伙才有东西可吃,大家给大人磕头了”

百姓们就是这么淳朴,在古代磕头似乎是最常见但也是最能表达真实感情的举措。可在李策这穿越者看来,却是有些惶恐,尤其是这么多人给自己磕头。事情发生得太突然,李策制止不住后,慌乱之下竟也要跪下,想要还给他们,似乎只有这样心里才会好受些。常言道,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是理所应当,自己何德何能当得如此大礼,这岂不是要折煞自己。

陈尧佐发现了李策不对劲的举动后,连忙拽住了他,阻止他跪下,他饱含深意地看着李策,缓缓摇了摇头。

李策从陈尧佐深邃的目光中仿佛看到了什么,可又不是很明了,他似乎有些懂了

这是封建王朝,等级观念尤为重要,官就是官,民就是民,不能本末倒置,即便你再于心不忍。

陈尧佐显然是见惯了这种场面,他出面替李策安抚了百姓后,携着李策往外走去。

“怎么觉得受之有愧”陈尧佐饶有兴趣地问道。

李策还沉浸在刚才的震撼中,有些失神。

“百姓就是这样,除此之外,你让他们用什么来表达要想对得起他们的心意,以后便多为百姓做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陈尧佐已经在教李策为官之道了,他发现自己这个弟子,有时聪明得很,有时却又有些呆滞,尤其是在为官上的学问上,很是匮乏。这样以后难免要吃亏,还是及早点拨的好。

李策神情坚毅得点了点头,本来他去找张员外只是因为自己恼怒他欺人太甚,想出手教训他一下而已。后来一番波折,顺手又收缴了他两仓粮食,也并没觉得有什么。可现在分给百姓后,方才见到百姓的反应后,他才明白,对自己是无所谓,可对饿了许久的百姓来说却是生死大事他望着远方,只见远处青山雾霭茫茫,水汽氤氲,既然自己来到了大宋,也许就该为大宋的百姓做些什么

昨日因被饥饿的百姓所阻,大部队在城外便已扎营,今日一早,众将领已经率领部下前去河堤抢修了,李策则跟随陈尧佐去了易州县衙。

大宋的地方职官设置,一般有州、县两级,州的长官就是知州,管着下面几个县的县令,但有的州比较小,也就不再设置知州,只设一个县令,易州就是如此。

这易州的县令乃是张楚材,正是昨日那张员外的大哥,想想这张楚材真够昏庸的,河北西路最大的长官昨夜亲率大军来到易州,这张楚材居然不知道,也没有去迎接、汇报工作,这不今日人家自己找上门来了。

易州的县衙与真定府的县衙有些相似,就是规模显了些。

二人和随从来到衙门前竟发现大门紧闭,难道还没开衙这可已经是辰时了,李策他们是吃过早饭来的,按照北宋律法,这县衙卯时就得开门,现在已经过了两个时辰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