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6(2/2)
“忽必烈和蒙古朝廷既然不能够武力收复这些所谓的边沿之地,肯定是会制造麻烦的,京兆府路、庆原路、临洮路以及凤翔路,已经被蒙古朝廷整治的民不聊生,几乎到了千里无人烟的地步,照此情形展下去,鄜延路的情况怕是更惨,李大人,你怕是要做好准备,继续咬牙坚持一年左右的时间。”
李庭芝说完,吴邵刚也跟着开口了。
“岳父大人说的是,李大人,今年粮食丰收了,按照节度使衙门的告示,赋税是全部免除的,收获的粮食归百姓所有,租赁出去的官田不是很多,各级官府维持自身的开销是绰绰有余,可若是有大量流亡的百姓进入,就会相对的困难一些。”
“遇见这样的情况,各级官府都不要推诿,要善待逃到这些地方的百姓,至少不能够让他们冻饿致死,这不是小事情,关乎到民心,蒙古朝廷不在乎这些,朝廷不在乎这些,可我们必须要在乎。”
李思琦点点头。
“大人的吩咐,下官记住了。”
吴邵刚微笑着点头,继续开口。
“我看可以在地方上设立常平仓和义仓,常平仓设置在府州县衙门,官府在丰年的时候,出钱购买粮食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义仓则设立在村镇,丰年每家每户的百姓,依照家中拥有耕地的多少,以及粮食收成的多少,每亩田捐出一斗左右的粮食,放置在义仓之内,专门救济贫苦的百姓。”
“常平仓由官府直接管辖,主要用于救济大规模的灾荒,以及军队路过所需要的开销,义仓则由村镇的耆老和里正等来管辖,官府务必严格的监督。”
“常平仓和义仓,在四川与云南等地都悉数设立了,效果很是不错,这些年粮食都是丰收的,粮食价格不是很高,官府收购了不少的粮食,若不是常平仓的存在,节度使衙门根本没有办法应对京兆府路等地的救济。”
“京兆府路等地粮食悉数丰收了,常平仓与义仓要迅设立起来,好好的管理,若是在京兆府路等地悉数设立好了常平仓和义仓,日后出现灾荒,各级官府也能够很好应对了。”
李思琦站起身,从桌上翻出了一份文书,递给了吴邵刚。
吴邵刚拿起文书,仔细看过之后,递给了坐在旁边的李庭芝,笑着开口了。
“李大人不错啊,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已经在各地设立了常平仓和义仓,一路上我们都没有注意到。。。”
李思琦连忙抱拳开口。
“大人,各地的常平仓和义仓,刚刚开始设立,毕竟秋收季节刚刚开始,需等到粮食全部收割之后,才能够设立常平仓和义仓。”
“嗯,我看官田收获的粮食,拿出二成,放置到常平仓之中,如此今年就不需要耗费什么钱财去收购粮食了。”
李庭芝看完了文书,也笑着开口了。
“李大人考虑深远,一切都想到了。”
酒宴已经准备好,李思琦看着桌上的饭菜,脸色有些变化了。
吴邵刚已经准备动筷子,看见李思琦的神色,连连挥手。
“李大人,这是我提出来的要求,京兆府路等地的百姓还很困苦,若是我们在衙门里面大鱼大肉,也是吃不下去的,等到来年,这里条件好了,我再来吃肉喝酒。”
李思琦的眼睛有些湿润。
“大人到京兆府路来,关心百姓疾苦,吃得好一些是在清理之中的,这是下官的疏忽。”
“李大人,能够吃饱饭就可以了,节度使衙门已经在思考这方面的事宜了,各地官驿,每年的开销都是不少的,鱼肉酒菜都是不少的,说起来都是浪费,要知道官驿代表的可是节度使衙门,若是人人都想着大鱼大肉,都想着美酒佳肴,这等的奢靡之风蔓延下去,可不得了,一路上我已经告诫了官驿的驿丞,日后一定要节约。”
李思琦点点头,没有说话,不过他的思绪,已经飞到了京城,想想京城里面诸多的接待,耗费的钱粮,四川和云南等地,比较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吴邵刚已经端起了饭碗,看见李思琦还在愣,再次开口。
“李大人,客随主便,你若是不动筷子,我们可不好吃饭啊。”
第三百八十二章 铺路完结
京兆府路等地风调雨顺,粮食获得了丰收,这让吴邵刚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这意味着京兆府路等地可以自此安稳下来,节度使衙门分析,秋收季节之后,襄阳府城将出现重大的危机,蒙古大军必定会加强攻势,争取尽早拿下襄阳府城。
蒙军大帅合丹亲王派遣阿术前往荆湖南路劫掠,其实就是想着筹集到更多的粮草,保证接下来的进攻,由此也看出来了,三年多的进攻和围堵,已经让合丹感觉到着急了。
从情报署获取的情报来看,阿术的进攻的确是很成功的,荆湖南路一带的宋军,几乎不敢与其交手,选择的都是躲避和退让,让阿术无所顾忌,不仅仅是劫掠了大量的钱粮,还抢了很多人,更加过分的是,阿术居然还让这些被抢夺的百姓,帮助收割田地里面的庄稼。
荆湖南路一带已经出现了百里无人烟的局面。
要知道这一带都是人烟集中的地方,也是南方较为富庶的地方。
负责防御阿术的是范文虎。
范文虎不仅不愿意与阿术正面交战,还掩盖了荆湖南路的惨状,在给朝廷和枢密院的奏折之中,说是成功抵御了阿术的进攻,保住了荆湖南路重要的城池。
其实阿术的进攻重点,根本就不是那些所谓主要的城池,其目的就是想着劫掠钱粮和人口,满足蒙古大军开销所用,以及补充阵亡的军士,可以说在重要城池之外的掠夺,已经足够蒙古大军的消耗,如此情况之下,阿术是不会自找麻烦,去进攻那些坚固的城池的。
让人感觉到奇怪的是,朝廷和枢密院居然就相信了范文虎的禀报,没有继续派遣大军驰援荆湖南路,任由阿术率领的蒙古鞑子在这一带肆掠。
李庭芝在看了这些情报之后,异常的气愤,甚至忍不住破口大骂,其实从现实的角度来说,范文虎如此做,损耗了大宋朝廷的实力,对于四川方面来说是有利的,不过李庭芝毕竟是朝中大员,内心对于大宋朝廷还是有一些情节的,不可能做到无动于衷。
吴邵刚其实也是一样,内心也是不舒服的。
吴邵刚与李庭芝、郝经和张文谦等人分析这些情报的时候,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在军事方面可谓一窍不通的魏国公贾似道,正在逐渐的依靠两淮制置使吕文德。
吕文德是大宋朝廷之中的骁将,其弟弟吕文焕现如今是京西南路安抚副使、襄阳府知府,正率领大军拼死抵抗蒙古鞑子的进攻,其女婿范文虎以殿前司副指挥使司的身份,兼任建康御前诸军都统制,掌控了数万的大军。
一个家族之中出现了如此之多的文臣武将,而且都是占据异常重要的职位,这是很少见的,也是历朝历代都忌讳的情形。
贾似道不可能不知晓这一点,只不过其选择性失明。
有一个很关键的地方,那就是吕文德、吕文焕以及范文虎等人,悉数都没有留在京城,吕文德出任两淮制置使之后,范文虎跟随到两淮去了,尽管还兼任殿前司副指挥使司,但已经管不到殿前司的军队,吕文焕更是不用说,早早的被派遣到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