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0(2/2)
她稍一思索,便能从左传中找出李昂归纳的八个战术的例子,当即忍不住说道:“文公七年,秦康公护送晋公子雍回晋既君位,晋中军帅赵盾和诸大夫拒绝提纲,率军抵御秦军;
战前,赵盾认为秦军远来,不可给其喘息之机,建议主动出击,并对诸大夫言: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逐如追逃,军之善政也。
此战,赵盾用的就是先声夺人,先发制人的战术,在秦军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夜起精锐,大败秦军于令狐。”
“然也”李昂就像找到了知音,一发不可收拾,他随即说道,“昭公二十三年,吴人伐州来,楚司马薳越奉楚平王之拿率楚军及诸侯军队驰援,吴公子光建议吴王未弱诱敌,后发制人;
吴王用其策,以三千俘虏囚徒出战,三千囚徒一触即溃,胡、沈、陈各诸侯军队追逐溃败的囚徒,不觉间乱了阵脚;
吴军趁机尽出精锐,大败三国军队,楚军见三国军队大败,亦败逃。此战,吴公子光所用的示弱诱敌,后发制人战术,可谓经典。”
李昂与萧鸾相谈甚欢,左传还有很名言,比如“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宽以济猛、盛以济宽,政是以和。”“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男女同姓,其生不蕃。”都被二人一一拿来讨论;
萧鸾的很多观点,同样让李昂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对他加强这本大经的记忆和理解,有非常大的帮助。
南宫紫烟在一旁看着,很少插话,在她眼中,李昂和萧鸾可谓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璧人,特别是二人沉浸在讨论学问中的时候,就连看对方的眼神,都充满了默契。
从一开始,南宫紫烟就认为李昂是鸿鹄,而不是檐雀,他虽然有些玩世不恭,但胸中尽奇思妙想,这注定了他这一生不是平凡人。
对这样的人,她不敢有非分之想,能相伴左右,或许已经是她最好的归宿了。因此,对萧鸾她也没有太多的排斥。
此时李昂拿起笔,在纸上画图,作战争推演,萧鸾凑得很近,彼此气息相闻,直到李昂的手臂无意中撞在她怀里,两人才连忙分开。
萧鸾那轻轻纱之下,粉胸半掩疑晴雪,让李昂下意识地多看了一眼,萧鸾娇靥微红,神情亦喜亦羞,主要还有个南宫紫烟在旁看着,让她有些窘迫。
“奴家还有些私事,就不打扰李郎君了。”萧鸾说着敛衽一幅,飘然而去。
李昂看着她翩跹的身影下楼而去,似乎有些惆然若失。
“李郎”南宫紫烟轻呼了一声。
李昂搂过她的娇躯,轻声说道:“紫烟别多想,你若有机会,也帮我留意一下,这个萧娘子颇有些神秘啊。”
“啊”南宫紫烟有些诧异地问道,“李郎认为她不怀好意”
“到也未必是不怀好意,只是,一个千娇百媚的少女,对军事如此感兴趣,真是少见。而且我猜得不错的话,她还有一身不俗的武功,呵呵,反正在我看来,她身上有太多让人好奇的地方。”
第0175章锦江夜话
到了黄昏时分,下午含羞离去的萧鸾,再次来到李昂小楼,邀他夜游锦江。
李昂以为萧鸾准备了游江的画舫,来到江边才发现,她准备的竟是一叶扁舟,船尾只有她的一名贴身侍女负责摇桨。
李昂登舟时,小船为之一晃,他很自然地回头伸手,要牵萧鸾上船,萧鸾悠地盼他一眼,稍有犹豫,但还是伸出了玉手,让他牵着。
萧鸾的玉指温滑如玉,细嫩得呈半透明状,握里手里暖暖的。
上了船,萧鸾娇妍如染,轻盈一福道:“多谢李郎君。”
“萧娘子不必客气,常言说得好,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咱们同船渡已不止一回,也算是有缘人,哈哈哈”
李昂朗声大笑,山水和应,萧鸾白了他一眼,索性不接他的话,吩咐一声,船后的侍女解开缆绳,轻摇双桨,船儿便悠悠离岸,向如练清江滑去。
锦江两岸风光秀丽,秋来草木未凋,草树云山如锦绣,夕阳下烟波点点,浮金流碧。成群的白鹭贴着江面飞翔,发出悦耳的清鸣。这如画的风景,让人心胸一畅。
船儿虽小,但布置得很温馨雅致,小小的船舱中,有琴棋书画,船头一个小小的炉子上,有佳肴正冒出诱人的香气。
李昂坐在船头,身前罢着一张小几,几上有秘色瓷的壶与杯,他举杯欲饮之际,微笑说道:“娘子,这夕阳映照一江碧波,云蒸霞蔚之际,何不抚琴一曲,以佐醇酒”
萧鸾本待坐到他对面去,没想到他突然提出这样的要求,虽然有些意外,不过她倒没有推辞,对李昂嫣然一笑后,坐到琴台前;
萧鸾微微酝酿之后,红袖轻拂,玉指轻挑,神态闲静如天上素女,一串清冽的琴声如天籁传开,回荡在清山绿水间,
山间浮云,绕岸百灵,江流涛声,尽于她那纤纤玉指间萦绕,然后化作一片片悠扬的音符,再次飘出;
音符中蕴含着宁静,有如春风拂绿草,玉指轻弹,浑然间青空流云回翔缠绕,满江绿波轻跳如舞。
这琴声,与宜人的山水浑然一体,让李昂为之沉醉,他不时举杯,看佳人挑动的玉指,那半透明的玉指轻灵得如花间翩翩起舞的蝶儿;
远山娥媚,樱唇小嘴,云髻巫山,长裙被晚风吹动,恰如流淌的清江水。那抚琴的姿态真是美到了极致,
萧鸾注意到,他很少这么安静,船行在离江岸不远处的碧波上,一川山水成了他的背景,他安静的神态,让萧鸾怦然心动。
琴声收处,江上暮色四合,唯余远山那边的一片浅赭淡青;
船舷两侧树起的竹竿上,亮起了两笺灯笼,红色的满月从东边升起,远远地挂在锦宫城的城楼上,如同一幅水彩画。
萧鸾动手揭开小炉的盖子,炉中炖着的鹿肉清香四溢。
船头不大,无法分桌,两人共桌而食,当此之时,两人的话都很少,但萧鸾喜欢这份安静;
以前和李昂在一起,他总是耍花花嘴,常常使她面红耳赤;
、
今晚这份安静,一如这薄暮下的山水,唯美直渗人心田。
她将玉杯斟满,柔声说道:“李郎君,奴敬你。”
李昂端起酒杯与之共饮了一杯,悠然叹道:“青山绿水,雅乐仙音,醇酒美人,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灯下美人明眸里的波光,盈盈地流淌到他身上,她担心李昂又要胡说八道,便转开话头道:“李郎君这些年都走过什么地方经历过些什么事可以和奴说说吗”
李昂蓦然停杯,仿佛在回想往事,最后却是悠悠一叹:“往事不堪回首啊我自小跟着我那师父颠沛流离,看尽人间冷暖;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