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返人生 > 分节阅读 46

分节阅读 46(2/2)

目录

只是滨崎步

滨崎步14岁就离开家,开始为自己的梦想打拼。这些年也一直在学习歌曲方面的知识,对英语只能算是半生不熟。此时陈学谦蹦出的这一长串英语,她有些懵。

陈学谦原本一脸期待的看着对方。哪知道却是这样一个结果。

滨崎步也有些尴尬,听不懂中文还好说,听不懂英文,似乎有些丢人啊,尤其对方一个明显不大的孩子都讲得这么流利。

于是她急忙没话找话的想掩饰这份尴尬:“你说ya11是歌名么”

滨崎步的英语基本就是一些个英语单词连起来的。陈学谦连听带猜的也明白了她的意思。然后他就忍不住出了一头冷汗。

他突然想起来,ya11此时应该还没出呢。幸亏对方没听懂他的话。陈学谦暗自庆幸。

他顿时准备含糊过去。就在这时滨崎步家的门铃突然响了起来。

滨崎步闻声脸上一喜,她之前让公司派一个翻译过来。估计是人到了。终于不用再继续鸡同鸭讲了。

滨崎步满是欣喜的跑去开门,然而等看到门口监视器里的人她一个不认识的时候,一下愣住了。

想了下她才按响对话器问道:“请问你们找谁”

听到她的声音,来人中打头的那个漂亮女子有些着急的说道:“谢天谢地您在家,请问您是不是和一个中国少年在一起”

滨崎步一愣,瞬间就反应过来,对方是在说里面那个少年。

想了下,她说道:“你稍等一下,我叫他过来,如果他确实认识你,我再请你进来吧。”

此时正看向这边的陈学谦看滨崎步向他招手,忙起身走了过去。

走到门口,他一眼便看到监视器里的白飞飞:“飞飞你可算来了,我都快吓死了。”

陈学谦心知自己莫名其妙的就跟人跑掉,这事实在太过荒唐,白飞飞肯定担心坏了,急忙恶人先告状。想装可怜化消对方的怒气值。

白飞飞哪顾得上和他计较这些,听到他的声音,直接就站在那红了眼眶。

陈学谦顿时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滨崎步见状便明白两人是认识的,便将门打开了。

就在门打开的瞬间,白飞飞像一阵风般冲了进来,只是她却没有和陈学谦相拥而泣,而是一把拧住陈学谦的耳朵。

再看她脸上哪还有一点刚刚的柔弱。

所有人看着眼前这一幕一时都呆在了那里。

这套路玩得深哪

第64章、50万,很多么

陈学谦抵达日本第二天,日本所有娱乐杂志头条都被一个消息霸占。

“昨日百变歌姬滨崎步带神秘男子返回家中。”

绝对博人眼球的标题,加上一张不甚清晰的照片,瞬间整个舆论被引爆。

滨崎步带男子回家这种消息本就足够冲击,再联系到去年八月滨崎步刚刚公开自己的恋情,这个新闻的冲击力就更加强了。

当滨崎步看到那张照片时,整个人一呆,照片里那人不正是陈学谦么

昨天她之所以毫不避讳的将陈学谦带回家,就是因为陈学谦的年龄不至于会让人引发什么不健康的联想。然而她还是高估了无良记者的节操。

只是面对这样的报道她必须尽快做出回应,不然对她的恋情会有致命伤害。

好在她昨天留了陈学谦的电话,只要和他一起出现在媒体面前,所有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想到这里,滨崎步急忙翻出手机,拨通了陈学谦的电话。

“你现在在哪里”

电话那头短暂的沉默后,一个好听的女声响起:“我们现在在小学馆出版社。”

“知道了,我这就去找你们”顾不上多说,滨崎步直接挂掉电话。出门往小学馆赶去。

电话那头飞飞刚想说话,一时全被堵了回来。

白大美女忍不住额角一阵青筋暴起,这简直是目中无人,她白飞飞什么时候被人这样无视过

一旁的陈学谦瞬间感觉到她身上散发的杀气,不露痕迹的往旁边去了去。

只是白飞飞还是没有放过他,狠狠的在他腰间扭了一把。一时间陈学谦被扭得只抽冷气。

揉了揉腰间软肉,陈学谦无力的向今天的目的地走去。

今天小学馆为他召开了一场记者招待会,只是鉴于陈学谦最近在日本的口碑。

陈学谦和白飞飞都明白,今天这场记者见面会恐怕不亚于一场鸿门宴。一场唇枪舌战再所难免。

正如所料,陈学谦两人走进会场时,就看到下面坐了不下五十家媒体记者,这些人都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记者会在上午九点正式开始,主持人简单开场后就开始记者问答。

第一个发问的记者是一个中年男子。

“陈桑,你真的只有14岁么”

“是。”陈学谦的回答简洁明了,似乎根本不在意他们信不信。

“陈桑,恕我直言,以你的年纪,加上又重没接来过日本,甚至连日语都不会,你应该没办法写出一本充满日式风格的小说吧”

这个中年记者毫不掩饰自己的敌意,就差直接说:你是找人代笔的吧你就承认吧。

陈学谦闻言笑了,“我确实从没有来过日本,也确实不会日语,可是这些能说明什么问题呢你要知道,人和人是不同的。就比如记者你,在日本生活了一辈子,你能写出那样的小说么你不能可是我能写出来。这就是人和人的差别。至于语言问题,我不懂,只要翻译懂就行了。”

陈学谦一副平静的语气说完这番话,那个记者整张脸都有些扭曲了。

这小子的嘴阴损之极,什么人和人是不同的,说得冠冕堂皇的,不就是想骂人家庸才不懂天才么

一干记者被他这么一番挤兑,气焰顿时为之一弱。

但这些记者也都是久经战场的,只瞬间就调整回来。

“陈桑,你为什么选择在日本写书,是因为在中国人盗版横行,知识产权根本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