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6(2/2)
轰轰隆隆,三百多高级军官都站起身来。没等他们说话,韦泽接着喊道:“我现在下令,我们军中从此只有举手礼,再也没有跪地的礼数了大家都是顶天立地的好汉,咱们谁都不跪对我也不用跪,只要好好听命令,好好办事,打仗又何必要跪”
军官们听了这话,大多数都觉得韦泽实在是对兄弟们够意思,大家都露出了欣喜的表情。韦泽让人抬过黑板,在上面大大写下四个大字“志同道合”,又写下两个大字,“同志”
写完之后,韦泽高声喊道:“诸位兄弟,既然你们愿意跟我一起打天下,那咱们就不仅是兄弟,而是志同道合的兄弟。以后咱们就不用兄弟相称,而是要以同志相称这就是我的命令”
有些军官还没想明白韦泽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过有些军官更加激灵,不管是明白不明白,他们立刻高声喊道:“坚决服从命令”
暂时统一了部队中的上层,韦泽接着下令对部队进行全面改制,原先部队里面的所有官职全部废除,军队以“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现代军队模式组织起来。
一个班十个人,之后以四四制进行编制。只有师和旅之间,旅和团之间是二进制,一个师两个旅,一个旅两个团。所有的部队官职都是级别后面加个“长”。军长、师长、旅长、团长、依此类推,基层的班的单位则是班长作为基层军官。
彻底实施了熟悉的军制,把那些拗口的名称给改了,韦泽感觉非常轻松。部队的军官们都接受过文化教育,这种全新的改制看着很大,不过整体感觉更加简洁。大家也能接受。
总参谋部还是原先的体制,在总参谋部之上建立了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向军事委员会负责。军事委员会实际上是一个军事管理体系,不仅有军队在里面,行政部门也归属军事委员会下的一个部门。军事委员会对外号称“光复都督府”,韦泽作为都督府的都督。一手掌握了军政大权。彻底排除了双头政治的可能性。部队则称为“光复军”。
为了方便改编,部队的一个班暂时还是五个人,以保证基层的战术不受影响。韦泽告诉总参谋部,等攻克两广之后,部队正式采取十人制的班。
用了一天时间重新编制了部队番号,现在部队接受过全面训练的士兵有五万三千人,正好编成了两个带辎重部队的步兵军与一个骑兵师。此时胡成和尚未赶到宣城,经过讨论,新的总参谋长由胡成和出任,第一军军长由韦昌荣出任,第二军军长则由阮希浩出任。骑兵师师长由雷虎担任。
四天后,在胡成和带领后卫部队以及追随韦泽的民众赶到之后,部队已经全部集结。韦泽召开了针对光复军中层的全面动员。动员内容是“为何南下两广是我们必须采取的战略”。
第22章 走江西四
只是出来了不到一个月,王明山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在家当长子长孙固然要受到各种难以形容的拘束,现在跟着部队走,拘束自然是大大减少,可是每天的日子实在是苦不堪言。
作为大户人家的少爷,他不仅穿草鞋,睡草铺,还要自己学着编草鞋,学着缝衣服。部队也教授给王明山这些新加入的成员各种知识,不讲诗书,不讲圣人之言,所讲的全部都是如何行军,如何注意保护身体。虽然王明山接受过新式文化教育的学历得到了承认,可韦泽的部队明显没把他当成读书人来对待。
王明山一大户人家出身的少爷,即便是正处在身体活性最高的十九岁,体力以及恢复能力都处于高峰期,可他从来没有接受过大运动量的训练。每天行军下来,衣服湿了干,干了湿,脚上磨起了茧子,茧子又破了。不仅起茧子的地方疼的钻心,浑身肌肉也是极为酸痛。
幸好他分到了沈心那一队,见到沈心行若无事的模样,王明山忍不住对沈心大吐苦水。
静静的听完了王明山的抱怨,沈心只说了一句话,“你现在要干的只有一件事,跟着走”
“可真的走不动了”王明山苦着脸答道。
“那你就去问作训的教官怎么办”沈心给了王明山一个建议。
听了这个建议,王明山倒是有些迟疑了,他试探着问道:“人家会不会骂我不中用”
沈心被这话给逗乐了,他笑道:“你都这模样了,你还觉得你很中用么”
如果不是沈心是王明山的老同学,这话肯定会让王明山恼怒起来。即便对沈心有足够的信赖,王明山也觉得脸上差点挂不住,要冲着沈心发火。听说书人所讲,看的历史书中,通知者们都是“礼贤下士”,对于读书人是格外的优待。在韦泽兴办的新式学校里面学了两年多的课程之后,王明山再也不敢小看韦泽手下的太平军。虽然他们不讲什么圣人之言,可数学、自然等课程那也是实打实的学问。但是都是有文化的读书人,难道就不该对读圣贤书的读书人格外礼遇一点么韦泽的太平军中没有轿子,所有军官要么步行要么骑马。那至少也给王明山他们配上马匹啊跟着普通人一起行军这算什么呢
但是脚上破了的茧子处的刺痛与肌肉的酸痛,让王明山还是乖乖的选择了听从沈心的建议,一瘸一拐的去找作训官提出自己的问题。
作训官板着脸,看着很严厉,不过他还是静静听完了王明山对自己身体情况的介绍。检查了王明山的情况,又按着他身上各处询问了哪里痛,如何痛之后,作训官说道:“你现在就去休息,明天一早来报道”
虽然不知道作训官准备处置,王明山也的确是累坏了。年轻人瞌睡重,回到营地的铺位,王明山躺下之后还想说点啥,可没来得及吭声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王明山醒来之后觉得伤处以及痛处好了不少。他吃了早饭就赶去找作训官。到了地方之后,发现七八十个与王明山年纪差不多的青年陆续在这里集合起来。作训官先不讲怎么解决伤痛,而是对着几幅图讲起了生理学的肌肉、肌腱、骨骼的知识。
这课讲了整整一天,除了讲,还让这些年轻人通过各种动作来体会肌肉的存在。最后,作训官才讲起了步行的要点。王明山是第一次听这等课程,看周围这些青年的反应,他们也是第一次接受这样的教育和训练。
原来步行的要点竟然是大腿前面的肌肉发力,让大腿抬起来,此过程中膝盖和小腿竟然是放松的。大腿落下时,大腿后侧肌肉用力,带动小腿,最后脚跟先着地。如果是按照作训官讲述的行走方式,前脚掌起泡的部位其实并不怎么承力,累的酸痛膝盖其实也基本不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