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6(2/2)
这场比赛速度的行军最终以粤匪们先了一刻钟进入灌阳为结尾,江忠源带着部队到了城下时,只见城头的粤匪们越来越多,虽然看着气喘吁吁的模样,可他们手持武器很快占领了城墙上的垛口。对江忠源的部队严阵以待。虽然此时灌阳城西门还没关闭,江忠源还是能够突然冲到西门,与粤匪混战。可江忠源的部队行军十几里地,此时也累的上气不接下气。那种混战只怕是讨不了好。
正在距离城池一里多地外整顿部队,江忠源突然见到城头开了两炮。灌阳没有数千斤的大炮,小炮都用散弹,根本飞不出一里多地。江忠源对此并不在乎。
然后他就眼睁睁的看着两枚炮弹中的一枚在清军中军大旗上打出了一个大洞,接着另外一枚炮弹竟然从江忠源头顶两三尺的地方飞过去。两枚炮弹直接砸进了清军密集的中军队列,惨叫声中,一名清军被砸烂了脑袋,炮弹钻出清军的脑壳,又把后面的一名清军的胸口骨头给砸断了。还有一名清军被打断了手臂,后头的清军又被砸的腿骨骨折。死去的清军还算好些,受伤的清军扯着喉咙惨叫起来。
清军的中军突然遭到炮击,还是如此准确的炮击。原本围着中军大旗的清军哄的一声就开始散开,只剩下江忠源和几名亲兵站在大旗附近。即便是胆气豪装,江忠源依旧觉得头皮一阵阵的发麻。方才一枚炮弹从他头顶两三尺的正上方经过,江忠源很清楚,若是这枚炮弹再低一些,如同西瓜般炸开的就不是江忠源正后方清军的脑袋,而是江忠源的脑袋了。
“逼着这些家伙们搞射击诸诸,”此时参谋长张应宸已经上了城头,正好看到太平军炮兵的射击,他兴奋的喊起来,因为忘记了“射击诸元”这个词汇,张应宸索性不用标准词汇了,而是兴奋地喊道:“我逼着那帮家伙搞测量,看来测的很准么”
第17章 道州盘桓十七
“运气好而已,你再打几炮试试看”韦昌荣兜头给了张应宸浇了一瓢冷水。
方才韦泽的炮兵对着城外清军开了两炮,这两炮都很准确的打到了一里多地外清军大旗附近,一枚炮弹甚至击穿了清军的大旗,这在城头上引发了一阵欢乐的声浪。而清军很快就开始撤退,他们如同打了败仗一样飞速撤到了三四里地之外。
即便是被浇了一头冷水,张应宸看着清军逃跑的行列还是哈哈大笑。而教导旅旅帅柯贡禹虽然也高兴,却没有这么高兴。他见打炮已经见得多了,同样的定装火药,甚至是同样的炮弹,看似差不多口径的火炮打出去,射程,落点却是大不相同。甚至同一门炮,打出去同样的炮弹,落点相差也颇大。
作为教导旅,柯贡禹越来越清楚“同质化”这个词的含义,部队能够踩同样的步点,迈同样的步幅,火枪能够有差不多的弹道,子弹有差不多的威力。包括火炮有同样可控的射程与准头。有这样军队与武器,作战参谋制定计划的时候就能更加有效率。
300多人的教导旅中多数是精锐部队,不少都是从永安城就跟着韦泽的部队,这帮兄弟们接受正规军事教育最早,被磨砺的最久。所以战斗中纪律性与服从性,还是进攻意志都颇为优秀。
这支教导旅可以说是韦泽部队中的绝对精锐,也是全军学习的对象。但是作为全军标杆的教导旅恰恰不能当作军事计划制定的标准。因为韦泽的部队战士入伍时间早晚不一,个人特点大不相同,素质参差不齐。若是以教导旅作为制定作战计划的标准,那制定出来的肯定是无法完成的作战计划。
对这样看着成效不错的炮击,柯贡禹想到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我们也能自己造枪铸炮,那就好了”
而韦昌荣负责全军作战训练的重任,他对张应宸兴冲冲的表现也是颇为不爽的。“应宸,选炮的时候你不在这里,多少好炮我们都没选,选炮的标准那可严着呢废掉的东西比留下来的东西多出去几倍去。练兵时候用掉的红粉这时代对火药的称呼,现在开起炮来,少说也得打死几十上百的清妖。”
林凤祥一直跟着韦泽,上了城头之后看到韦泽的炮兵炮火如此之准,已经大为惊讶。没想到两炮吓退了数千清军之后,韦泽的部队不仅没有兴高采烈,反倒大多数人都有种苦大仇深的表现。这种不满貌似还不是韦泽挑头想削谁的面子,而是为了一些林凤祥不明白的事情而发生的争论。
对于韦泽自家军中的事情,林凤祥也没办法劝说。但林凤祥看清军退下之后可没有调头离开的迹象,他忍不住对韦泽说道:“韦兄弟,既然我等已经决定要回道州,此时当出城一战,逼退清军才好。”
在永安,在桂林,太平军每次准备撤退之前,都不是偃旗息鼓,而是要派兵对清军发动攻击。这种战术能够很好的迷惑清军,让清军摸不清太平军的思路。等到突然脱离战线的时候,才能让清军不至于发现太平军的动向。
韦泽到没想那么多,原本他想的只是赶紧上城墙,有清军做演习工具的机会可不多。正好看看炮兵的能耐。在未来动向上,可远没有林凤祥想的这么远。听了林凤祥的建议后,韦泽再看自己的部队,却发现这么一群颇为疲惫的部队根本不适合出城作战。
林凤祥等着韦泽发布命令,却见韦泽一脸难堪的表情,他忍不住问道:“韦兄弟,可有什么难处”
韦泽答道:“兄弟们实在是太疲倦了。”
这个回答让林凤祥无法理解,韦泽的部队南下夺取江华与永明,然后出兵攻打刘长清,中间隔了快半个月。这才打了一仗,走了几天,就“太疲倦”。这可与韦泽的战功大不相符。东王杨秀清带着太平军从桂林一路北上,连续作战十余日,也没到疲惫的无法出兵攻击开始败退的清军的道理。
只是韦泽部队的事情轮不到林凤祥插嘴,韦泽也的的确确是有战功的。林凤祥说道:“既然如此,无论如何明日都要与清妖接仗,带了这么多大车骡马,若是不能先击退清妖,却是不好撤回道州。”
林凤祥这么讲,韦泽心中也松了口气。他也不想大费口舌的对林凤祥说这些日子以来部队练兵到底多辛苦。打仗的话,大伙只要敢进攻,清军基本不是对手。可这练兵就完全不同了,为了让战士们能在战场上发挥出战斗力,基础的练兵非常辛苦与枯燥。再说清军兵力有两三千人,还有胆量攻到灌阳城下。韦泽绝对对于这支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