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男儿当为王 > 分节阅读 100

分节阅读 100(2/2)

目录

早五点,阿妹还在睡梦中,我就悄悄起床,去车里等待。

一直等到八点,医院上班,我才去挂号,挂的神经内科,我总觉得,那癞蛤蟆毒素是神经毒素。

内科医生研究了半天,说你这应该去皮肤外科。

外科医生查阅了许多资料,问了很多问题,建议我先消炎,消肿。

我是病急乱投医,就让他挂了吊瓶,慢慢等待。

期间,一个一个的医生过来研究,询问,讨论,他们没见过这样的病人,觉得很稀奇。

最后请来了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医学博士梁思燕。

干姐歪着头也看了许久,表情凝重,道:“治病必须是医患配合,如果你不告诉医生真实情况,医生很难帮你治疗的。”

我道:“干姐,我骗谁也不会骗你,真的是中了癞蛤蟆的毒。”

干姐也不啰嗦,领着我去了实验室,用千倍显微镜看,又做各种药水反应,最后得出结论:“这不是普通的癞蛤蟆,最起码不是中国的。”

我立即对干姐竖起大拇指,“高明,我听说这是美国进口的蛤蟆。”

干姐支出了其他辅助人员,让我把详细病因仔细讲给她听,我便如实相告,不过隐瞒了黄永贵吃蛇那一段。

干姐听了气的胸脯急喘,问我为什么不报警

我说我也不认识那帮人,报警怕是抓不着。

第一百三十五章 治病

一连打了五个吊瓶,肿才消减了些,但火辣辣的感觉依然存在,并且,表皮上面开始溃烂,有化脓迹象。

梁思燕说毒素已经融进皮肤,按照西医的治疗方法,就是把表层皮肤全部切除。

我听完吓了一跳,切除表层不就废了么坚决摇头不同意,让干姐想想别的办法。

梁思燕又打电话给她同学,一个白白净净的眼镜男,他用显微镜仔细观察了许久,然后推着眼镜对我道:“有两个治疗办法。”

我大喜,急忙追问:“大夫快讲。”

眼镜道:“第一种是西医疗法,就像梁医生讲的那样,将整个被毒素感染的地方全部切除。”

我没听完就摆手道:“不行不行,西医的方法我不考虑,说第二种。”

眼镜道:“第二种就是中医疗法,我给你配置一种猛火药,涂抹在上面,这种药会腐蚀那些毒素。”

我听完立即表态,“中医好中医好,就用中医药膏腐蚀。”

眼镜闻言有些尴尬,解释道:“腐蚀毒素的同时,也会腐蚀你的海绵体结构,经过半个月,被腐蚀的肉就会变干,自动脱落,这样的话,还是会变小。”

我听完肺都要气炸,这不等于没说嘛。

我摇头道:“不行,我不接受这种疗法。”

医生走后,干姐开解我道:“你也不要太心急,总是有办法能治疗的,科学上来说,癞蛤蟆不可能会对人造成这么大的伤害,因此世界上也没有研发出能克制癞蛤蟆的血清,像你这样的病例,应该是世界稀有,我给美国那边发个邮件,看看他们的科研团队是否感兴趣,如果他们愿意来,你的病基本不会存在问题。”

我满心懊恼,“这是要拿我做小白鼠啊不行不行,我不相信老外。”

干姐又道:“老外的医疗技术比我们先进,就像我刚才说的,即便是将病变部位完全切除,也不会影响你的正常使用,可以给你安装一个人工假体,采用电池驱动,若论效果,肯定比你原装的要好。”

我听后哭笑不得,对梁思燕道:“干姐你就别打趣我了,赶紧想想其他办法,人工假体再厉害,我也不喜欢,就要原装的。”

干姐摇头道:“我想不出其他办法。”

这时何若男忽然来电话,语气有些不满地问:“小子,你是不是故意躲着我”

我在这边顿首捶胸,“哪敢啊姑奶奶,我都快要死了,在医院挂吊瓶呢。”

何若男那边惊诧了下,问我在哪家医院,说要来看我。

我连忙拒绝道:“你别来,这不是什么好病,你来了会笑话我。”

何若男听完不做声,直接挂电话。

挂了电话我就想起那天替何若男吸毒的事,连忙问梁思燕:“干姐,你说,毒素能不能从我体内吸出来”

梁思燕闻言先是一愣,而后惊喜,“这倒是个好办法,我试试先。”说着梁思燕就过来撩我的被单,低头下去查看。

我吓了一跳,赶紧用手拦她,道:“阿姐,使不得,你不能给我吸。”

梁大夫闻言瞬间俏红了脸,双目圆睁,过来就打:“臭小子你想什么呢怎么都病了还满脑子不健康”

我用手护着头,弱弱地辩解道:“我看你那架势以为你要怎么样呢。”

梁思燕白了我一眼,有看了看病情,道:“我只是看看大小,好选择合适的器皿。”说完放下被单走了。

过了不大一会,她端着一堆瓶瓶罐罐过来,还有许多橡胶皮吸管,却不知道那是做什么用的。但另一样东西我却认得,那是一台索尼相机。

我问:“治病还要拍照吗”

梁大夫不说话,只是将那些小口径的透明罐子在上面比划一番,道:“这是真空拔罐,就按照你说的方法试试,看看能不能将毒素吸出来。”

言毕,她就拿起相机先拍照,然后戴上医用薄膜手套,开始操作。

这过程美妙又刺激,让人遐想翩翩,但更多的,还是疼痛灼烧。

没有一分钟,真空罐内的皮肤上就冒出许多黑血,夹杂着黄色脓水,和那癞蛤蟆身上的脓水一模一样,恶心异常。

等血水布满皮肤时,梁大夫就将真空罐拔下,用刮片将血水刮下,放进一个玻璃罐内。

这些动作在做之前,都要拍照,做之后也要拍照。

我问她:“为什么要装进玻璃樽内”

她回答:“你这个病案是世界首例,我得收集资料,做个研究。”

如此我才明白她拍照的用意。

这时手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