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4(2/2)
因此,小天决定,站出来,这次他旗帜鲜明的反对严嵩,即使打对台也在所不惜。这样尸位素餐的首辅,在位多一天,都是大明的损失,我大明什么都缺,但是不缺太监,不缺一个太监做首辅。
就算历史上严嵩还有将近十年的权势如何就算你权倾天下又如何我乐天未必就怕了你,历史早已经模样全飞,老子压根就不是什么蝴蝶,老子我早就已经是洪荒猛兽了,有了老子的加入,你这首辅未必就能安安稳稳的再当十年
小天之前当墙头草,是为了自保不假,但更多的其实他是怕麻烦,觉得没有必要,真是怕了严嵩么未必他和徐阶联手,不见得就斗不过严嵩。说句大不敬的话,别说严嵩了,嘉靖想对小天下手都得琢磨琢磨。
实在不行,小天完全可以出海不回来了,在南洋建立一个独立王国,自己当国王去。甚至如果小天作恶的话,他的破坏性可远不是徐海之流能比得了的。
也因此,小天是朝廷中最敢跟严嵩叫板的人,因为他本身就是先立于不败之地的。
小天一句话,菜市场一般的内阁一下子便安静的落针可闻,严嵩的老眼炯炯有神的目光射来,利箭一般的直视着他。
严世蕃可就坐不住了,他早就看小天不爽了,之前赵文华的事情他就把仇记在了小天的头上,后来他为了拉拢小天也算是竭尽全力了,但小天始终左右摇摆,这让近几年无往不利的大明第一聪明人十分的不忿,这下看小天旗帜鲜明的拆自己的台,哪里还忍得住
当即,严世蕃开口道;“这里是内阁会议,哪里有你说话的地方莫要仗着自己圣眷正隆,就肆无忌惮了”
小天当然不甘示弱,如果说小天对严嵩还有一点同情怜悯和一丝丝的尊敬的话,他对这严世蕃可就是十足十的厌恶了,这人小聪明有的是,大智慧一点也无,还好意思称自己为大明第一聪明人,呸第一聪明人明明是小爷么。
严嵩虽然不作为,但很多时候也是不得已,毕竟他摊上嘉靖这么个难伺候的主儿,至少他几乎没有怎么主动的做过什么恶事,除了不该坐在首辅的位置上以外也没有什么大奸大恶,如果不是严世蕃嚣张跋扈的话,他晚年绝对不会这么凄凉。
小天当即还击道:“小阁老。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您应该也不是这内阁大学士吧,哦,对了,您好像连侍郎都不是啊,莫不是别人叫你两声小阁老,就真当自己是阁老了不成本侯怎么从来没听说过咱大明有个叫严世蕃的大学士啊。什么时候工部侍郎也可以在内阁咆哮了”
“你。。。。”
严世蕃被小天挤兑的满脸通红,却又无可辩驳,他现在的官职只不过是工部的左侍郎而已,本来有机会加工部尚书衔的,却被他老爹给推辞了。也就是说,虽然人人都称他一声小阁老,但那不过是大家对他的客气,真较真儿他这个侍郎还真不是什么多大的官儿”。
严世蕃怒道:“我这个工部侍郎没有资格发话,你这个定远侯就能发话不成”
哪知小天道:“为什么不能”
这一句话,不止严世蕃愣了,就连徐阶等人也愣了。这什么情况侯爵虽然尊贵,但说破大天,也不过是一个身份,半点实权没有,小天这么牛气可不是仗着他是侯爵,那是因为他手里有兵有钱啊
小天淡淡开口道:“我朝法例,勋贵有参政议政之权,一应军国大事,可以在内阁议政,是不是啊,李大人。”
众人统统都将目光投向李春芳,他是礼部尚书,如果说朝廷里谁对这些事最清楚,无疑就是他了。
李春芳也无语,我这老老实实看戏呢,怎么这战火就烧到我身上来了
第二百章 争执和办法
这李春芳是个老实人,老好人,平日里没什么主张,虽说入阁时间比徐阶还早,但却心甘情愿但把次辅但位置让给了他,平日里能不多话就尽量不多话,如果不是用得上,几乎都让人想不起来这么号人,反正首辅和次辅怎么商量我就怎么干,被人戏称为泥朔阁老,意思是他这个大学士,当的就跟庙里菩萨一样,看着威严,但其实屁用没有。
但他到底还不是个棒槌,稍加思索便开口道:“定远侯刚刚说的,确实说有的,只是,,,自从代宗之后,便形同虚设了。”
他只说了代宗,但众人全都明白了,不就是土木堡之变么。
土木堡之变,应该说是整个明朝历史最大的转折点,五十万大军被消灭,将门子孙陨落无数,连皇帝本人也做了瓦剌的俘虏,从此再也没有了大明的国威,只能在异族的铁蹄之下苟延残喘,这是大明君臣子民心中永远的痛。
要知道,英宗以前,从来都只有大明打蒙古人的份儿的,草原异族根本就不敢靠大明稍微近一点。实在不明白,像朱祁镇这个逼样的皇帝,为什么会被追封为明英宗,他特么哪里英了,简直就是皇帝的反面模版啊
但是土木堡之变,对大明文臣集团来说,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勋贵们在这一战中几乎死光,爵位下面也失去了自己的忠诚将士,从此只能沦为空有尊贵名头,其实毫无实权的闲杂人等,文臣们更是伺机攫取胜利果实,把武人统统撵出朝堂,从此开始了大明文强武弱的格局。
因此,小天说的这些,自然也就是土木堡之前的事了。
严世蕃大怒,开口道:“拿着快一百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说事儿,也亏你说的这么理直气壮,你马上给我出去。”
小天道:“你管他是一百年还是两百年,法不废,不为空,这条规矩既然没有堂而皇之的被废,自然还是有效的,是不是李大人。”
李春芳是真无奈了,我说你怎么总能把我给扯上呢。只能开口道:“按道理来说,确实如此。”
其实一个谁都明白的道理,土木堡之前,勋贵们手里掌握着大明最精锐的部队,别说大学士了,就连皇帝也多少让上三分,自然要跟文臣分庭抗礼,军国大事上也不可能不让他们参与意见,所以才有了这么一条规矩。
至于之后,勋贵便沦落到宗亲一样的米虫的地步,这内阁自然就没有你说话的份儿了,这条规矩虽然没废,但哪个勋贵能来自讨没趣呢,也就和废掉差不多了。
但小天不同,他这个侯爵不是他从他老子那里继承的,而是自己挣来的,手底下的军队势力听他的甚至还多于听朝廷的,连军饷后勤都不用朝廷管,可以说,他的势力甚至比当初的英国公还要大上三分,自然有进内阁的底气了。
严世蕃反驳道:“既然如此,你也说了,勋贵只有战事时才能在内阁议政,今天要议的是灾民,难道也跟战事有关么”
小天找了个椅子往上面一坐,开口道:“当然了,要知道这些灾民大多数可是西北的灾民,其中少说也有一半是军属,现在鞑靼随时可能攻打大同府,万一你把他们撵出去,将士们无心作战打输了怎么办,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