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1(2/2)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又岂能以成法敌之”
丁雨生喃喃自语道,一双黑沉沉的瞳仁里竟罕有的射出了几分癫狂
不宜以成法敌之,那欲制强敌,又有何法李绍泉自己在奏折中就给出了答案“易曰:穷则变,变则通。盖不变通则战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
“穷则变,变则通”丁雨生缓缓地自牙缝里挤出这六个字,而一双手亦已是攥得紧紧的,“外需和戎,内图变法”
李绍泉本人的睿智与远见自不必多说,单单是这“外需和戎,内图变法”的八字国策,就足以使他远超同侪
难能可贵的是,大乾官员之中,非只李绍泉一人能有“今日所急,惟在力破成见,以求实际而已”的睿智明断及全力推动洋务事业的戮力前行,只是李绍泉等人所能施展的舞台实在是太窄太小了
“不过敢为天下么”丁雨生想起了死去的林义哲,突然颇为自失的一笑,“怕就是即便你走在天下先,却亦死于天下人之先,而那些抱残守缺之辈,却未撼动分毫”
“老朽以为,天下的事情,不过事在人为罢了”徐睿看着丁雨生,摇了摇头,不以为然的说道。
“大人以前说曾过,今日中土之情势,欲求振作,惟外须和戎,内须变法八字”徐睿目光幽幽的继续道:“而老朽以为,以朝廷内之掣肘重重,单凭大人一己之力,欲行变法,其难不啻于登天,而既然堤内有损,何不堤外补之”
“如何补之”丁雨生容色不动的追问道,“先生的意思是”
“林文襄在时,曾去过海外”徐睿的一双眼里放射着幽幽的光,“于西洋之情势所知甚详,徐某记得,林文襄曾言:今日之西洋,便如我中华之春秋,群雄并起,逐鹿天下。且各大强国均纵横捭阖,折冲樽俎,广行纵横之策也”
“大人国学深厚。自然一定知道春秋时晋楚相争时,楚之亡臣巫臣所为晋国献上的联吴制楚之策”徐睿的声音猛地低沉了下去:“老朽以为。以今日大乾之国力,自居晋楚可谓自蹈死路,而甘为吴国,方才是自全自强之道”
“先生说的好”丁雨生轻赞一声,仅那“联吴制楚”四字,他就已明白,自己支持林逸青所做的是何种打算,徐睿已然一清二楚
徐睿看着丁雨生。突然笑了笑,说道:“不过大人可要小心,林文襄回国后不过是小小的说了那么句西国亦崇圣教,就立时成了以夷变夏的汉奸,可若当真大行这挟洋自重之策,那恐怕这个汉奸名头,大人一辈子也是逃不掉的了。”
“那又如何”丁雨生冷冷一笑,道:“以今日之情势,我船政即便是添船购炮,大治海军。最好也不过似弄个苟安一隅的局面而已究其根本,似兴海军、造铁路等,都不过是练兵、简器、造船等权变之术。细枝末节,若要当真力图自强,使我大乾能屹立于今日这大争之世界者,惟有力破陈规,施行变法”
“若当真能使国家变法图强,我便做了这汉奸,又当如何”
听到丁雨生说出这样的话来,徐睿的眼中也放出光来。
“大人竟然有如此觉悟,那老朽便也陪着大人。也做一回这汉奸好了”
“多谢先生开导,我这便去船厂看看。”丁雨生此时心怀大畅,一扫刚才的低落。“一日不去看看这船,心里便觉难过不已,呵呵。”
“大人请便。”
一身便服的丁雨生急匆匆的来到了船厂一处船台区,此时这里已经被搭起的高大木棚遮挡得严严实实,周围有许多持枪的船政海兵在来回的巡视。使厂区弥漫着一种少有的紧张气氛。
丁雨生来到了木棚门前,两名持枪守卫虽然认识丁雨生,却依然不折不扣的依照规章向他索要了勘合证件,在丁雨生出示了勘合,他们查验无误后,才放他进了木棚。
进到了木棚之中,首先映入丁雨生眼帘的,便是船台上正在紧张施工的“扬武”号轻型装甲巡洋舰。
大批工人围着已然完工正在敷设装甲的舰体忙碌,在不远处的一张桌子旁,总工程师达士博和副手安乐陶、斯弓赛格等洋员以及魏瀚、陈兆翱等船政学堂学生正围在一处,商议着什么。
丁雨生没有马上过去,而是立在那里观看着施工。他看到工人们用吊机将一块块巨大的钢板吊起,运到架上施工。此时“扬武”号的舰体四周的多处部位都已经装上了钢板,阳光透过木棚的窗户照在舰体已经敷设上钢板的部位,发出幽幽的乌光,更显出这艘未下水的战舰的高大雄伟。
丁雨生看着这艘目前为止中土建造的吨位最大的战舰,几天来心中的不安和急躁渐渐消失。
在“开济”级四舰完工后,青洲船坞也已完全竣工,丁雨生本打算完成林义哲的遗愿,建造中土自己的铁甲舰,法国方面也允诺予以支持,但朝中顽固守旧派竟以“琉球复国”、“日本内乱”为借口,认为中土的海防形势已经“转危为安”,而现下“国用不敷”,要求暂缓实际上是停止耗费巨大的新式蒸汽军舰的建造,丁雨生得知消息后又惊又怒,立刻联系闽省官员上奏反复辩争,并且不顾户部拨款未到,便抢先开了工,只是建造的并非是铁甲舰,而是装甲巡洋舰。
为了不给人落下口实,丁雨生还紧急要求船政总工程师达士博修改“扬武”级的设计,在保证航速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加强装甲防护。于是达士博绞尽脑汁重新修改了设计,使新型装甲巡洋舰可以抵御铁甲舰大口径火炮的轰击。在达士博修改设计完成之后,“扬武”级二舰便开始了紧张的施工,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和保密起见,达士博等洋员和魏瀚等船政学堂学生全都吃住在工棚之中。经过紧张的努力,如今“扬武”和二号舰“超勇”的舰体建造已然初具规模。
此时的达士博和魏瀚等人仍在全神贯注于工程之上,丁雨生想了想,没有向往常一样的上前和他们一起进行讨论,而是转身来到了“超勇”号的舰体前。
由于很早就对外国人的无孔不入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为了保证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中能够占得先机。对于“扬武”号和“超勇”号的建造工程,丁雨生采取了最为严格的保密措施。在他的命令下,工人们不辞辛苦的搭建起了巨大的木棚。将两座船台完全遮蔽起来,丁雨生同时下令增派人手。以勘合验明身份,严格出入,没有勘合的人一概不许进入。象身为船政大臣的自己,有一次就因为视察时因忘带勘合亦未能进入船台区。正是因为这些严格的措施,象对乾国始终不怀好意的日本和俄国,对于船政在建的“扬武”级装甲巡洋舰的建造工程,茫然无知,毫无察觉。
丁雨生仔细地察看着“超勇”号已经日渐成形的舰体。虽然只是远远的看着,但他还是能从巨大的龙骨、乌亮的钢板和整齐的铆钉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