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2(2/2)
“伊藤卿回去休息吧朕将要召开御前会议,听取众臣的意见,伊藤卿届时务必请来参加。”天皇放缓了语气,温和地说道。
“陛下保重圣体,多多休息吧臣告退。”伊藤博文道。
明治天皇微微颔首,伊藤博文鞠躬告退而去。
明治天皇目送着伊藤博文的背影消失,默默的转身,取过林逸青和林义哲的画像,对比着看了起来。
“权典侍说你们应该是双生的兄弟,你们究竟有没有关系呢”
“你为西乡卿效力,究竟意欲何为”
“大久保卿这一次的所作所为固然有失当之处,可西乡卿怎么会利用得这么好这完全不象西乡卿所做的事啊这当中,会不会有你的问题”
“如果真是你的话,连大久保卿都被你算计了,那么你的可怕,也不比林义哲差多少了”
明治天皇自言自语的说着,将画像和剪报重新放进了文件盒中,猛地用手合上了盖子。
明治天皇抬头望向窗外的樱花,一双眸子闪过灼灼的光芒。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目录 第一百零九章 桀骜大久保
第二日,御前会议。
皇宫大殿之中,右侧站着以大久保利通和大隈重信、伊藤博文为首的政fu的高层官员。另外一侧是军方的代表,为首的便是陆军卿、近卫都督、陆军省参谋局长和参议的山县有朋。
“天皇陛下到”侍武官高声喊道。
听到喊声,立于两侧的日本军政要员们一齐鞠起躬来。
明治天皇没有去看众臣,而是径直的走到他的宝座前,坐了下来。
今天的明治天皇,穿着一套黑色的军礼服,胸前佩带了一枚大大的勋章,可能是军服给了他不一般的威严感,是以他今天显得比平日要神气得多。
明治天皇坐下后,抬了抬手:“众卿平身。”
众臣结束了弯腰鞠躬状态,各自进入到自己的座位坐下。侍武官刚要宣布御前会议开始,却不料明治天皇自己先开腔了。
“对于西乡卿所上之表章,请诸位爱卿畅所欲言。”
让明治天皇没有想到的是,他这头一句话,便冷了场。
没有人应声发表自己的意见。
过了许久,明治天皇见仍然没有人说话,便又说道:“众卿以为,此事该如何解决才好”
听了天皇措词有些言厉的发问,山县有朋看了对面的大隈重信一眼,大隈重信皱着眉头低下头,摆出了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山县有朋又看了看大久保利通,此时的大久保利通倒是没有低着头,而是转过头,眼神盯着窗外的樱树,仿佛眼前的一切都和他无关一样。
大殿之中一时间陷入到了死寂之中,只有人们的呼吸声在低低的回荡。
看到大久保利勇竟然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明治天皇心中极为恼怒,但他却强忍住了没有发怒。
对于一向铁腕的大久保利通,明治天皇的心里,一直存有一种本能的畏惧感,哪怕是平时他在和大久保利通交谈时,绝对不会象和伊藤博文那样的闲适和从容。
大久保利通出生在萨摩藩鹿儿岛下家治屋町的一个“城下士”武士家庭,他少年得志,17岁时便被任命为藩记录所的助理。但在他19岁那年,萨摩藩因藩主继位人选问题发生“由罗骚乱”,其父大久保利世支持的开明的岛津齐彬一派失势。但大久保利通并未就此消沉,对国家命运和政治的共同关心,逐渐把他和同乡西乡隆盛、吉井友实、伊地知正治等人聚集在一起。当时的日本已得知乾国在对英战争中失败的消息,如何使日本免蹈乾国的覆辙成了每个关心国家命运的日本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大久保利通等40余人结成的政治团体“精忠组”,经常聚会讨论天下大事,以期有朝一日在藩内东山再起。
机会终于来了。岛津齐彬在幕府老中阿部正弘的支持下,终于当上藩主,大久保利通官复原职,时值佩里叩关要求日本开国的前夜。岛津齐彬在藩内施行开明政治,而佩里叩关造成的幕府危机又增大了各藩的发言权,身为雄藩藩主的岛津齐彬自然不甘寂寞,经常活跃在中央政局的前台。大久保利通积极协助岛津齐彬,才华日益显露,官职也由藩记录所书记,升为步兵监督,政治经验日渐丰富。
然而好景不长,保守的井伊直弼代替病死的阿部正弘成为幕府大老之后,兴起“安政大狱”,许多爱国志士惨遭屠杀。岛津齐彬恰在此时病死,井伊任命岛津齐彬之弟岛津久光之子岛津忠义为萨摩藩主,保守派开始在藩内抬头。大久保利通决心在真正的实权人物岛津久光身上下功夫,以图扭转不利局面。他发现岛津久光爱下围棋,便苦练棋艺,以便交流。听说岛津久光想看古史传,他便设法弄到多达28册的古史传分册借给岛津久光,并乘机在书中夹带纸条以让岛津久光明白自己对形势的见解。功夫不负苦心人,岛津久光终于逐渐疏远保守派,开始重用大久保利通,“精忠组”也获得了合法地位。
萨摩藩和幕府都在策划让幕府和朝廷合作以对付外来危机的“公武合体”运动,岛津久光同大久保利通一起率藩兵一千人进京,向朝廷施加压力。这样的军事行动在德川幕府时代可以说尚属首次。
就在大久保利通积极推进公武合体运动之时,早年的“精忠组”同志有马新七等人因早已投入更加激进的尊王攘夷运动,正在策划乘岛津久光进京之际袭击佐幕派公卿。大久保利通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派人劝说无效后,断然派兵杀死有马新七等人,是为“寺田屋事件”。此事件造成公武合体派和尊王攘夷派的完全分裂,并加速了公武合体运动的进程。朝廷颁布敕命,基本满足了岛津久光的要求并宣布要改革幕政。作为公武合体运动结晶的雄藩会议筹备就绪,设置了德川庆喜、岛津久光等六人组成的“参与会议”,在天皇主持下讨论国策。然而,因各雄藩各怀私心,政见不同,德川庆喜则梦想幕府重新独揽大权,不到三个月,“参与会议”便因六参与的相继辞职而烟消云散。公武合体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而尊王攘夷运动在一度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