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2/2)
在后期生产的“三八大盖”中,有的采用3个觇孔照门,其目的是企图利用觇孔照门以抵消瞄准误差,从而简化新兵的瞄准训练过程。但是,实践证明“三八大盖”上的觇孔照门距离使用者的眼睛过远,瞄准时并不方便,特别是在夜间瞄准更为困难。像“三八大盖”这样的准星与表尺关系位置形式,觇孔照门显然不如缺口照门使用方便。“三八大盖”改觇孔之举,不失为弄巧成拙。作战实践证明,步枪战斗使用密度最大的距离,通常在200以内,而真正达到使用密度峰值的距离是在100左右。这时,还可以利用立框式表尺的一个鲜为人知的优点,就是当射距在50至100左右时,可以竖起表尺框,并把目标与准星同时套在立框之中,作概瞄快速射击,若受过一定训练的射手,枪枪打中不成问题。”
徐红鹰停顿了一下到:“这也就是说,三八大盖有效的射杀距离是450米左右这个酒葫芦的距离应该在400米左右完全够得到试试吧”
46 第四十六章 特训王振阳4
王振阳子弹上膛,端起枪来连瞄都没有瞄,其实他是瞄了,但是打猎多年形成的条件反射,是他练就了神枪绝技
但是今天却不知道为什么,子弹飞出去后,竟然没有打中他惊讶的看着徐红鹰,徐红鹰微笑道:“振阳,觉得不可思议是不是你的子弹飞行的路线方向是对的如果这个酒葫芦在一百米范围内早就被你打碎了”
王振阳摇摇头:“我打猎用不着打这么远的最多也就几十米远”
“那是因为普通猎枪的射程也就那么远了所以你得心应手杨剑,你来试试”杨剑点了点头,一枪打出去,也打偏了
“这回知道了吧刚刚我讲过了,远距离狙击目标并不是打猎那么简单你们看着”他习惯性地伸出舌头,闭上眼睛,然后突然间端枪射击
“呯”的一声枪响,酒葫芦的下半部分被打碎了
“厉害太厉害了队长,你是怎么做到的”杨剑道。
“每个人的习惯不同我就习惯用舌尖来测试风向和风力还有空气阻力你们没有学过算数和物理,现教也不赶趟了所以我就来换个方式教你们一寸有多长你们应该知道吧”
两人点点头,徐红鹰道:“子弹出了枪膛后,他的路线会因为风力和风速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另外还会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现在就来让我们来识别风力和风速还有空气阻力还有就是目标的坐标什么叫做坐标呢”
第一遍他们听的不是特别明白,徐红鹰反复地教,只要功夫深,提棒磨成针几天后他们就基本上掌握了射击的技巧和要领师傅会教,徒弟聪明,一教就会两个人的准确率是没有问题的,差就差在远距离射击上,只要你测距准确,刨除各种因素的影响,就会成功
王振阳天生就是个神抢手的材料,学得特别的快半个月后,他已经能够得心应手的运用学到的射击技巧了杨剑就学的慢了一些,但是在徐红鹰的悉心教导下,基本上也掌握了动作要领和测量的技巧不过各人的特点不一样,王振阳靠的是青草或树叶来测试风力等因素,而杨剑则靠土或沙子,不管怎么说,他们来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徐红鹰这个老师是很满意的
徐红鹰训练回来,刚一走进大队部,王丽华便过来了:“徐队长喝口水吧看你满头的大汗”徐红鹰接过水瓢来咕咚咚喝了一通:“谢谢对了,刘队长呢”
“欧刘队长在训练战士们呢你饿了吧我去做饭”
“不急我去看看老刘他们大家一起吃吧”徐红鹰转身来到了训练场上,刘正雄已经完全康复了,正在训练这些新兵蛋子
“诶老刘忙着哪”徐红鹰走过去到,一看那,训练场上一片喊杀声,刘正雄教的是传统的拼刺和格斗徐红鹰摇摇头:“老刘啊这样教不行啊战士们根本就练不出来”
47 第四十七章 动真格的
刘正雄听了一愣:“老徐呀,咱们八路军的战士都是这么训练的呀有什么不对吗”
徐红鹰忙到:“老刘啊,你别误会,我不是说你教的方法不对这是正规的常规训练但是太模式化了得改改”
刘正雄点点头:“要是还有更好的方法那当然好了老徐,赶紧的,说说你虽然是政委,但是队里的训练你也得帮帮我不是我这排长在部队当了还不到一个月呢有些地方还的先琢磨你是专家,你说”
徐红鹰摇摇头:“啥专家呀那好,我就来说说,你们说国民党的武器装备好不好”
“那还说啥了太好了”一个小战士道。
“那你们说说,这国民党的部队为什么经常吃败仗那么精良的美式装备,就是挡不住小鬼子的三八大盖怎么个说法”
“队长,我不知道说的对不对,你看啊,这国民党他不得人心那抓兵入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