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1(2/2)
犹如鞭炮一样的爆炸声连忙不绝,巨大的热气和爆炸能量,让苏军的木板房子烟消云散,木板房子里面的几百个苏军那是连渣渣都不剩。
“轰轰呼呼”
猛烈的爆炸过后就是冲天的大火,坍塌的木板在夜风的帮助下,开始猛烈的燃烧,刚开始还能听见苏军凄惨的呼救声,很快被熊熊烈火吞噬,包括他们的尸体,等大火熄灭的时候,那些苏军只怕就是一堆骨灰了。
整个战斗除了在降落的时候有人受伤,战斗当中无人受伤,阵亡更是没有,苏军的防御太松懈了,还是和平时一样地站岗放哨。
直到“直航突击队”摸到眼皮下面才被哨兵发现,而哨兵根本就没有机会鸣枪就被解决了,而其他士兵全在睡觉。
如此情形怎么能和“直航突击队”交手,可以说他们连开枪自卫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无情地送进了地狱。
当然特种兵不是万能,但没有特种兵是万万不能,特种兵就是专门针对重要目标作战而生的,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艾迪也没有想到这样仓促的行动,却能这样顺利地完成战斗任务,苏军松懈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直航突击队”良好的战斗素养也是重要原因,这肯定与他们平时刻苦训练是分不开的。
艾迪如此顺利地拿下布良斯克油田当然是好事,就没有坏事了吗当然有,并且马上就会发生的大坏事,如此猛烈的爆炸和火光,莫斯科方面军肯定会知道。
苏联指挥官不是傻瓜,当他们的歌的歌派兵占领了油田之后,就会立即明白过来,所以苏军的指挥官绝对会下令反扑,除了一举消灭偷袭布良斯克油田的德国军队,还要彻底炸毁油田。
现在是晚上,德国虽然有强大的空军,肯定无法对反扑的苏军造成多少威胁。
而赫尔贝特的“维京师“并没有赶到布良斯克油田,隆美尔预定的时间是凌晨三点钟,现在才一点不到,也就是说“直航突击队”需要坚守2小时。
艾迪阴冷的刀疤脸上此时反而有点点红晕,那可不是害羞,那是嗜血后的反应,杀人对于艾迪来说就是杀鸡一样简单。
“立即发报给元首和曼施坦因元帅,就说我们已经成功占领布良斯克油田,油田安然无恙,消灭守军一个营,我军无伤亡,现在正构筑防御阵地,以防苏军反扑。”
当赫尔贝特整装待发的时候,突然一辆吉普车冲了过来,停在赫尔贝特的指挥坦克边上,上面下来一个上校军官,那人是“欧根亲王”师的装甲团的副团长,也不知道这样紧迫的时候,他跑这里来说什么。
“赫尔贝特少将,我奉元首的命令前来报道,我将率领欧根亲王师四十辆豹式坦克跟随行动,请赫尔贝特布置任务。”
赫尔贝特内心犹如大海的波涛,顿时汹涌澎湃起来,这就是自己的元首,总是把自己属下送来最需要的东西,这能不让赫尔贝特感动吗
“上校归队吧。”
“是将军”
那上校刚走,又来一辆摩托车,这次是补充师的一位团长,他的一个团2000人,也被隆美尔调派给了赫尔贝特,随行的还有五十车物质。
赫尔贝特这个装甲师可是被大大加强了,这给赫尔贝特守住布良斯克油田有了足够的底气。
458第458章 求援
赫尔贝特没有说话,挥挥手示意那位补充师的团长跟上队伍即可,赫尔贝特一转身,眼中的泪水就忍不住地流了下来。
可以说隆美尔元首为了赫尔贝特的这次出征,拿出了尽可能的物质和力量来支援赫尔贝特。
要知道此时中央集团军群已经在准备对当面的六七十万苏军动手了,曼施坦因不可能有多余的力量抽调出来,赫尔贝特得到的支援,全是隆美尔元首轻型从曼施坦因手中抠出来的。
隆美尔把赫尔贝特感动的泪流满面,赫尔贝特为了不让人看到自己流泪的模样连忙回到了自己的指挥车,这样的元首,值得赫尔贝特去追随,哪怕是为他战死也将无怨无悔。
艾迪出发,赫尔贝特也同时出发,只是两人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差距了整整三个小时,这还是不出现任何意外的情况下,什么侧翼赫尔贝特是统统都不管了,让敌人去担心他的侧翼吧,赫尔贝特的意思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
布良斯克市政大厅内:
狼狈不堪的苏联大将波波夫,从基辅战役中侥幸带着自己的部队逃了出来,德国佬真是太恐怖了,如果波波夫稍微跑慢点,之塔他已经在德国的战俘营了。
波波夫终于逃到了布良斯克市,并且住进了市政府,一逃到布良斯克波波夫连忙架设电台,想在第一时间与外界取得联系,这样可以稳定军心,民心。
波波夫是真不敢在逃跑了,他怕斯大林把他抓来处决掉了,所以他只能带着惶恐不安的一个集团军在布良斯克等待斯大林的命令。
“总统,我们已经与莫斯科取得联系。”
一名通信参谋在大声地报告着,波波夫凌乱的头发,皱巴巴的军装,裤腿上面是泥土和灰尘,一张脸也是惨白惨白的没有什么血色,神情疲惫而憔悴。
波波夫一听,居然联系上莫斯科了,那可是今天的大喜事,就是不知道斯大林会怎么处罚自己。
结果斯大林的电报让波波夫惊喜万分,斯大林居然没有处罚波波夫,他还升官了,斯大林任命波波夫为布良斯克方面军的总司令,布良斯克地区的苏军全部归他指挥。
放下恐惧的波波夫深深地体会了德军闪电战的威力,他立即下令布良斯克地区的苏军立即广挖战壕,固守待援。
话说斯大林此时也是心烦意燥,德国佬推进时代太快了,自己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就损失了五百万军队。
要不是英美的支援,此时的苏军怕只能徒手和德国的钢铁洪流搏斗了。
英美的援助是来了,斯大林招募的后备军也到位了,可这些后备军全是新兵,战斗力极差,必须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