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等待花开 > 分节阅读 6

分节阅读 6(2/2)

目录

“国兴哥,你不是当兵去了吗怎么又当上了公安”何秀笑眯眯地看着赵国兴。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也不可能在军营里呆一辈子呀。我也是今年才复员的,退伍后就被安排在河西县公安局。”说到这儿,赵国兴的脸上忽地黯然起来,“退伍后,我第一件事就是去你家,本想好好谢谢你的爸爸妈妈,好好看看你的,可是可是你家已没有人了之后,我四处打听,才知你家的情况。”

何秀已流下泪来。赵国兴替她擦了擦泪,又说:“我给你爸妈分别去了信,可是信却石沉大海,我又四处打听你,才得知你上山下乡去了。真没想到在这儿会遇到你。何秀,你在这儿还好吗”

何秀的眼泪又下来了,“唉,一言难尽”沉默了一会儿,何秀又说:“国兴哥,你查的这个案子有结果了吗”

赵国兴摇了摇头。

“这个王前进死的活该他欺负我罪有应得”见到公安哥哥赵国兴,何秀就像找到了依靠。

她与赵国兴面对面坐在桥下的石头上。

“到底怎么啦”赵国兴递给何秀一块手绢。何秀接过去擦了擦满是泪痕的脸。“国兴哥,我告诉你了,你可要替我作主”

“嗯”赵国兴点了点头。

何秀就一五一十地把王前进收集她的所谓罪证,多次要挟她就范,并在施暴未遂后召开群众大会对其凶残报复的事讲了一遍。讲到伤心处,何秀泪如雨下、几番哽咽。

“你说,他是不是死有余辜,是不是罪有应得”

“哼死的太好了”赵国兴一拳砸在地上。

王前进死亡的案子有了结论:死于意外塌方。

但是,张建华和朱志刚的心里还是有个未解的迷:到底是谁杀了王前进呢何秀李爱国二苕

何秀是不可能的,她没那么大的胆子也没那么大的力气,不可能一个人杀掉王前进。李爱国吗倒有些可能,他可能会出于对何秀的保护而铤而走险。那么二苕呢他的嫌疑最大,因为他是直接的案中人,只有干掉王前进他才能免去祸患。那么可不可能是同伙作案呢比如,何秀与二苕,何秀与李爱国,二苕与李爱国,或者他们三个人这不是没有可能的。尤其是当小小的纠纷无限上升至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时,一切皆有可能。

何秀和李爱国也同样对王前进之死感到疑惑:是谁杀了王前进呢朱志刚张建华二苕

他们首先怀疑的当然是二苕了。这个家伙莽汉一个,哪受得下半点冤屈为了保全自己杀人灭口的事是做得出来的。那么朱志刚和张建华呢他们虽是大队和小队的干部,但是他们从心里是反感这个拿着鸡毛当令箭、张牙舞爪的造反派的。在上次那场批判大会上,因朱志刚和张建华没及时阻止群众对他的围攻,王前进对他们是怀恨在心的,事情若是捅到上面,追起责任自然也脱不了干系,说不定还要被扣上一顶反动司令部的帽子。从这个层面来分析,两位干部合谋除掉王前进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但无论谁除掉了王前进,对整个过风楼大队,对整个村上的干部、社员和知青都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个同志的果断出手,才使即将面临暴风骤雨的过风楼大队天开云散、风轻云淡

那么,这人到底是谁呢

、鱼塘救美

第八章鱼塘救美

日子似乎又恢复了平静,就如小木桥下欢快流淌的小溪。

顺着小溪上行,便见一泓粼粼湖水。在过风楼,因为坡地、梯地多,为了解决灌溉问题,村里修了许多这样的人工湖塘。这些人工湖水草丰盛,水质清冽,是各类鱼虾生长的好地方。

这些鱼塘平时由专人看管,到了冬季,用网子堵住出水口,将水一放,鱼虾就在泥塘底活蹦乱跳。这时,小伙子们在塘泥上铺上木板,木板前拴上绳子,岸上的人缓缓拉动,木板上的人就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快乐地将鱼抓进篓内。

这些鱼是社员们的共同福利,是春节里下酒的一道好菜。鱼虾打捞完毕,生产队把几个湖塘里的鱼虾一一过秤合计,再平均到人,算出家家户户应分得的鱼数。然后,社员们欢天喜地等着分鱼。可以说,打鱼这天就像过年。

这年的冬天很漫长,好不容易熬到打鱼的日子。

中午,暖暖的太阳升在头顶,湖面上波光粼粼。社员们围着湖塘畅谈着全年的收成,估算着肥鱼的大小,个个脸上喜气洋洋。

“志刚,我想下塘捉鱼”经过几个月的煎熬,何秀渐渐恢复了女孩子本有的活泼。她笑眯眯地看着朱志刚,就像上学时希望被老师点中参加游戏一样。

“塘里有危险,不行”朱志刚一边在出水口铺设鱼网一边答道。在他的心里,不可能让这个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女孩子下到塘里去,一则淤泥又脏又臭;二则淤泥又厚又软,倘若木板一晃就有可能掉进泥里,如果那样危险就大了。

但朱志刚终于禁不住何秀的死磨烂缠,勉强同意。为了确保安全,他安排专门看管湖塘的老夏陪着何秀下塘。老夏是个富有经验的瘦小老头。他在泥面上放稳木板,小心翼翼地踏了上去,然后把作为撑子的竹竿递给何秀,何秀背着鱼篓,轻轻地踏上了木板。

白亮亮的鱼见塘水越来越少,急得在泥里乱蹿,泥里的鱼呛不过,又从泥里急急地往外钻。岸上的社员们兴奋地大叫着“这儿有一条”“那儿有一条”塘内塘外热闹非凡。

捉鱼当然不是用手去抓,而是用尼龙绳结成的网子,网子口用粗铁丝箍个圆圈,圆圈上固定着一根竹竿,捉鱼的人握住竹竿一舀一个准。在社员们欣喜的惊叫声中,白亮亮的鱼被倒进篓子。

何秀和老夏配合得相当不错何秀负责捞鱼,老夏负责撑杆。约摸两袋烟的工夫,湖岸上已堆起了不小的鱼山。

木板渐渐撑进湖心。何秀的额头已密密地布满了细汗,她双手撑在膝上,弯着腰喘着气。虽然老夏一直务农,但毕竟年纪大了,累那是肯定的。他蹲在木板上,轻轻地捶着腰做短暂的歇息。

忽然,岸上又猛地响起惊呼:“看鱼,好大的鱼”随即,泥塘里传来“呼啦呼啦”的声音。何秀眼尖手快,一下用网套住了大鱼,可鱼却并不就范,用力地挣扎,企图挣脱网子的束缚。而何秀呢则紧紧地抓住网子的竹竿,用力地往回拖。

木板开始摇晃,老夏赶紧撑住竹竿将木板稳住。可塘里的鱼儿却有意捣乱似的,绕着木板打圈。木板上本来就糊满了泥浆,又湿又滑,再加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