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6(2/2)
这事情若是放在从前的时候,听到皇上说要给婉欣点什么东西,姚皇后的心思怕是要转上几十个个,想想皇上这是个什么意思,如今却是欢欢喜喜答应下来。这是皇上对将出嫁的表妹的心意,她这做表嫂的也不会吝啬就是了。
等到了第二日,姚皇后一早就让人将记载内库藏品的簿子取了来,亲自捧着去了薛太后宫中,与薛太后商量给婉欣准备些什么才好。皇上既然都已经说了要比照公主的规格来办,那自然是马虎不得。
叶、肖两家议亲的事并没避着人,因此京城里之前就已经有了风声,只是大多数的人都不看好这桩婚事,听说了也不过是一笑置之。等到两家定亲的消息一传出,可是让不少人意外。无他,明眼人都知道,这几年魏阳王府是在走下坡路的。这时候长公主府竟然跟魏阳王府结了姻亲,难不成是魏阳王府又要兴盛起来了
皇家这几代的人丁本就单薄,尤其是皇上的血缘至亲更是手指头就数得过来,加上还没有皇子皇女降生,婉欣和文睿便成了这一辈里最小的孩子。在他们之后,皇室再有这样的喜事就少说也得十几年了。因此,婉欣的这桩婚事尤其得皇家重视。
比较起来,婉欣的年岁已经不算小,许多与她同龄的女子都已经生育子女,且肖邵青还比婉欣要大上两岁,太皇太后的意思是既然两家都定下了,便不必再拖着了,还是尽早办了婚事才好。叶鸿飞和白敏卉虽然舍不得女儿出嫁,想要多留女儿在身边两年,却也知道魏阳王府那边定然也是希望他们早日完婚的。
钦天监先后选了好几个黄道吉日派人呈送到长公主府。白敏卉看着每个日子都不错,又入宫与太皇太后和薛太后商量了一遭。最后,肖邵青和叶婉欣的婚期就定在了下一年的六月初八。
早两年白敏卉就开始着手给婉欣筹备嫁妆,陪嫁的田庄铺子也早就备好了,就是一些费时的大件家具等物也都打好了。至于其他林林总总的一些东西,左右还有大半年的时间,现在开始派人去置办,虽然时间有些紧张,倒是也来得及。
自两家的婚期定下,不光长公主府,就是魏阳王府也是开始闭门谢客,上上下下都开始忙活起来。
魏阳王府这边,因着肖邵青是次子,上头还有一个哥哥,魏阳王和王妃商量过后便与叶家说了,等两个孩子成婚后只按规矩在王府里住上一个月便可,另外给小夫妻俩置了一处大宅子。
如此安排白敏卉自然是高兴的。她上头没有婆婆压着,可也听说过自古以来婆媳是最难相处的,她也是担心女儿和魏阳王妃相处不来,何况那府里还有一位世子妃。若是不住在一处,那是再好也没有了。
叶婉欣对这桩婚事心里也是满意的。父母宠她如斯,为她选的自然是好的,她没有什么不放心的。等婚事落定,疼爱她的外祖母还特地召她入宫参加了一次宫宴,宴后她在御花园中匆匆见了肖邵青。只是远远的彼此点头,她对那人印象不错,那人看她的眼神也让她欢喜。
她想,年幼时的苦日子这几年早就开始淡忘了,之后的日子也是有盼头的。
、第85章终章
翻过年来,还未出正月,白皓远便下旨册封叶婉欣为嘉柔郡主。
大乾的皇帝对女儿的册封可说是比较严苛了,自然这也跟皇室子女年幼多夭折有些关系。公主多是到成年之后才得封号,像白敏卉这样早早就得了封号的公主,因为大乾立朝不过几代是可说前入古人,便是之后也是寥寥无几。公主尚且如此,郡主、县主就更不必说了。
白文轩的女儿轻云公主的嫡长女早几年就出嫁了,也不过是得了个县主的名号,还是没封号的,即便如此也是很大的恩宠,轻云公主和驸马为此还特地进京谢恩。可想,叶婉欣不但被封为郡主,还赐下封号,这就不单单是圣宠有加能形容的了。
盛极而衰,这几年长公主和抚远将军都淡出朝廷,大臣们还想着许是皇帝忌惮的缘故,怕是长公主府的风头太过了。如今看来,倒是未必。
别人如何揣测白敏卉懒得去猜想,她心里知道婉欣作为她的女儿固然得太皇太后和皇上喜爱,但皇上的这道旨意里面未尝没有补偿的心思。这些年有意无意的,没人再提起婉欣的那桩事情了,只是没人能忘记这件事。不说大乾,就是历朝历代看去,皇家血脉里都没有人曾经遭过这个罪的。只这一条,再多的补偿都不为过。
白敏卉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婉欣的婚事上,毕竟要准备的还有很多,交给别人她总觉着不放心,恨不得凡事都亲力亲为。
开春之后,礼部也开始忙碌了起来。白皓远已经责成礼部负责安排嘉柔郡主的婚礼。
礼部上一次这样大动干戈办的还是姚皇后的封后大典,已经好久没有用武之地的礼部众位官员俱是摩拳擦掌准备着大展身手。此一番要是办得让皇上满意了,加官倒是不至于,但赏赐分明是少不了的,没准还能侥幸皇上一句夸奖。
比起其他几个部来说,大乾朝的礼部实在是个有些尴尬的衙门。要知道,礼部的主要职责就是教导礼仪,负责皇室的婚礼,以及祭祀庆典等事务。
只是,大乾皇室的人丁实在是不旺得厉害了些,几年也办不上一次皇子皇女的婚礼,甚至曾经有官员在礼部二十多年一次也没赶上。这不能不说是身为礼部官员的耻辱了。实在是没有了用武之地的礼部官员们,有些就只能找找那些礼仪不修的官员们的麻烦,惹得言官们不乐意。自己没活干,也不能抢人家的饭碗不是
如今这大好机会,怎能错过
时如逝水,转眼就到了第二年的六月。
自五月末后,长公主府里上都叶鸿飞、白敏卉,下到丫鬟、小厮,都异常忙碌起来。叶鸿飞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上差了,就是叶文睿最近也向书院告了假,留在家中帮忙。
魏阳王府那边自然也是忙得不可开交,几位礼部官员早在半个多月前就已经进驻王府了,光是婚礼的详细流程就已经排练了好几次,连参与的丫鬟、婆子甚至都被教导过规矩了。
六月初六这一日,是送嫁妆的日子,送嫁的兵卒都是出自当年叶鸿飞的军队,整整抽调了五百名兵卒、三十辆马车。
当先的三十辆马车上拉的是象征庄院房屋的瓦、象征田产的土坯、以及大件的木器家具、瓷器、摆设、古玩字画等物,随后的五百名兵卒抬着的红漆大箱子里装着的则都是四季衣物、钗簪、手串、手镯、珠玉,以及各色宝石等贵重之物。
阳光下,那耀眼的珠玉金银之光耀得人睁不开眼睛。饶是如此,聚集在道路两旁看热闹的人都移不开目光,甚至舍不得眨眼,生怕一眨眼错过了。要知道那些红漆大箱子里装着的都是难得的精品,有些真正是一辈子都难得一见的宫中精品,这可是难得开眼界的机会,错过了这辈子怕是再没机会了。
绵延数里的送嫁队伍好似一眼看不到尽头,这是京城里许多年都不曾见过的盛景了。
人群里,有些年纪大的人不由跟身边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