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0(2/2)
沈栗叹息道:“看太子的意思”
与前次相比,太子也颇为犹豫,他已适应了储君这个角色,开始学着皇帝的眼光衡量此事。
皇帝心动,太子暧昧,公主淡然,唯独皇后舍不得女儿,又有什么用。
沈淳沉默半晌,忽嗤笑道:“皇上到底不是当年打天下的那位皇子了。当年先皇带着无数兵将浴血奋战时,不知有没有想到有一天我盛国的太平需要用公主来换”
沈栗抬眼去看沈淳,发现父亲的神色颇为沮丧。
沈淳有些茫然。积年赋闲没有磨平他的英雄气,就算明知道自己再次领兵的希望渺茫,他也不曾将武艺放下。想着若有朝一日皇帝下令,自己提了刀枪便可立时上战场。而此时他才发现,自己还是当年的那个沈淳,皇帝却不再是当年的皇帝。
“皇上总不会相信嫁了个公主就能一劳永逸吧”沈淳喃喃道:“他是心急了还是糊涂了”
尘封的牢门打开,湘王眯着眼,仔细认了又认,方看出进来的是几年不见的世子。
“离了湘州,你倒是壮了些。”湘王笑道。
世子低头施礼,轻声道:“儿子请父王安。”
湘王失神地看着世子:“当年是送你来死,不料如今你却是我所有儿女中唯一能得活的,也算全了你母亲心意。”
“父王。”世子轻唤。
“听说你得了个儿子,怎不带来与我看”湘王道。
世子忙命人将孩子抱来,教着他叫祖父。
湘王大悦,逗弄一会儿,令人将孩子抱出:“本王是叛逆,送了见面礼那孩子也用不得,索性便罢了。”
世子忙道:“能得父王一见已是他的福分。”
“你总是这样愚孝。”湘王笑道:“想来想去,倒是你从来不曾当面违逆我。”
世子忽然哽咽。
湘王笑道:“看来是邵英让你来给本王送行。他可够狠的,啧,小心眼。”
“父王。”世子伏地大哭。
“不要哭,你这孩子便是天生性情懦弱。”湘王含笑道:“当初本王送你来死,如今你送本王上路,不过一报还一报本王要去见你皇祖父了,我儿不必伤心。”
世子抽噎道:“儿子想为父王求情来着,皇上大怒”
“你不开口求情,他倒不会令你来。本王死后你对他就没用处了,日后做事要小心收敛,不要给他斩草除很的机会。”湘王嗤笑:“本王兄弟中,他才是最阴险毒辣的一个,口蜜腹剑谋算一生,老子到底输给他真是不服啊。”
第三百五十一章尘埃落定
自太子听了沈栗建议,对新出炉的颖王百般忍让,只专心做孝顺儿子、慈爱兄长,果然收到了奇效。
与太子想比,颖王对权利的野心昭然若揭。多年的光头皇子生活实在令他压抑的久了,一朝上位,简直事事都要指手画脚,颇有狗仔抢食之态。哪怕何家一再劝诫,颖王仍然压制不住心中兴奋之情。
这番作态落在邵英眼中,越发增添恶感,只觉着二儿子心智浅薄,浑身上下哪儿哪儿都教人瞧着不顺眼。
忍得一次两次,总有翻脸的时候。大加训斥一番,虽未褫夺爵位,却罚他禁足两个月,好生读书。
“什么读书”颖王委屈道:“本王都读了半辈子书了”
这一遭打脸着实有些重,颖王才得意了没两天,又蔫儿了。
浑浑噩噩过了两个月,颖王仍打不起精神。这日一早,鸿胪寺右少卿何泽登门拜访。
“北狄使团那些人不知怎么就听说王爷府上有一扇琉璃屏风,据称精美绝伦。穷乡僻壤的没见过世面,非要借着长长见识。这不,微臣只好舍脸来求王爷。”何泽恭敬道。
颖王府上确实有这么一扇琉璃屏风,还是他年幼时金家献给邵英的,却被他一眼相中。邵英见他着实喜欢,便赐给了他。
原来当年我也曾得过父皇笑脸。颖王微微失神:是从什么时候,父皇开始与我疏远了呢
“王爷”见颖王晃神,何泽轻声唤道。
颖王回神,冷笑道:“不过几个蛮夷,他们要看,本王就要给凭什么这里可不是北狄的地界”
何泽赔笑道:“微臣也觉那些蛮子确实荒唐。然而如今这和亲之事尘埃未定,微臣不得不给他们几分面子。”
若是和亲之事真能成,北狄大汗便是盛国的女婿,在皇帝没有发话拒绝前,鸿胪寺自然要好生招待对方。否则就算再重视来使,也不至于因为一个私下请求便来王爷的府第借东西。
“莫非他们觉着真能成功”颖王嗤笑:“前几年那个兀轮不是教东宫撵走一回”
“王爷这次可猜错了。”何泽微笑道:“太子殿下并未坚决反对。”
颖王奇道:“怎么他不是最心疼易薇吗”
“太子殿下总要为朝廷考虑不是”何泽低声道:“这次北狄要下血本,东宫也要动心的。”
“再不入侵啊,”颖王曼声道:“若是做的到,确实令人动心。不过,他要是真能舍得亲妹妹,也未免太令人齿冷。”
“王爷”何泽紧张道:“此话不可轻言。”
若和亲之事真的能成,不但是太子舍下了亲妹妹,皇帝也舍下了亲女儿。颖王这番话若是入得皇帝耳
颖王咳了一声,转言道:“那个沈栗呢本王记得他可是个主战的,他就没做什么小动作”
何泽哂然道:“一个东宫属臣,皇上和太子殿下都意动了,他又能如何再说他那头发还没长好呢,有失风仪,鸿胪寺可不敢教他现于使臣面前。”
颖王与何泽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笑起来。
沈栗流落在湘州时,为了乔装花面夷,将头发剃了个精光,大半年过去,也不过堪堪垂到耳际。这个形象对习惯蓄发的盛国人来说有些滑稽,平时出入朝堂便也罢了,但跑到外族人面前惹人耻笑是不行的。
再者,沈栗毕竟有过算计兀轮王子的前科,鸿胪寺官员也确实怕他在此时招惹是非,便要求他继续“修养”,接待使团的事务半点不让他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