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剑出华山 > 分节阅读 378

分节阅读 378(1/2)

目录

会站队的么这次怎么就站到失败者那边去了”

宇文邕恍然大悟:“原来你早就有对向雨田动手的心思,还自信必胜”说着目光投向那些水晶箱子,失笑道:“也是,你有了这种复制自己的手段,谁还能杀得死你”

“真难以想象,这是何等神魔手段”

白袍石之轩微微一笑,“克隆而已,凡人的手段,而且我这技术还有不少缺陷,每具肉身的寿命不足百年,只有真身的几分之一”

宇文邕:“”寿命百年还少世上又有几人能够活过百岁

黑袍石之轩不耐烦道:“跟一个过了气的工具有什么好聊的还是废物利用吧”

话犹未已,旁边最近的那个水晶箱子里的肉身倏地睁开双眼,瞳孔里漆黑邪芒一闪而逝,接着伸手推开箱盖,起身来到宇文邕面前,一爪扣住宇文邕的头顶,冷喝道:“吸功大法”

白袍石之轩捏着下巴,喃喃自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了两个元神法身,第三个还会远吗百千万亿之化身不是梦”

一月之后。

“新朝果真新气象”

一身藩王蟠龙袍的石之轩立在大兴城外,打量着这座新建不足两年的巍峨都城,也就是以后的长安城,啧啧赞叹,对于杨坚御驾亲迎的华丽队伍视而不见。

杨坚不以为忤,带着独孤伽罗等人主动迎了过来,“一别数年,吴王风采依旧,可喜可贺”

石之轩淡然自若道:“怎比得上陛下开国立朝,春风得意”说着眼神直往独孤伽罗、杨丽华等女眷身上瞟,一副饶有兴致的模样。

杨坚故作不知,“今后吾等就是一家人了请入城”

“陛下先请”

石之轩难得客气一声,只当孝顺老丈人,旋即与杨坚一齐翻身上马,率队入城。

尽管建成不足两年,大兴城的主街道朱雀街已然兴旺非常,看热闹的百姓数不胜数,此时尽皆跪地迎驾,乌压压一片片人头。

石之轩暗赞一声:好家伙杨坚还真有几把刷子,明明是个十面埋伏的杀局,竟然布置得不露一丝杀气,恐怕大兴城所有的百姓还都以为此番杨、裴两家是真要结亲吧

眨眼间众人已过了朱雀街,进入皇城的昭阳门街。

在这高墙夹道里,队伍不可避免的拉长,后面的文武大臣及独孤伽罗等女眷趁机脱离队伍,取而代之的是阵型森严的禁卫甲士。

杨坚眼神一闪,缓缓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裴兄不应该如此不智”

石之轩怡然自若,似乎丝毫未曾觉察到此处毫不掩饰的肃杀气氛,微笑道:“人怕虎,似乎还要追溯到上古蒙昧时代了吧如今的武学高手,哪个不能做一做打虎英雄”

杨坚瞳孔一缩,“若是裴兄愿意去净念禅院隐居,杨某可以让独孤慎继承吴王爵位,世袭罔替”

石之轩一脸懵逼,疑惑道:“我是来做你女婿的,不是来做和尚的”

杨坚:“”

出了昭阳门街,则是皇城和宫城之间的东西走向宽阔横道,与南北走向的昭阳门街形成巨大的正十字。

就在这诡异莫名的气氛中,身披黑袍的毕玄持矛策马,从宫城昭阳门缓缓驰出,迎向正与杨坚并骑而前的石之轩。

“一别数年,吴王风采更胜往昔,请恕毕玄鲁莽,一心想要再见识见识吴王的神剑”

“好说,好说”

石之轩随口应付着,丝毫诚意也欠奉,似乎对于杨坚能够请来毕玄并不意外,也并不把毕玄放在眼中。

自杨坚往后,众人不约而同地驻马不前。

唯有石之轩似乎毫无所觉,依旧施施然策马向前,直至十字路口的正中心,而那四不靠边,空空荡荡之处,正是杨坚所布陷阱里最危险、最易遭受四面八方攻击的死地。

一切顺利得不可思议

杨坚简直不敢相信石之轩会愚蠢到这个地步。

事出反常必有妖

杨坚的心开始往下沉,随即目露决然,蓦地跃离马背,直上二十余丈的皇城城墙一角,居高临下地扫视着十字路口。

后面的护驾甲士则飞速退入昭阳门街,密集的铁盾层层竖起,宛似钢铁和血肉混成的城墙,把整个昭阳门街堵得水泄不通。

随着孤峰耸峙的杨坚一挥手,皇城、宫城的女墙后齐刷刷站起无数甲士,刀枪闪耀,弓箭如林。

石之轩扭头看了看,在马上懒洋洋打个哈气,“拍电影啊来来回回就是这一套,一点儿新意都没有”

“铛”

一声钟响,祥和之气充盈天地。

了空的高大身形出现在杨坚身边,法相庄严,右手托着金光灿灿的小钟,双目射出神圣的光采,牢牢瞧着下方的石之轩。

与此同时,宁道奇则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另一侧的皇城墙头。

石之轩玩世不恭的脸上首次露出动容之色,“你们竟拼着今后再无寸进,也要联手围攻我我没把你们得罪到这种地步吧”

到了大宗师的层次,无不深深坚定自己的信念,自己的道,可以容许自己在与敌决斗中一时落入下风,却绝不能与人联手围攻一敌,只因那就像怀疑至乎否认自己的道一样,比战败更为严重。

一旦那样做了,不论胜负,都会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成为今后修行上无比沉重的无形枷锁

宁道奇深深一叹,正欲开口,石之轩却抢先道:“要打赶快,兰陵公主还等着我去洞房花烛呢”

宁道奇:“”

杨坚:“”

毕玄:“”

了空:“”

衣袂翻飞声起,又一个吴王裴矩出现在城头,腰悬阔剑,径直来到杨坚身边,“为何还不动手”

杨坚深深看了他一眼,“瓮中捉鳖,何须急在一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