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8(1/2)
小皇帝宇文阐是天大皇后朱满月之子,但朱满月原本只是一介犯官之女,充入东宫的奴婢,即使想要母以子贵,也缺乏家族势力的撑腰,说话根本没人听。
反倒是杨丽华能够以宇文赟原配、正宫皇后、小皇帝嫡母的身份掌控皇宫,一旦宇文赟龙御宾天,唯有杨丽华够资格以太后之尊临朝。
朱满月亦只有旁观权,而其余的陈月仪、闻采婷、尉迟炽繁三女既非正宫皇后,又没有为皇帝诞下子嗣,按照礼制只能去尼姑庵出家
“宇文赟不行了么”
已经回到建康城的石之轩仰望夜空,体悟着漫天繁星闪闪烁烁、周行运转的浩瀚无垠,油然而生一种无与伦比的充实感、满足感。
宇文赟的生死,至乎大周朝野的翻云覆雨,都再不能让他的心绪有任何波动。
但是,早已预定的计划,必须继续下去
世事总有惊喜,此次冒出来的终南山楼观派就让石之轩颇感兴趣,毕竟在上一世的世界里,楼观派最终没落下去,然后给乘势而起的全真道吞并,全真道丹法亦包涵了部分楼观派丹法精义。
“楼观派,田谷十老歧晖文始丹法以修性为宗,太重顿悟,好高骛远,好在楼观派历代以来很有不少聪明人,知道以文始丹法为理论指导创下接地气的先天气功,先修命,再修性,否则一代代人都按文始丹法修炼下去,恐怕没等有人成仙,就会断绝道统。”
石之轩沉吟片刻,“看来,也得让扬州城的幻魔一号动一动,否则堂堂权倾一时的吴王如此甘于沉寂,岂非徒惹杨坚怀疑”
第五二四章时局变幻
秋日初升,郁郁金辉尽情铺陈在宫廷御道上,烘得穿紫服绯的一众权贵大臣身心俱暖天元皇帝宇文赟病危濒死确是大快人心之事
向着天台寝宫行进之中,众大臣依照亲疏远近、利益关系、出身阶级、所属籍贯、执政理念等等因素分成大大小小的团体,或形单影只,或三五臣伙,或前呼后拥,结党成群。
国丈普六茹坚、领内史郑译、小御正刘昉、御史大夫柳裘、内史大夫韦謩、御正下士皇甫绩等人不知何时凑到了一起,形成最为接近皇帝、话语权最大、含金量亦最高的一伙儿。
郑译以眼角余光环视一周,幸灾乐祸道:“天元皇帝刻薄寡恩,苛虐臣下,众人此刻恐怕都在强抑欣喜呐”
刘昉等人先后出言附和,目光却集中在杨坚面上,表态站队之意不言而喻。
当然,郑译也说出了众人的心声,自宇文赟传位于宇文阐,自居天元皇帝之后,不仅他自己更加肆意游戏,还屡屡召唤亲贵大臣跟随,出入没有节制,有仪仗队随从,早出晚归,陪同者尽皆苦不堪言,无法忍受。
群臣每次到天台朝见宇文赟以前,还得先素食三天,洁身一天;宇文赟自比上帝,不准群臣和他同样穿戴,常常穿配有丝带的衣服,戴通天冠,冠上有金制的蝉作为装饰品,看到侍臣的帽子上有金蝉和王公衣服上配有丝带,都叫他们去掉;不准别人有“天”、“高”、“上”、“大”等字的称呼,官员的姓名中有以上字样的一律改掉。姓高的改为姓“姜”,九族中称高祖的改称“长祖”;更禁止天下的妇女搽粉画眉,以后如果不是宫中的女子,都不准涂脂抹粉画眉毛。
更有甚者,宇文赟但有不遂意,自公卿以下的官员,常常遭到刑杖的拷打。对人拷打时,以一百二十下为准,称为“天杖”,以后又增加到二百四十下。宫女和在宫中任职的女官也都这样,后、妃、嫔、御,虽然受到宠幸,也多被拷打背脊。
于是,内外都感到恐怖,人心惶惶,动摇不定,只求苟安幸免,失去了意志,恐惧到叠足而立不敢出气。
如今宇文赟昏迷不醒,终于消停下来,无论宫内宫外、朝野上下,无不大大松了口气,若非害怕惹人诟病,很多人都想放鞭炮庆贺一番。
即使不能放鞭炮,今日退朝之后,文武百官回到家里,也定会小酌一杯,窃笑不已。
刘昉沉吟道:“天元皇帝多半已经无力言语按制,等会儿我与御正大夫颜之仪应该会当先觐见,到时我会宣称陛下诏令隋公你贴身侍奉疾病,自此入住宫中。
隋公见机行事,迫颜之仪就范,在我起草的遗照上署名,隋公即可顺理成章地继任丞相,辅佐幼主,节制内外兵马,再有杨太后执掌后宫和小皇帝如此大业可期啊”
“这万万不可”杨坚立时大摇其头,其实他心里很是赞许刘昉之意,但面上却不能就此应允,否则吃相未免太过难看。
郑译、韦謩等人当即苦劝不止。
刘昉故作恼怒,“隋公如果想干,就当机立断;如果不想干,我就自己干。”
话虽如此,实际上他也明白,他威望不足,羽翼不丰,远远比不上声名显赫、势力雄厚的杨坚,基本没有他独揽大权的机会。
若非如此,际此大变之机,但凡稍有雄心壮志者,又岂会甘附尾翼
杨坚又迟疑一瞬,长长一叹,“上皇濒危,皇帝年幼,为防主少国疑,天下动荡,杨某不得不做下这大不违之事了”
顿了顿,又向身旁诸人拱手一礼,“还望诸公助杨某一臂之力”
诸人连忙还礼,“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在太上皇宇文赟驾崩之后,各方势力紧锣密鼓的利益妥协之中,三日时间一晃而过。
毕竟还有早已继任的小皇帝宇文阐在,大周朝野经历了一连串眼花缭乱的变动后,渐渐趋于稳定,丞相杨坚挟幼主以令天下,独掌军政之势已不可违逆。
闻采婷气呼呼地走进阴癸派的秘密据点,祝玉妍、娄昭君等阴癸派高层早已济济一堂,等候良久。
“宫里人惯会见风使舵,一见宇文赟没了,以前我拉拢的人手全都弃我而去,如今我连觐见小皇帝宇文阐都难以如愿,明日就会被送往城西的尼姑庵落发出家了。”
娄昭君毕竟在北齐潜伏多年,知晓其中利害关窍,沉吟道:“际此大变时局,那些边边角角的手段全没大用,唯有将一个威名赫赫之人顶上前台,独揽大权,方可一举奠定乾坤”
偏偏阴癸派的佼佼者全是女人,在选择代言人这方面最是尴尬代言人若是庸庸碌碌,根本争不过朝堂上那些虎狼之辈;反之,代言人若是枭雄之姿,又岂会甘于听命于一群女人得势后或是一脚踹开阴癸派,或是想要反过来征服阴癸派,让阴癸派势力为其卖命。
女主天下,注定是一条艰辛而曲折之路
陆令萱也曾在北齐末期做过一段时日的女丞相,精通权力交替的关键,知晓如今看似大局已定,但此后仍有一段时日的权力博弈,才会真正奠定局势,胜者为王,败者退场。
不无遗憾道:“可惜本派所控制的文武大臣,大多都是北齐降臣,在这等国祚攸关的事情上唯恐避讳不及,根本说不上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