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2(1/2)
几位满意的,且不说她懂得许多事情,可以给伍家很大的助力,只凭她能让伍子珩上心,这个儿媳妇她就认定了,何况墨姝还会神奇的针灸之术,不仅治好了自家三子的旧伤,就是给她针灸几次之后,以往身上的一些小问题也都全好了。
这么宝贝似的儿媳妇,不赶紧定下万一出什么变故岂不是后悔莫及
况且,墨姝与伍子珩相处得这么好,大家虽然都没有挑明,但也都默认两人是一对了的。
既然如此,不如早些定下,早点过门,皆大欢喜。
这么想着,晋国公夫人再看墨姝,就更觉得没有一处不好了,拉着墨姝的手笑着说了好一阵子的话。
墨姝总感觉今日的晋国公夫人格外的亲切和热情。
尽管往常晋国公夫人也很亲近,但是今日墨姝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太对,但是又实在想不到是什么。
说了一会子话,晋国公夫人担心扰了墨姝休息,再者也想去找杨氏还有自家三子说说订亲的事情,就笑着让墨姝好生休息,起身出了缀玉馆。
墨姝让夏荷代为相送,看到晋国公夫人的背影出去,又过了一会儿,墨姝还是想不明白,不由得问碧萝道:“你有没有觉得今日晋国公夫人相比平日似乎有些不同总感觉怪怪的。”
尽管碧萝有时候心思单纯还有点粗枝大叶的,这件事却看得明白,只是见自己家姑娘迷惘的模样,而且还是亲事,却不知自己猜得准不准,不好随意嚼舌,况且这也是好事,万一不是,说不定会让自家姑娘白高兴一场。
碧萝想到这里,摇头道:“晋国公夫人不是一直对姑娘这么好的吗我瞧着没有什么不同。”
墨姝以为是自己多心了,点头道:“应该是吧,据说来癸水时身上不爽利人也喜欢胡思乱想的,可能是我自己想多了。”
随后墨姝又觉腹中绞痛,一时冒出了冷汗,让碧萝给她倒一杯热热的红糖姜汤过来。
送晋国公夫人出去刚折返的夏荷见此,忙取了才让小丫头灌好热水的汤婆子给墨姝抱着。
之前夏荷也在旁边的,晋国公夫人的言语举止也都听着看着,何况刚才晋国公夫人还特意交代了好生照顾墨姝,比平时多了好些话。夏荷觉得,也许侯爷与自家姑娘的亲事应该是准备定下了。
夏荷心里还是挺为两人高兴的。
墨姝对待身边的丫鬟一向是极好,而伍子珩如何待墨姝,夏荷也都看在眼里,感觉两人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有时夏荷甚至觉得,侯爷之前一直没成亲,就是因为这段缘分还没到。
在墨姝只忍着疼痛没心思想别的,而夏荷碧萝则在为墨姝感到高兴之时,晋国公夫人已经到了杨氏的院子。
s
章节小标题错了好几天了,竟然也没人提醒裙子
208、后知
杨氏对于晋国公府这门亲事,说不上有什么不满意的。
且不说伍子珩无论是人才还是家世,都是一等一的上上之选,就说他以及晋国公府上下待墨姝的好,杨氏就不用担心墨姝出阁之后在婆家会受到什么很大委屈。
但身为人母,杨氏总是考虑得更多一些。
想到伍子珩二十了还没有成亲,而且除了墨姝之外,对别的女子又如此冷淡,综合以前坊间的流言,杨氏还是很担心伍子珩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若伍子珩真有什么隐疾,即使晋国公府和伍子珩其他的条件千好万好,杨氏也舍不得自家女儿嫁过去守活寡的。
在杨氏心事重重之时,晋国公夫人过来了。
杨氏早就想过晋国公夫人会因为自家女儿癸水初至,而又提结亲之事,但也没想到会这么急切。
晋国公夫人与杨氏、白氏寒暄之后,开门见山地提了订亲之事。
杨氏到底仍有所顾虑,尽管觉得这么拖着不松口,不免有耽误伍子珩的意味,但仍是仍不住道:“姝儿今年还不足十三,到底仍小了些”
晋国公夫人也明白杨氏如今膝下就这么一个女儿,不舍得也是有的,当下含笑说道:“我也不是说就急着想让姝儿过门,不过是想着先把这亲事定下,我这心也能安定一些,你知道三郎这么些年不成亲,我这当娘的,心也始终记挂着他的亲事。”
白氏在旁听着,却感同身受。
墨云自从前妻故去,至今也是独身没有续弦,白氏的心情未尝不着急。而且怕又揭了儿子的伤疤,她还不知如何张口。
晋国公夫人已经接着说道:“不说我这不孝子,只说像姝儿这么聪明贴心的孩子,我见了就舍不下,这若不早早定下来,我还真担心谁家把姝儿抢了去,这我可就没地方哭去。”
见晋国公夫人夸起自家女儿,杨氏心中不免与有荣焉,心情也好了几分。
若只是先定亲,也未尝不可。
而且晋国公府上下待墨姝以及墨家嫡支众人这么好,自家女儿与伍三郎似乎也是情投意合,以伍家这么好的条件,自己再拒绝,也有点说不过去。再说怀疑伍子珩有隐疾之事,也只是自己的猜测,并没有什么切实的证据,若这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却让墨姝白白错过好姻缘了。
这么想着,杨氏就抛开了顾虑:如今只是订亲,回头再慢慢查证看看,万一伍子珩真有什么隐疾,大不了到时候再打算。
杨氏就夸了伍子珩几句,道:“这也是姝儿的福气,却不是我不满意这亲事,只是觉得姝儿年纪尚小,怕是什么都不懂,且我私心里也希望姝儿能在身边多留些日子,让舅母见笑了。”
在私下杨氏都是跟着墨姝称呼晋国公夫人,这其实是她舅母的简称。
晋国公夫人听杨氏这意思是答应了,心下欢喜,而且也明白杨氏舍不得女儿的心情,当下笑道:“妹妹跟我说了这么掏心窝子的话,我又怎会不明白当娘的都舍不得自家闺女,当初我家大娘出嫁时,我也觉得像丢了什么似的。不过我们这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即使姝儿嫁过来,两家人依然可以时常走动,也就相当于你多了半个儿子,我多了个闺女,岂不美哉”
这么一说杨氏尽管仍觉得不舍,却也被晋国公夫人所言打动,轻叹了一口气感动道:“有姐姐这么一句话,我就没什么不放心的了。”
当下几人亲亲热热说了一会子话,晋国公夫人这才起身话别。
晋国公夫人出了绿萼园,径直往含雪居去了。
杨氏望着晋国公夫人背影消失的地方。
旁边的白氏劝慰道:“这闺女大了总是要出阁的,如今我看着伍三郎和晋国公府上下待姝儿都是极好,想必以后也定能夫妻比目,一家子和和睦睦的,应该高兴才是。”
杨氏想想,除了担心伍子珩有隐疾,晋国公府这门亲事真没什么可挑剔的了,若旁人得知,还指不定会如何羡慕呢,当下也点点头,道:“是我想得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