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世姝 > 分节阅读 100

分节阅读 100(2/2)

目录

蝗灾几乎每隔几年就有一次,而这次百姓并不像墨姝这样有前世梦里的记忆相比较,自然不知道墨姝养殖场的家禽消弭了怎么样的一场大灾祸。

在前世梦里,除了旱灾,蝗灾的肆虐使得不少地方粮食绝收,连草木都没得吃而导致发生了人相食的惨剧之外,还因为死的人太多了发生了瘟疫,好些地方比如齐鲁、中州等地几乎成了没有人的死地、坟场。

墨姝不愿意去回忆太多。

如今这样还好。

蝗灾的事情很快就过去了,因为随后的小国进贡成为了坊间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论内容。

但墨姝更忙了。

运河边接二连三发生人祸,而许多地方虽然蝗灾不严重,但是因为此前发生旱灾粮食减产,日子也不好过。

而因为开凿运河和准备西征都需要用钱,朝廷拨下去的救灾粮款很少,在这么一个情况下,各级地方官还贪墨这些救灾的粮款,送达灾区的钱和粮十不存一,税收也没有减轻,百姓怨声载道。

但刘楷却充耳不闻。

这次干旱和蝗灾,除了大梁之外,西北草原受灾更严重,不仅大片的牧草被吃了个精光,而且还引发了瘟疫。

若非西北草原地广人稀,只怕这瘟疫蔓延得更严重。

但即使如此,西北五胡也是损失惨重,眼看着过冬的粮食没有了,往大梁边境侵扰的情况愈演愈烈。

以至于各家的马场,包括魏国公府的,都不得不从格里原往白石城后移。

而且就是已经往白石城这边迁移了,还时不时受到西北胡人的侵扰。

有时五胡的骑兵甚至视这些大梁的马场为无物,不仅在这些马场抢掠一番,随后直犯白石城。

在这众多的马场之中,也只有晋国公府的没有受到什么损失,而且还能在西北胡兵犯边时,对周围的几个马场回护一二。

西北的百姓,尤其是段月兰,不免开始怀念伍子珩还在西北时的日子。

只是由于西北的官员和将士大多报喜不报忧,看到胡人只是不时抢掠一番,也没有大举进犯,而且想着之前梁帝刘楷两次西征失利,不想在这时去触霉头,因此刘楷只是记住了这件事,想着等攒够了钱,征兵运粮再次西征,到时候再一雪前耻,暂时并没有再次起用伍子珩的意思。

伍子珩虽然知道这件事,却不可能会主动请缨。

这大半年墨姝并没有怎么出门,随着天下明显的不太平,她全身心投入到了战乱之前的准备当中。

墨家在各地经商的人,在靖安十五年的旱灾蝗灾中,都以商人的名义捐赠了许多钱财粮食给当地赈灾,大多都得到了嘉奖,也在当地百姓当中得到了仁善的名声。

除此以外,这经商仍在持续。

如今从各地转运往京城的粮食,就都是由墨家的商队负责了。由此也可以看出墨家嫡支这些到各地经商的人的才华。

尽管墨姝当初只是单纯地从经商挣钱,积累本钱的目的出发,但是聪明而且出身世家的管事,却已经考虑到了更长远的方面。

墨姝及家人虽然远在长安,却总能得到各地的最新消息。

包括大运河的情况。

甚至有些消息,还比晋国公府专门的探子知道得更多更早更详细。这让伍子珩也开始关心起墨家嫡支的这些人。

伍子珩也受士农工商贵贱等级的影响,虽然知道在各地的商人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没有想到这作用这么大。伍家也开始效仿,让人到各地去经商。

但是墨家毕竟早了一步,已经站稳脚跟,而且尽管墨姝并非经商的人才,但她毕竟有着积淀了一千多年的经商理念,却真不是伍家的人可比的,况且因为两家的关系,伍家还不好用自家的势力去打压伍家,因此,伍家的人在各地经商,还得跟墨家嫡支的人商量着办。

此时墨姝还浑然不知,墨家嫡支这些经商的人已经成为了不容小觑的势力。

125、成长

墨姝这大半年除了练武,包括箭术骑射之外,除了还偶尔练字锻炼一下心境,就几乎是将所有游玩的时间都投入了为墨家谋划、教导墨婉、墨云几个一些后世的知识,以及用其后世所学,结合写小说时查的资料,给伍子珩改进兵器和攻城器械。

没错,伍子珩在山庄旁边煮盐也就罢了,如今竟然大着胆子,在冷香阁制造各种兵器和攻城器械。

这时候的墨姝不由得深深懊悔,当初写小说时觉得还是用冷兵器比较有意思,就没有去研究什么明清时的火器。

如今想想,墨姝就觉得自己的想法真是太幼稚了。写小说时总觉得金手指开得太大了不好,但是等到真正穿越了才发现,回到古代,若是懂得火器什么的,只要有条件,谁还管它是不是符合历史的规律,当然是拿出来用了再说

这穿越本来就是最不符合历史规律的了

墨姝在暗自懊恼的同时,因为自己绞尽脑汁也弄不懂什么火器,只好将这个念头丢到一旁去了。

因为造兵器和攻城器械的缘故,墨姝又是几乎从不出门。

杨琉璃都差点怀疑,墨姝是不是被伍子珩给软禁了。

当然,墨姝自己是没有这个感觉的。现在在墨姝的心里,以如今墨家嫡支和伍家的关系,伍家厉害了自然对自家有许多好处,因此在伍子珩提出让她对这些攻城器械以及弓弩提些意见时,她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墨姝很快就见到了她之前心心念念的神机弩,以及当初和伍子珩商议着如何改进这神机弩的鲁老先生,名为巧手鲁智的老者见面。

在事隔一年多之后,墨姝想起才进山庄时的事情,忍不住感慨良多。

而鲁智也不负巧手之名,墨姝根据后世查到的一些资料、以及机械的原理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他都能很快领悟并且制作出来。

鲁智原本在听到伍子珩叫了自家表妹过来,参与到这改进制造兵器以及攻城器械的事情当中,让她提意见和建议,还觉得有些不妥,以为伍子珩是单纯为了取悦于墨姝,而任由墨姝胡闹。

但是在墨姝真正提了意见之后,鲁智立即大为惊讶,并且对墨姝佩服得五体投地。

虽然墨姝对于时下这些兵器什么的手工制造并不熟悉,但是她的想法和建议却都是非常有用的,而且很多都是鲁智从未听过,但听了之后却觉得非常有道理乃至于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到后来,甚至还说因为墨姝指点了他,要尊墨姝为师。

最后还是墨姝说自己也从鲁智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两人是互相学习,鲁智这才作罢。

但鲁智每每与伍子珩说起,总不忘记极力夸赞墨姝的本事。

伍子珩让墨姝参与到兵器和攻城器械的制造,是因为想到了马鞍之事,但是他并没有想过她在这方面也有如此造诣,得到了新改进的神机弩,还有更好的兵器和攻城器械,听着鲁老的夸奖,以及言语间对墨姝发自内心的尊崇,伍子珩也生出了几分欣慰和自豪。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