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5(2/2)
这是要寻回原本忠心于墨家嫡支的人,重振墨家但是,特别提到这些匠人,却有什么缘故
墨云当下将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
其余几人也都看向了墨姝。
墨姝点头肯定道:“没错,我是想重振陵北墨氏嫡支。即使是自保,也是需要实力的,我们不可能长期依赖于伍家的庇护。”
众人皆默默点头,墨云更抬头看向了这个如今年仅十一岁的六妹,不知她有什么好的想法。
而墨好想到她一直以来都深埋在心底的大胆念头,似乎看到了希望,握紧了白瓷茶盏。
也许愿望真的可以实现
只听墨姝又道:“至于匠人,我当初流落在外,学了不少东西。但更多的只是见过而已,需要这些匠人根据我所知道的将东西制作出来,所以这些匠人除了技艺,还得忠心。”
见众人不甚明白,墨姝少不得又将师父的故事说了一遍:
“原先我一直没有记起,直到上次落水,才一点点寻回了印象。之前我没有跟你们说过。其实如今玉湖山庄旁边的豆腐和素油作坊。这两样东西的做法,是我告诉伍三表哥的。”
这句话不亚于一个惊雷在墨家众人耳边响起,都瞠目结舌地看向了墨姝。
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墨姝接着道:“如今玉湖山庄那边还在试着造纸,这纸若能造出来,相比以往的定然更好,而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不少。我打算以后让墨家嫡支的人也参与进去。”
过了好一会儿,众人才有所反应。
杨氏是想着当初墨姝在外边到底受了多少苦。还好遇到了这一位高人,还教会女儿这么多。若非听到墨姝说如今也寻不到这位师父在何处,她定要亲自携重礼登门表达感激之情的,以后逢年节也该送上节礼。
但如今看来墨姝这位师父却是世外高人。应该轻易不踏入红尘,感激只能放在心底了。
想完这些之后,杨氏才考虑墨姝所说的豆腐、素油和造纸。
若真如此。或许墨家的复兴,还是有很大希望
杨氏一下子心情激动。
墨好也庆幸于六妹妹遇到了好人。在听到墨姝说如今风靡长安的豆腐和素油都是她告诉伍子珩方法时,也没去质疑墨姝为什么有这样的法子没先告诉家里,这个念头在她心里一闪而过,随即她就感到羞愧不已。
因为墨好很快就想明白了。
其一,当时墨姝被杨妃送去了玉湖山庄,受到猜忌是在所难免的,证明自己的价值对立足自保很有好处;其二,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墨家如今的情形,过于张扬无异于自取灭亡。
以当今皇帝对陵北墨氏嫡支的猜忌,若墨家突然弄出了豆腐、素油和造纸这些东西,简直就是将刀子递到刘楷手上让他赶紧动手。
白氏也想到了这一点,沉声道:“当今陛下、乃至杨妃以及一干与墨家不和的势力,都等着捉到我墨家造反的证据,好将墨家置于死地。若给他们发现墨家有什么动作,只怕又灭族之祸。”
墨姝点头道:“是以我并没有打算让墨家为主导,而是想让这些对墨家忠心的人参与进伍家这些经营当中,暗中发展。”
杨氏道:“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是伍家能信得过吗”
墨姝肯定地道:“能。”
以晋国公府的权势,又怎么可能没有一点野心,只不过心思藏得比宋国公府好罢了。
墨姝觉得,晋国公府巴不得墨家嫡支发展起来让其多一份助力。
白氏心里有些遗憾,说到底,还是要借助晋国公府作为掩护,而且只是参与伍家的产业,并以之为主导,墨家也只不过是其生意上的附庸,恐怕不容易真正振兴。
除非以后有机会可以单独脱离出来。
墨云也是心情黯淡:只要刘氏一日还在皇位之上,必然不会让墨家发展起来的。
否则,墨家、尤其是墨家嫡支背负着全族的血海深仇,万一复兴之后对刘氏皇族不利怎么办
设身处地,墨云觉得,若换了他是刘楷,既已有过靖安八年的造反罪名,早已将定性为乱臣贼子的墨家赶尽杀绝了。
这时墨姝又开口了:“只是,想振兴墨家的话,只是让人参与进墨家的产业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还有另外一个计划。”
众人闻言,不约而同看向了墨姝。
墨云不由得感叹,墨姝比他小了好几岁,还是女子,但此时却显得比他有见识且老成多了。
这时墨姝停顿了一下,似在思索应该怎么说。
杨氏问:“姝儿有什么计划”
墨姝沉吟了片刻,道:“陵北墨氏当初既然能称为第一世家,想必不可能因靖安八年获罪,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经营就全部消失殆尽,我们总还有一些隐在暗处的人吧”
在场几人都没有说话,默认了墨姝的话。
墨姝接着道:“我相信这些人,包括我们都不是消沉了,都在等待一个机会。但在机会来临之前,应该作好充分的准备。我的想法是,让这些人到各地经商。”
经商众人一怔。
墨云开口道:“如今墨家嫡支的这些人,为了维持生计其实已经有不少正在经商了。”
s:onno谢谢花衣312的月票这是世姝的第三张月票啦谢谢大家的订阅推荐支持真的非常感谢,裙子会努力码字的
110、经商
陵北墨氏身为几大世家之首,当初经营的产业也算是不少。
只是随着墨家获罪,这些产业大多都被查抄了,而之前的势力、管事,有部分受到牵连,还有些脱离了墨家,另有一部分也分散在各地,为了温饱给人干活或者做点小生意。
但因为墨家没落的缘故,许多人看见这些管事风光不再,都想着欺凌,所以这部分墨家的势力分开之后都谨小慎微不张扬,日子一久,许多人都不知道他们曾经是从墨家出来的了。
尽管条件已经如此艰难,这些当初受过墨家恩德或者培养的人,有一大部分却仍忠心不改。
墨姝想用的就是这一部分人。
只是自古以来,朝廷都是重农抑商。前朝皇帝令行天下,商人必须纳重税,而且不得穿丝绸衣服,不得骑马,商贾子孙亦不得出任当官,如此诸多限制,地位非常低下。
直至本朝规定才宽松了些,但依然是市井子孙不得仕宦为吏,所以但凡有点田地家业的人家,都不会去经商,甚至连经商起家的一些商贾,为了入仕,都会在致富之后就想方设法买田置地脱离商户之名,成为地主,而世家对此就更加不屑了。
陵北墨氏之前虽然有不少产业,几乎涵盖了族中所需的各个方面,但大部分也都是农庄、工坊,其出产只是供给族中所用,少有对外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