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世姝 > 分节阅读 34

分节阅读 34(1/2)

目录

瘦的,还笑着问我是不是在找人。”

说到当年的事情,尤其是妹妹墨离,墨姝情绪有些低落。

墨姝停顿了一下才又道:“我以为他看到阿离了,急忙点头。他给了我几个饼子还跟我说了许多话,我没听明白,也不知怎么就和他一起出了城,又走了一段长长的路,一直到了山上。我也没看到阿离。”

旁边的小京听得入迷,眨着眼问:“后来呢”

墨姝低下头去:“没有找到阿离我肚子又饿了,就留在山上给道长干活,他给我吃饭,也许他觉得我活干得不错,他还少个打扫的人,就留下我当徒弟了,我在山上住了很久”

见到墨姝忽然呆住了,小京又问:“墨姐姐你在山上住了多久”

过了好一会儿,墨姝低头似自语地道:“怎么可能”

“什么”小京没有听清楚,有些奇怪地问。

“总之很久,我都忘记了。”墨姝抬起头,道,“然后有一日师父跟我说什么缘分尽了,让我下山。”

墨姝望向了远处,似陷入追忆之中:“在山上师父待我挺好,而且平日里吃穿什么的都不差,何况师父原先还答应了找阿离的,我就不大乐意下山,但师父还是将我赶下山了。”

闻言小京瞪大了双眼,道:“你师父为什么这么狠心”

墨姝沮丧道:“师父说我和他师徒缘分已尽,而且他还准备远游去了,他说以后我会找到阿离的。”

“然后墨姐姐你就下山了当时你多大呀”

“没有,我还是打定了主意不走。”墨姝摇了摇头,“当时我十我记得是靖安十二年,我应该才九岁。”

“这么小”小京道,“自己一人下山好危险。后来墨姐姐几岁下山的师父有没有一起下山”

“没有。”

墨姝还是摇头,叹气道:“我打定了主意不走,但是次日清早起来,师父不见了”

小京讶异地叫了一声,追问:“后来呢后来你找到他了吗”

墨姝无奈道:“没有,师父走了,他的房间也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或许云游四方去了。”

旁边传来了惋惜的叹气声。

墨姝转过头去,却不知是谁,不过听声音并不是伍子珩。

伍子珩也不至于因为这点小事就叹息。墨姝随即又想。只听小京问:“后来你怎么办的,墨姐姐”

墨姝想了想,道:“师父走了,我只好背了行囊一个人下山。我连怎么回的长安也不太记得了。”

说到这里,墨姝似在努力回想,然后道:“是了,我只记得下山时,给什么绊了一跤,余下的我全忘了。后来我回到城里时,还是什么都没有,也不再记得起师父。”

旁边的伍子珩长眉微挑:竟是这样

原来之前的墨姝在家人问起流落在外的这一段经历时,她总是说,记不起来靖安八年墨离走失之后、到靖安十二年易安遇到她之间的几年里,她到底经历过些什么事情。

也正因为如此,墨姝说起故事也容易些了。

其实墨姝知道自己一直记得的,在这中间的三四年,墨姝并没有像她所说的有这样离奇的经历,相反,是流落街头当了乞儿,还好有一个乞丐老婆婆平日格外看顾于她。

日子虽不堪,可也熬过来了。

只可惜老婆婆年岁已大,没挺过靖安十一年的寒冬。

想到这里,墨姝有些黯然。随后她记起了当初这位老人家送的狗牙,又想起送给了琉璃。

066、惊喜

流浪在外的这段日子饥寒交迫,不堪回首,墨姝到了宋国公府,经众人之口记起了当初她作为墨家六姑娘的锦绣生活,觉得当乞儿这事是她一生的污点,索性说自己忘了。

不愿再提起。

找了大夫来看,也说墨姝可能在这段时间经历过什么可怕之事,故得了失魂之症。

如此众人自然不好再问,却给了如今墨姝一个机会。

小京听了墨姝这么说,急道:“怎么会这样后来墨姐姐你怎么记起来的”

“之前我在宋国公府曾不小心掉进了荷花池,落水之后我不知怎么又想起了许多往事,只可惜怎么回城的我还是记不起。”

“没关系,墨姐姐。既然现在都想起这么多了,以后定能全部记起来的。”见墨姝似乎有些发愁,小京连忙安慰道,“而且想不起来也没关系,又不是什么很紧要的事情。”

说着小京甜甜一笑:“墨姐姐能记得怎么煮盐,就很厉害了”

墨姝忍不住笑了,点了点头。

说话间,旁边陆一、陆九这几个护卫已经又煮出了几锅盐。虽说夏天日长,但吃过夕食又煮了这么些盐,日头也已经渐渐西斜。

西沉的日头染红了天边的云朵,又将之镀上了一层金边,晚霞洒落于地,万物皆披上了绮丽的柔光。

两匹马踢踏而至,亲热地挨挤着墨姝。

墨姝伸手抚上马腹。奇怪地问:“踏云和飞白什么时候过来的”

小京也不清楚,她刚才只顾听墨姝说师父的事情,都没有注意。韩婆婆在旁边慈蔼地笑道:“公子让飞白和踏云过来的,它们也吃盐。”

刚才墨姝讲故事太入戏了,都没留意到伍子珩将这两匹马叫过来。

在这些盐出锅时,几个护卫过于欣喜,见出的盐细白如雪。吃起来味道纯美。没有考虑太多。

伍子珩却很快想到,这盐虽然白,但原本的卤水却是有毒的。即使经过墨姝的巧妙兑配,又用豆浆去了杂质,却没法肯定真的对人无害了。之前的毒盐也是在吃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有毒的。

所以为了证实这盐可以吃。伍子珩让陆八去将飞白和踏云牵了过来。

正如养马的铁叔所言,这马也是很聪明的。尤其在一些方面,感觉比人还敏锐。

最初时有人用这卤泉煮出了盐,也有人拿去喂马。但飞白踏云和几匹老战马都不吃拌了那盐的草料。

因此伍子珩几人慎重起见,也没吃之前的盐。

况且之前的那些盐味道不怎么好。若非盐价太贵,而且还不容易买到,但不吃盐的话身体不行。想来百姓都不愿意吃。

以伍子珩的出身,自然不可能吃不到好的盐。所以他不吃这味道奇差的盐也很正常。

只是没想到,这盐吃了会死人。

同时,伍子珩对于这几匹马的聪明也加深了认识。

但由于大梁内陆盐实在太少,军中供给不足,所以众人并没有完全放弃用这些泉水煮盐的打算,又请了盐工和名医过来,试了好几次。只是这几次煮出了盐之后,先拿去给一匹老马看它愿不愿意吃。

也正因为这许多次煎炼出来的盐,有经验的老马都不肯吃,众人就明白了这些盐还是不能吃。

如此反复多次,众人才终于都死心了。

想着这苦卤千百年来都没有人能煮出可以吃的盐,总是有原因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