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北美大唐 > 分节阅读 410

分节阅读 410(1/2)

目录

上更好的日子,重开上邦之气象。

不得不说,大唐发动的这波舆论攻势,手段还是颇为高明的。发话的人都是清国人,没有唐人主动挑明的。而且在论述这个问题的时候,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入手。有人阐述的是加入大唐共和国的好处,包括生活水平提高,国际地位上升,社会发展程度跃进等;有人则阐述其他的选择方式,但最后都会产生各种问题,用以反证最佳的选择是加入大唐共和国;有人则从宿命论方面入手,自古华夏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只有大一统的国度才能带来繁荣昌盛,如今华夏人已立大唐,若求上进,自该实现统一。

纸媒影响的主要还是清国的上流社会,包括官府官员、知识分子以及近年来崛起的工商阶层。从利益的角度来说,旧派知识分子是最抵触的,不过二十年来他们的力量已经被逐渐削弱,新派的知识分子已经逐渐地形成了对旧派知识分子的压制。本质上这是因为清廷在大唐压力下采取的新式的取士手段,使得旧派知识分子完全没了用武之地。

工商阶层来说,处于比较复杂的分裂状态。相对多数的工商资产阶层是支持加入大唐的。无疑大唐有着这个星球上最为活跃的经贸活动,商贸门槛低,税费少,支持多,而且这么多年来实际上清国工商资产阶层实际已经成为了附庸大唐的一部分,属于既得利益者,他们自然会乐意继续这种利益以及扩大利益。当然也有一部分工商资产阶级排斥加入大唐,他们希望有一个新的国家可以排斥大唐工商的力量,形成一个单一市场,能够让他们更轻松愉悦无竞争的情况下在清国赚取利润。毕竟这么多年来,不少清国商人已经倒在了与唐商的竞争之下,很多人为了生存和发展都不希望面对大唐太过激烈的竞争,这自然属于保守主义者。

官员也是差不多,根据各自的利益和取向,有着不同的想法。

至于广大的百姓,其实本身对于这个事情没有怎样的看法,因为他们不习惯于自己是能做主的人,不习惯于自己发出决定命运的声音。当然也存在一些见识稍多的人,知道大唐国内是什么情况,希望二国合并之后,日子能够好过起来。相反,还有人会害怕两国合并后,会不会他们的日子更加难过,大量的大唐粮食涌入,完全破坏掉原本的生产结构和经济模式等。

占据国家人口绝对比例的下层民众,在这场国家命运的选择中,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而上流阶层却已经按照自己的利益和价值分野,开始了自己的选择。

将手中的报纸团成一团,带着眼镜的秀气青年蒋自韫用掷地有声的口气道:“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有些人地要去抱唐人的大腿,却没有丝毫的骨气,我看却是鞑子流传下来的奴性在作怪。我辈志士,该当奋力报国,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如今清帝已亡,恰是我们起事的最好时机。”

身穿清军军服的赵霖问道:“是否先行向党会中央请示呢孙先生此时正在日本,由他来主持才是恰如其分。”

蒋自韫摇头道:“非常时期非常手段,我们已经等不及孙先生回来主持大局了。已经有消息称,江苏省督已经准备投靠唐人,唐军已经全面进驻江南各大城市,广东那边也是不太稳定,香港唐军看起来马上就要行动了。如果再干等下去,恐怕半壁江山已经要被唐人控制了。”

赵霖道:“唐军和武卫军在国内有兵力十多万,尚不可知他们会否调动大和兵团来华,那样可就是三十万以上的兵力了。唐军战力强绝,新军是很难与其争锋的,就算我们起事成功,唐人反手一击,我们就危在旦夕了。”

蒋自韫斥道:“赵兄,休要涨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你是军人,怎能没有一些军人的强硬呢唐人军事是强,但是唐人是否准备占领我国还未有定论。再者,我们有举国民众的支持,有几个人愿意做亡国奴呢”

赵霖本想辩驳,唐人本质上也是华人,虽然起于异域,但是国内民众对唐人并无什么排斥之心,蒋自韫的说法有失偏颇。不过赵霖也知道他很难说服蒋自韫了,而蒋自韫也是革命党湖北支部的领导者,他的直属上司,虽然湖北支部并不是蒋自韫的一言堂,但蒋自韫很容易就能争取到支部其他同志的支持,而赵霖人脉不济,不会有什么人支持他的看法的。tgt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北美大唐,版权属于白面黑厮书坊,多多支持白面黑厮书坊本文作者

795武昌

革命党自创立以来,就高举着推翻满清,建立自主的共和联邦的国家。故而,革命党特别重视在有利于起事的群体中发展成员。除了能够作为经费来源的工商阶级以外,革命党渗透最严重的莫过于新军群体了。

新军到今天也算不上新了,成立二十年时间,规模六十多万,基本上实现了全面火器化,原本的八旗和绿营的体制已经全面消亡。

新军本身的管理就不算严格,尽管在训练和管理上多有借鉴大唐的经验,但是唐人在传授的时候自然是有留一手的。新军也不存在什么政治工作的单位,而且还保留了比较大量的旧封建传统的残留。

新军中的诸多弊病大家都看在眼中,特别是一些比较年轻的军官对此十分不满。而这个时候革命党的出现让这一部分年轻军官似乎看到了希望,于是革命党在新军中已惊人的速度在发展着,一些地方的新军甚至三成左右的中层和基层军官成为革命者。武昌正是新军活动密集和活跃的一个地区。

在支部领导者蒋自韫决定发动起义之后,很多革命党人秘密活动了起来。他们互相传递着消息,并且制定着计划,不过毕竟闹革命这回事所有人都是新手,还是犯了不少的错误的。

筹划行动不密,还是容易被人看出蛛丝马迹。虽然革命者并没有调集军队,但是异常的人员流动,也让一些人警觉了。此时正是混乱时期,朝廷已经不复存在,连皇帝都死了,大家都处在迷茫或者观望的状态。湖北总督已经提前宣布湖北进入戒严状态,武昌也实施了宵禁,保证当地的治安,和防备宵小作乱。

在革命党人活动之后,总督府立即就察觉到了问题,顺藤摸瓜对革命党的一个场所进行了突袭,当场起获了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旗帜等,秘密就这样泄露。更糟糕的还有,作为革命党湖北支部的领导人,蒋自韫居然也在这次行动中被逮捕了。在起义尚未开始之前,革命党人就遭到了一次重大打击,处于群龙无首的局面。

总督府极为警觉,准备开始大索全城,逮捕革命党。这个时候,革命党人知道已经不能再耽误了,甭管有没有准备完全,他们的行动必须发动。之前还属于观望派的革命党军官赵霖在当晚大索全城还没开始的时候,带领所部起义军,在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所,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

赵霖整个营的士兵,都十分信服这位很有能力的军官,不管是不是革命党人,在这个时候都跟着赵霖干了。军械所被突袭,守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到底怎么回事,大部分在只是打了几枪,没有伤到什么人的情况下就选择了投降。赵霖带领的起义军顺利地攻占了楚望台军械所,获取了武昌驻军最重要的武器装备,包含上万支新旧步枪,子弹数十万发,火炮数十门,甚至还有华中新军仅有的一些军车。

起义军举火为号,在看到信号之后,其他各部起义的士兵和军官们突破了自己的营门,向楚望台集结,一个多小时之后,楚望台集合的起义军已经达到了三千人之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