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7(1/2)
这场革命虽然也有担心,但是认为并不会影响到自己,相反革命会削弱普鲁士等国家。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好处的,丹麦和瑞典都比较担心普鲁士做大。虽然德意志共和国的出现,可能对这两个国家威胁更大,然而不论是丹麦国王还是瑞典国王,都认为这就是普通的一场叛乱,最终会被平息下去,不足为惧。
荷兰的态度比较暧昧。三年前荷兰国内爆发的革命将贵族执政威廉五世赶下了宝座,是普鲁士军队帮他重拾权力的,而且双方有着姻亲关系,更加亲密一些。但是荷兰并不想这么简单地为普鲁士火中取栗,他们想要从中获得一些好处,并且荷兰拒绝单独从一个方向出兵,至少有一个军力相近的盟友辅助才行。这也是他们看到了德军的强大,而感到心虚。
荷兰人能指望出兵的,显然就是隔着海峡的英国人了。这场战争里英国人跟德意志邦国一样,有着最大的理由去镇压革命。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同样也是汉诺威的君主,汉诺威被革命者占领了,国王的尊严被挑战了,乔治三世自然有权利去收回属于自己王冕之下的领土。
实际上,不必腓特烈威廉二世的邀请,英国也有很强的作战倾向,他们在战争爆发之后,就开始做战争的准备。德军的装备水平和战术模式,都极为类似于唐军,英方也有意通过这样的作战,了解他们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竞争对手大唐的真正实力。毕竟已经多年没有跟唐军正式交手,英国人也是微微有些心虚的。
经过多年工业发展和国力进步,英国人自觉自己在工业革命中取得了卓越成果,实力大大提高。特别是在装备上,英军的程度可以说是欧洲最好的了,但这些装备显然跟唐军的武器还是有一定差距,军队打仗也不是完全看武器,英国人需要知道现在的自己能否跟唐人抗衡。
他们实际自己也知道,现在的大唐也逐渐成长为一个可怕的强国了,上千万的人口,庞大的国土以及昌明的科技,都让英国羡慕而畏惧。
579莱比锡战役十一
英国并没有贸然出兵,而是首先进行口头上的警告。,
代表英王的使臣抵达德意志共和国的首都汉堡,要求与德意志共和国的主事者见面。作为总统的马恩斯是不愿意理英国人的倨傲的,他打发了一名主管外交事务的官员去接见英国使节。
一间看上去比较简陋的三层欧式建筑,就是德意志共和国的外交部了,尽管国革得到了不少汉堡的资产,包括地皮和建筑等,但汉堡的政府机构并没有去挑那些最大最豪华的地方作为办公地点。这一点上类似于大唐国革,都是有益保持相对简朴的特征,避免走铺张和腐化的路。
英国人被领进这间“外交部”,很快他们就开始嘲笑德国人的排场,身为贵族的英国使节,用英语明目张胆地对自己身旁的随僚说道:“这些泥腿子果然是粗鄙的,这破房子寒碜得令人大笑。”
外交部中的德国人自然是有懂英语的,而这个英国使臣说话声音还那么大,自然听得到。不过似乎没有人愿意去理这个家伙,大家各自做各自的,就让这个家伙等着。
过了一个小时,英国使节开始大为不满意:“喂,你们这些缺乏礼仪的人,我要求见你们的领导者,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见到人。”
负责接待的德国官员只是冷着一张脸,不咸不淡地说道:“请耐心等待。”然后就没有下文了,具体面见的细节都没有提到。
直到又一个半小时之后,德国的外交部来了一个司长,而且他进来之后,直截了当地跟英国人说:“诸位,有什么话就跟我说罢。”
英国使臣极为不满:“你是那个马恩斯吗我们要见马恩斯”
司长根本不鸟他们的样子。回道:“总统先生没有时间接见你们,有什么话就说吧。”
英国人道:“不行,我们一定要见马恩斯”
司长不为所动,而是道:“如果没有什么要说的,那么就请你们离开汉堡吧。”
英国人简直要被气得七窍生烟,使臣音调都提高了八度。他说道:“你们的傲慢会付出代价的”
司长哦了一声,说道:“如果没有重要的事情,那么这次的见面就这么结束吧,请回。”
英国人发现这些愣头青一样的德意志人好像是玩真的,使节也担待不起没有把信息传到的罪过,赶紧甩出了英国政府发出的声明,并且自己还负责给增加一点气势,“你们已经成功地激怒了不列颠,吾王是真正的汉诺威之主。你们对于汉诺威的挑衅和占领,就是对吾王王冠荣光的侮辱,这是我不列颠不能接受的。现在我正式通知你方,要求你方4小时内撤出汉诺威,并与我国协商对我国的损失进行赔偿,否则吾王的雷霆之怒将会将领,英国将会加入德意志诸侯的联军中,彻底碾灭你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