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北美大唐 > 分节阅读 311

分节阅读 311(1/2)

目录

换作任何人,也都应该有这个觉悟的。”

费里茨带着敬意点点头。又说道:“这个军营是汉诺威军最重要的军营,只要这里瘫痪了。我们就能牵扯住他们三分之一的兵力。”

“好在各邦国并没有太多常备军,我们发动的起义十分突然,靠着他们这一点兵力,是不足以阻挡我们成千上万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厄图兹带着强大的自信,在他眼里那些德意志诸侯的部队就如土鸡瓦狗一样,一触即溃。

这里的厄图兹和费里茨。加上在汉诺威军营里的赞德尔,都是德意志国革的党员,他们准备相应组织的号召,发动汉诺威起义。此时的汉诺威的君主实际上就是英国国王,所以在很多事情上汉诺威都是追随着英国的脚步。面积达三万多平方公里的汉诺威。也是德意志国革在革命初期就希望控制的地区,虽然对汉诺威动手势必会引起英国的反弹和介入,不过显然无论是马恩斯还是大唐,都不畏惧这个。

汉诺威的君主是英国国王,但实际上当地的治理是于英国之外的,都按照自己当地的需求和特点行政的。严格来说,虽然汉诺威和英国的国王都是乔治三世,但汉诺威并不属于英国,所以在政治上也有歧见和不统一。

就在厄图兹和费里茨赶回的时间里,一支部队正在快速地向汉诺威跋涉。这是一支由一千多人组成的部队,成分组成比较杂,核心战斗力是来自原大唐德意志兵团的精锐士兵,还有一部分是经过一些秘密军事训练的德意志国革武装,最后则是国际纵队的成员,也包括蔡忠和林福兴两个人。

这支部队处于疾行中,是为了尽量避免被什么人发现,提前警示汉诺威的敌人。不仅仅是这一支部队开往战场,从汉堡出发了多支队伍,从数百人到上千人不等,目标附近多个重要城市。

当然在汉诺威,德意志国革也是安排了起义的力量的。此时德意志的城市规模其实并不大,基本也就是数万人的规模。德意志国革在汉诺威一地便有大约四千名党员,当然并不仅仅是城市居民,也有附近的庄园中的农民们。

在傍晚时分,约两千名汉诺威周边的农民,在德意志国革党员的带领下聚拢到了汉诺威,汉诺威官方大为紧张,想要紧闭城门,阻挡这些农民的入城。但是城内的革命市民们立即就阻止了守城的士兵,使得农民们顺利进城。

当地的官员紧急向汉诺威的军队求助,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声巨响震动了整个汉诺威,汉诺威最重要的兵营发生了大爆炸,大半个军营都被掀飞,数百人死伤,更严重的是这直接使得汉诺威的军队失去了战斗力,造成他们在之后无法对革命群众的行动进行弹压。

汉诺威军队没到,但是来自汉堡的德意志革命武装却已经到了,在革命力量和反革命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革命武装进行了零星的机场战斗,便成功把德意志三色旗插在了汉诺威。

565科隆的哗变

首屈一指的德意志大城科隆,属于明斯特主教国的圣城,拥有着世界上最高的双尖哥特式教堂,也是当地经贸繁盛之地。这里还拥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各种工坊开设在这里,在三十年战争中科隆没有遭到破坏,科隆市民花钱来避免军队围攻或者占领。通过制造和出卖武器科隆还依靠战争大赚了一场。最早科隆还拥有贸易的独占权:所有途经科隆的货物,都必须首先在该市展销3天,才能继续转运。这使得科隆成为了本地区内,最为重要的一座城市。

一家裁缝店内,身着军装的哈里夫斯与裁缝铺的主人,犹太人韦伯握了握手。

“各种准备已经做好了,军中的士兵们都可以被我们的党员给控制住,革命开始之后,我们能够基本保证这支原本属于采邑主教的军队,变成我们的革命队伍。”哈里夫斯上校说道。

韦伯带着微笑地道:“我们非常相信哈里夫斯同志你这几年的办事效率,革命成功也是大势所趋,一切就看今天晚上了。”

这里的两个人都是德意志国革科隆支部的干部,哈里夫斯是新教徒,而在明斯特主教国新教徒的权利是受到压抑的,即便哈里夫斯表现出色,但是他的升迁却不如其他人,这让他十分不满。而韦伯支持革命的原因也更加直接,他和他的同胞们一直是在欧洲被歧视的对象,在不同的国家都有一定对犹太人权利限制的法案,比如不得从事特定工作,或者不得拥有超过限制的不动产等。

国际主义的思想传入之后,明确地提出了不分族裔、宗教信仰,一律平等的口号。并用现实的、世俗的和人文的主义将所有人团结在一起。这对于犹太人来说,如天籁福音。国际主义在社会治理上,还提出了保护私有财产。鼓励工商业发展的看法,这无疑对于犹太人来说也是有利的。所以几乎在任何有犹太人的地方,国际主义都得到了强烈支持。

科隆是一个有犹太人定居传统的城市,当地犹太人也拥有一定的财力,但是却无半点的政治权利。在科隆党部成立之后,立即就得到了当地犹太人行会的资金支持,党部中也有很多像韦伯这样的犹太党员。

而说起德意志现在的各个邦国,除了如普鲁士和奥地利这样的大邦不论,各小邦社会其实都酝酿着对贵族政治和封建政治的强烈不满。农民们被封建贵族庄园主绑架在土地上。残酷地剥削;一些保守的宗教氛围也在压抑着居民们的生活;各行各业的发展也因为一些莫名其妙地原因被束缚着。所以,当国际主义的春风吹入,很多很多的德意志人都看到了希望。

其实不要说理论完备、组织严密的德意志国革这种超时代的革命组织,是这时代反应迟钝、方法落后的封建主们对付不了的东西,在另一个位面之中,当拿破仑的法队进入的时候,许多德意志人都是热情洋溢地对法国人欢迎的。拿破仑带来了拿破仑法典,去除了当地的封建制度,给予了德意志人平等的权利,这使得德意志人将拿破仑不看作为一个侵略者。而实际是一个解放者。这当然跟当时德意志民族主义尚不够发达有关系,但同时也体现出了当时的德意志人对四分五裂而封建落后的社会体制有多么的不满和痛恨。

而此时,从大唐而来的国革力量。是比拿破仑更加进步的存在,而且还是德意志人自己操刀的,当它开始传播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无穷的生命力,根植在了渴望自由和进步的德意志人的心中。只能说,进步的力量强大而富有朝气,而守旧的势力却一如既往的孱弱和无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