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北美大唐 > 分节阅读 250

分节阅读 250(2/2)

目录

反正这一切让嘉庆觉得自己是一个千古名君,贤明英武,不仅在治政上颇有成就,更是要在武功上获得建树,他当然也不考虑嘉庆新政的根底是唐人设计的套路,而自然地归功成自己的成绩。

紫禁城中,嘉庆高踞龙椅宝座,以往的朝会已经改成了现在这样小规模的内阁会议,出席的官员也大大减少,也使得官员们平常得见龙颜的机会减少了。第一任辅袁守侗比历史上多活了几年,归功于唐人更先进的医疗,不过虽然这位老臣还活着,但已经在三年前告老还乡,回到山东老家安度晚年。

此时的辅是王杰,曾经的大清状元。另一个位面中还曾担任过帝师,有逸闻说,王杰性格耿直,他在上书房任总师傅时,在教皇子颙琰读书时,严加教训,并罚跪罚站。有一次乾隆碰见皇子被罚跪,即令站起,并说:“你教了之后是天子,他不让你教也是要当天子的,这难道不是君臣之道吗”王杰见状答道:“教育了之后,便是尧舜一样的君主,而不教育便会变成桀纣一样的昏君,这是为师之道”他还在任官期间,跟和珅对抗,更参与了对和珅的审理。

这个位面中的王杰在京师事变初时对唐人十分抵触,不过之后还是出仕,并任殿阁学士,在袁守侗退下来之后,凭借资历和能力成为了嘉庆的辅。

王杰生性耿直,不过也很讲道理,在对廓尔喀入境骚扰一事上,王杰主张不失上体,又不致国朝靡费周章,小打而主和。可是他天生不擅长揣摩上意,不明白嘉庆已经下定决心要打仗,而且要狠狠地打。

经过多年休养,特别是对官僚贪腐群体的打击,以及大幅度降低官员的收入,朝廷国库比较充盈,所以嘉庆是极有底气的。

“诸位臣工,调动武毅军入藏一事可有回馈”嘉庆对此还是颇有怨言的,武毅军名义上是大清军队,可是从指挥到钱粮都是唐人提供的,所以调动上必须要跟唐人做好商量。

嘉庆自然明白新编的地方驻军也就是那个样子,都没有完成全火器化,战斗力看看就好,而真正要打仗,还是得靠精锐。而禁卫军是他坐镇京师的力量,决不可轻动,自然只能用武卫军武毅军了。

王杰汇报道:“大唐使馆已转达其总督白南之上疏,白总督称必然配合我大清之动向,不过白总督也提出,由东南至藏区,路途遥远曲折,恐怕大军前往,至少数月功夫,不济其事。白总督建议,由驻藏新军拖住北侵廓尔喀之兵,武毅军走海路,前往大唐东辉海外领,此地与廓尔喀接壤,可从南边直接攻入廓尔喀之土,南北齐动,必然使得廓尔喀大败亏输。”

嘉庆心中也忍不住赞了一声,可是他绝不会明着说唐人的计策好。

“如此,那便拨武毅军开拔经费,令其出征,不可延误”天子的架势还是要有的,嘉庆必须做出唐人也要跟着他指挥棒走的样子。

第432章426魔都

中华联合特区总督府,不仅是塘沽、上海和香港三个特区的政策制定所出地,也同样作为大唐处理远东事务的中心所在。大部分的上海行政工作,都分流到上海市政府了,总督府所处理的事务多具有提纲挈领的特征。

来上海进行视察的总统赵大岭此时在总督办公室中,坐在会客的沙上,抓着茶杯,说道:“一样的茶叶,可总是觉得在上海喝的味道跟在洛都是完全不一样啊。这里的茶叶少了一丝海腥味,味道更正啊”

白南笑道:“大概是心理作用吧。”

赵大岭叹道:“来这片土地呢,有时候想去京城看一眼,可是想一想这个北京城跟我从小出生长大的那北京城完全不是一个地方了,就算那熟悉的城楼和什刹海仍在哪儿,总是觉得更加陌生。想一想,我们这些人漂泊到了这个时空,总是想要去抓住什么熟悉的东西,那些搞实业的家伙们,开家公司就肯定山寨个名字出来,还不是每个人都对曾经拥有或者熟悉的东西,放不下自己的念想么”

白南看着两鬓斑白的赵大岭,不知道他是不是因为上了年纪所以变得更加感怀,他道:“所以我们才更加努力地在这个时空留下我们的足迹,去建立一个我们自己的记忆,我们也只能将这里当成家了。”

“不少咱们穿越众,从来都没有适应这个时代,也没有适应他们亲手建立起来的国家啊。这无法指摘,也令人不好受。就算是我们自己,多少也活在过往的回忆中,我这两年,就经常想以前的老伴,想当初如何跟她相遇,怎么追的她,因为吃醋还打了机关上的一个奶油小生,受了部队上的处罚,直接给我扔到边境上去打轮战了,好歹她还念着我,回来之后跟我结婚了。唉,已经十四年了,不知道那个时空中的她现在如何了,我家闺女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

当年赵大岭还十分想把自己的女儿推荐给白南的,白南想起以往种种,也是不由一声叹息。他和赵大岭年岁差不少,赵大岭来这个时空十四年,可是在之前时空已经活了五十年,白南却在这个时空走完了自己三分之一的生命,而且他生命中比较重要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在这个时空生的。一手导演大唐从一个彷徨小邦成长为现在的巨兽,第一次相恋和结婚生子。尽管原本时空奠定了白南的思维和能力,但他真正的成就全在这个时空中。

赵大岭似乎也知道自己有些过于煽情了,自嘲地摆了摆手,又谈起了公事,“上海的展还是很好的,白南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上海每年的贸易,已经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之一,我们通过对清贸易,已经基本完成了对清国,尤其是清国沿海地区的渗透。所谓的大清国,现在粮食受我们的间接控制,本土纺织也基本上被我们瓦解了,各地的商业基本上是流通我们大唐的产品,甚至就连这大清的盐业,一半以上也都是由来自我们大唐的食盐供应。嘉庆这个人志大才疏,大清的国家经济命脉,已经被我们通过贸易给掌控了,他也全然不觉啊。”

要说大唐通过京师事变之后开始全面进入清国各领域,尤其在经济领域的着墨特别深,一边是大唐有计划性的入侵和瓦解清国的自然经济,另一方面则是嘉庆满足于国入增长而对危机全然不见。

倒不是没有人对此提出意见,江苏学子孙星衍在研读了大唐的经济学书籍之后,现了唐人正在搞什么戏码,出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朴素情怀,孙星衍在入京殿试的时候上书嘉庆,力陈时局之为难,唐人包藏祸心,正欲消亡大清之经济力,国家经济钱银命脉通盘掌握于他人之手,如国家被人耳提面命,再无之格。

这封上书被嘉庆痛斥,认为孙星衍危言耸听,因为这里面一没有什么确凿数据,大多是推测之语,而且夸大虚妄,更重要的是孙星衍的观点等于否认了嘉庆的一切政绩,这使他绝对不可接受,所以孙星衍不仅没有考中朝廷公务员,而且还被安了一个永不录用。

反而,这件事情被白南知道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