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2(2/2)
福康安穿着一身黑色正装,觉得十分别扭,这套正装还是嘉庆特意给福康安送的,福康安就算是不喜欢,也不敢不穿。当他来到养心殿的时候,看见内阁二十位大臣都跟他一样,怪模怪样地穿着一身黑色西装,如果脑袋后面拖着一条大辫子,那会十分可笑,所以设计师为大臣们设计了一款圆顶硬礼貌,正好能够让他们将鞭子塞入礼帽中,不过看上去,仍旧有些荒诞。
福康安见了袁守侗,对他作揖行礼,袁守侗此时地位大涨,已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虽然福康安心中对其颇为看不起,认为他是走了唐人的路子,但也不能忽视他。
“福大人早啊,瞧您的精神头不错,特别是穿了这一身正装,真是英武不凡。”
福康安脸色略微尴尬,道:“就是有些不太习惯。”
袁守侗温言道:“多穿几天就好了,现在老夫也觉得,这衣服书写行走起来更加方便些。”
福康安不知道袁守侗此言是否是故意的,当年满清入关的时候,强迫汉人易服,显然汉人们也有一个适应期,只不过现在轮到他们满人再适应了。
养心殿正前原本军机处的宫室,已经改了功用,现在是内阁朝会所在,而金銮殿已经彻底沦为礼仪和重大场合用途了。军机房内现在是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内阁大臣们入内之后,首先整齐地排成三列,第一列是殿阁学士,正中是首相,第二列是八部尚书,第三列则是八院国卿,臣僚们向皇帝整齐鞠躬,礼毕之后,各自落座,皇帝坐正中,其余大臣分列两边。
福康安心中不由震荡,暗道:“这是什么规矩臣子们跟皇上都坐着,岂不是斯文扫地,成何体统”
不过显然嘉庆已经比他提前适应了,跟好大喜功喜欢排场的乾隆不太一样,嘉庆一开始也觉得这个设置十分伤他作为九五之尊的颜面,但是后来嘉庆发现,自己坐在会议圆桌上首,跟臣工们商议国家大事,更加方便,更能凸显他的权力。
嘉庆一落座,没有什么太监喊“有事起奏无事退朝”之类的东西,他自己就开口道:“今日朝会,便只有一件大事,那便是如何处置国泰这一乱臣贼子,列为臣工无需情怯,畅所欲言。”
嘉庆慢慢也觉得,这种方式似乎更能显得自己言路宽广,不偏听偏信,能任人唯贤。
福康安显然还没有理解这事儿的节奏,那边户部尚书曹文埴起身行礼,奏道:“陛下,户部联合都察院,对山东情况进行调查,已有铁证,国泰连同于易简,贪纵营私,向各州县府库收取贿赂,以致各州县出现大面积亏空。此事非为近日之事,早在数年之前便已存在,都察院御史钱沣入京上奏,证据确凿。”
刘墉本是山东人,国泰鱼肉乡里,刘墉也有耳闻,此时他道:“禀圣上,山东民间苦国泰日久,国泰自四月农历以来,横征暴敛,以勤王为假托,强抢民财,祸乱乡间,为其所害者,不下数百。又有人言,国泰私募军伍,又命山东巧匠为其赶造龙袍,齐心可诛也。”
嘉庆一听,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桌子,道:“国泰逆贼,当真忤逆,断不能容。福尚书,你刚刚抵京,尚不熟悉兵部事务,且我新军尚在筹备之中,朕且向你问计,出兵讨逆,当如何为之”
福康安心道,这实际上是嘉庆想让巧妇为无米之炊啊。这现在朝廷几乎没有任何实际的兵力,而国泰显然已经到了不得不除的地步,嘉庆的问计,实际上是想要福康安弄出点兵力来,狠狠地搞他国泰一下,既是给自己出气,也是杀鸡儆猴,树立起新朝廷的权威。未完待续
300肱股之臣
嘉庆皇帝的意思,福康安十分明白,他这是想要让关外清军入关来,帮助他平定国泰之乱。首发哦亲可是福康安不能确信这是嘉庆自己的意思,还是是唐人的授意。所以福康安绕过这一节,提议道:“逆贼国泰虽反,但兵力不盛,民间不服,难成大事,所以其为癣疥之疾。陛下可下一道诏书,命周遭各地驻防之军,齐攻山东,平叛只在旦夕间。”
看着福康安的表情,嘉庆立即就明白了他是什么意思,点了点头,并未再说话。这次的朝会又不咸不淡地讨论了几个问题,大多是内阁大臣们对嘉庆的汇报,嘉庆有些也不是很懂,不过听上去都比较有道理,也就点头了。
会后,嘉庆留福康安在养心殿,其余阁臣自己散去了。
嘉庆屏退左右,福康安规规矩矩冲着嘉庆行了一个跪拜大礼,嘉庆看着他不由眼角都有些湿润,福康安凄楚道:“罪臣办事不利,未能解京城之围,罪该万死啊。”
嘉庆亲手将他扶起来,自己也是哀叹:“若是不能击退唐军就罪该万死,咱们大清朝恐怕就没人可以活着了。”
嘉庆将福康安拉到自己的身边,一同坐在榻上,显示对福康安的恩宠,他问道:“福尚书,你同朕据实讲,这唐军是否真的以一敌百,不可力敌”
福康安低着头道:“是奴才们没有本事,唐人善营造之术,火器大炮远胜我大清八旗和绿营,奴才们都是拿凡胎去硬抗。就算放开火器之利不提,以微臣所见,唐人练兵也确实有一手,令行禁止。纪律森严,这唐兵虽少,但各个都堪称精锐啊。而且唐军之中。良将不在少数。反此人、神、器三者,唐军皆有大优势。是以我军难以与之为敌,连战连败。”
嘉庆拍手道:“福尚书果然一针见血,说得深得朕心。人、神、器,我大清军队确实是输在这三者上了。现在朕问你,如果以你掌管兵部,朕全力支持你,是否能练得一支精兵,可与唐军媲美”
福康安也实话实说:“难。不过却可以一试。这唐人为我大清新军重立军制,不知道安得是什么心思,但臣认为,确实是一个好机会,虽然唐人不一定全盘传授他们建军之法,但只要能学个七七八八,再以我为主,自力更生,也不难打造一支强军。唐人在兵法上,自成一派。我清人需虚心求教,臣希望我新军内部将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