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北美大唐 > 分节阅读 179

分节阅读 179(1/2)

目录

内城驻扎一支营级规模的部队,负责使馆的安全工作。另外,大唐军队为保护新皇帝陛下的安全,以及保护大唐在清的各项利益,需在清国一些地方进行驻军。具体驻军地点我们迟些可以订立,不过先期来讲,我们要求获得南苑作为驻京唐军的大营,规模尚未确定。”

这些话直接让永琰的心拔凉拔凉的,他原本还幻想唐人就此远离,虽然占据了几个特区,不过那些不过是弹丸之地,永琰丝毫不放在心上。只要唐人一离了京,就等于架在脖子上的刀片拿下来了。可是现在唐人分明还打算在京中驻扎部队,那么如果永琰一点事情惹恼了唐人,唐军又要重演几个月前的京师事变了。

即便白南已经向他承诺,不会插手不涉及大唐利益的清国内政,可是只要唐军还在自己身边,他的心就一直会悬着。不过想了半晌,永琰也只能妥协。他不由苦笑,自己就算当上了这个皇上,不知道能得到多少人的承认,到时候不用唐人找麻烦,他自己就是一个政令不出京师的无能天子了。如果能够善用唐人的力量,也许他能够重新掌控天下,只不过这种掌控是有条件的。他来掌控天下,而唐人来掌控他。

白南看着永琰似乎认命了,又说道:“第四,这一条不是当前最紧要做的事情,不过也是重要的。贵国流民情况严重,无地的失业农民,大量地向川楚地区汇聚,根据我们的初步统计,已经有超过百万人,而在各地的无地农民和城市失业者,数量只会更多。这显然是妨害治安的,也阻碍了贵国正常的经济发展。所以,新君登基之后,需要颁布一条旨意,那就是责成各地官员,统计当地的流民情况,并负责接待我大唐派去的移民官员。本着帮助贵国解决流民和治安问题的初衷,我国会将这些失业流民,带往大唐,授予他们田亩,给予他们新的稳定生活。”

永琰诧异:“你们要带走我大清的子民”

白南笑道:“在大清他们吃不饱穿不暖,而且照这样下去,白莲教的那些乱党就把他们吸收了去,全都要造反,你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吗”

永琰多少也知道一点白莲教星火燎原的情况,而且明末的流民直接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将明王朝送进了坟墓,他立刻打了一个寒战:“对,放任流民,于国大害,大唐若愿意帮助我国处理这项问题,永琰感激不尽啊”

白南对他的态度很满意,道:“我还建议你,在未来的官员审核上,要加上迁移流民的考核,哪位地方长官迁移流民的事务办得好,就给他晋升,当然,这个事情比较大,花费也不小,我们大唐会负责流民的迁移的经费,不过这钱不会经手你们的官员,因为对大清官员们的廉洁程度,我们深表怀疑。回头我给你一张表格,让你瞧瞧你父亲朝廷里的大员们,到底都敛了多少财。”

永琰又忍不住想骂人,就算那些大官敛财不少,可是这些钱已经全部都成了唐人的东西了,就算大清国库内务府的府库,也都让唐人一锅端掉了。

永琰放下此事,又提出一个问题:“总司令大人,可朝廷需要重立,但皇阿玛的满朝重臣,几乎都已经,呃那个,迁移出去了,永琰怕朝中已无可用之人了啊。”

白南微笑道:“怕什么啊,开恩科呗,想做官的人多了去,现在大家都有机会嘛。不过单纯考些什么八股,是选不出经世致用的人才的,只能选出一群忠心却无能,最后只会葬送国家的奴才。我觉得改革科举是很有必要的嘛,经史子集不考估计全天下读书人都不能同意,不过其他的也要考,地方治政啦经济贸易啦水利交通啦教育啦,我们专项专人,谁在哪方面有本事,就是人才。当然个人品德风评什么的也都很关键。”未完待续

294臣工

见完了永琰,白南只是在十七阿哥那里打了个转,这个才十三岁的皇家少年,见了白南居然哭起来,足以见不堪一用,白南温言宽慰了一番,不过在心里已经把他送上了前往南固威岛的客船,准备让他跟两个哥哥到札幌去跟老爸团聚。明以戴罪之身自居,表现得是一种恭顺,而穿官服,则是明显地在宣告自己大清官员的身份,是表现绝不屈服。

“来的路上可见了内城此刻恐怕一个满人都没有了。”刘墉叹道。

纪昀点点头,道:“抓了两个月了,怕是已经抓干净了,家里人说这些天街上已经没有那叫做卡车之物了。倒是,刘大人,你说这唐人把咱们这些人聚拢到这儿,究竟有何用意”

刘墉带着些鄙夷,道:“无非是要咱们这些人替他们卖命,不管怎样,我刘家世代忠良,生为大清之臣,死为大清之鬼,若唐人强迫于我,我刘某宁愿头撞天柱,血溅三尺,以全名节。”

纪昀摇头道:“刘大人言重了,不至于此。”

刘墉打量着纪昀道:“怎么,纪大人难道打算做那贰臣投贼卖国的汉奸么”

纪昀也不生气,还是摇头道:“纪昀没有那么大的心,能保一家老小平安便是。倒是,唐人是才是汉,而清是满,若真要说起来,汉奸这词儿是用不上的。”

刘墉怒目:“你”

清初的时候,对于汉奸这个词深恶痛绝,认为说这个就是问题分子,而到了清中期以后,显然满清朝廷已经自然地继承了正统,反而把任何背叛满清,投靠外族的人称为汉奸。可这个时候,唐人从某种程度来讲,真的不是外族。那么汉奸这个词的用法又值得商榷了。

就在刘墉想要大骂纪昀之时,白南施施然走进了大殿。就算满殿的官员们不认识白南,可是瞧着白南一身笔挺的军装,身后又是跟着一大票卫兵和参谋的,显然是极重要的人。这个时候,关于气节和从属上。聚集在殿内的汉臣们又发生了分歧。

原本坐在太师椅上的七八个汉人官员,见白南进入殿内,慌忙起身,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而有几个自诩大清忠臣的,则怒发冲冠,大骂白南和那些奴颜婢膝的投降派。

参谋王天赐站在一排排椅子之前,喊道:“安静,请安静一下。”

大部分人都收住了声,可是还有几个不知道是真的大怒还是在作秀的家伙。仍旧狂骂不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