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0(1/2)
满鞑靼人统治而移民出来的。那么如果想些办法,能够破坏他们从中国带来移民,就会很好地限制住这个国家的发展。也许他们可以从东南亚、日本这些地方带来移民,但是自己的文明就会被这些异族稀释,甚至可能爆发,那就再好不过了。”
阿方索想到这里,顿时觉得开心很多,他已经决定签署这份协议,跟大唐正式确定边界,同时当他返回西班牙的时候,他会建议卡洛斯三世,让菲律宾方面的官员想些办法,离间清国和唐国的关系,让清国对唐国不满甚至敌对,使唐国难以获得移民。当然,完全掐断移民进入是不太可能的,但至少会严重打击唐国。
在他的想法中,这是一个需要差不多五年到十年完成的计划,一旦计划真的实现,那么大唐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限制,而西班牙也会得到更多的时间假意交好这个国家,并获得更多的科技和知识。
只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穿越来的大唐共和国,做什么事情都无比迅速,他们有着更快的运输,有着更快的信息传递,甚至更加讲求效率,也许在未来短短几年的光阴中,他们就会在东亚主导一次巨大的事件,以彻底地使天平倒向自己的方向。
接下来,阿方索跟郑和探讨的内容就是有关通商和交往方面了。大唐提出向西班牙开放港口,欢迎西班牙商船来贸易,同时要求西班牙开放自己以及个殖民地的港口给唐国商人,双方设定一个相对较低的关税额度。看上去似乎很平等,而且唐国小、西班牙大,但考虑到唐国的制造能力以及原料需求,这样的互惠自由贸易,实际对大唐更为划算。
点娘书坊作者本尊告知
由于创世主站和书坊尚未打通,所以白脸现在无法直接管理点娘书坊的书评区。
之前是使用白脸在起点那边的账号,id是天生心太软,不过认知度不高。所以白脸特别用在创世的作者企鹅号申请了一个新id,也叫白面黑厮,这个号是作者的本尊,请大家注意。
这个id主要用于回答书评区书友的提问,跟书友进行互动。
谢谢大家。
091重商主义
边境正式确定之后,那么大唐共和国和西班牙王国的建交也就顺理成章,仍需要进一步进行确定的,就是双方在各方面利益上的一些协调了。
大唐是坚决的自由贸易推崇者,这个时候的自由贸易跟后世那种自由贸易是两回事,其核心意义是商品能够自由在国家和地区之间流通,而不受政策性限制,同时享有相对较低的合理关税。大唐一直是采用一个比较低的关税的,这个汇率之低廉,以至于让走私者们都觉得很满意。相对于这个时代英国人动不动就百分之二百,百分之三百的什么烟草税、糖税,大唐对于进口货物征收的税率,已经是十分友好了。
高关税税率主要源自于这个时代欧洲人信奉的一个朴素经济学理念重商主义ercantiis,也称作“商业本位”,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这种经济学观点是如此朴素,以至于绝大多数人都对此认可,甚至到了后世中国某些历史类网络小说中,还有人认为这种重商主义就是最好的经济。
推及到普通的个人身上,一个人赚的多,花的少,似乎就能积累大量财富。早期的重商主义代表威廉斯塔福强调国家在贸易中应该少买东西,显然是不现实的,没有足够的原料输入,自身也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同时制造更多产品;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以托马斯孟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者,又强调多卖,于是这个时期各国奖励出口,保证自己的国家是出于出超的状态,而且将殖民地作为贸易出超的主要对象。
重商主义本质上是重视金银货币的累计,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贵金属货币的流入。那么大批的贵金属货币流入必然导致通货膨胀,从而破坏国内普通民众的生计,也影响了工厂的继续再生产,归根结底还是对经济的破坏。
在重商主义中还有一个隐含的重要理念,那就是国家之间不存在合作,只有伤害和被伤害,简而言之就是零和游戏。通过多卖少买,各国政府认为能够夺去竞争对手的大量资金,从而使其国力衰弱,保证自己的优越性。在这一点上,又呼应了西欧各国认为金银货币是国力和经济的终极体现。
后世的经济学中大都认为,重商主义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以及在某些情况下是存在其必要性和好处的。中学历史课本中喜欢说西方人用血腥殖民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这是正确的,但不能忽视重商主义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大量的金银输入,是西欧国家完成资本累积的重要一步。
甚至推而广之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也就是白南他们那个时代,中国也是在持续以一种特别的重商主义,在和平状况下疯狂地进行原始资本累积。当然,以重商主义形容未免不够公道,毕竟这种贸易顺差不是国家刻意主导下产生的,但也不能否认政策性的因素。主要原因在于整个经济体制,偏向于鼓励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这样看来,在十八世纪的大唐共和国,在经济理念上既是不同于清朝等传统封建国家的自给自足、较为封闭的小农经济低交换贸易理念,又不同于欧洲国家唯金银至上的重商主义,是一种相对超前的经济指导思想。
暂时来讲,大唐的经济政策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不过根本上唐人不存在多卖少买的态度,而是多卖多买,一方面促进贸易的繁荣性,拉动国内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提高本国国民的生活水平。这里面自然有科技程度远胜这个时代的工业能力因素作用,因为这种贸易不管怎么做,似乎都是唐人占便宜。
以工业制成品、加工产品为主要出口商品,以工农业原料为主要进口品,这是一个完美的贸易剪刀,也是后世发达国家用贸易占发展中国家便宜的主要方式。
这一系列复杂的逻辑,不是阿方索一个十八世纪的西班牙大臣能够明白的。其实西班牙人的纠结挺严重,重商主义思维下,他们极其抵触优质的大唐商品进入墨西哥和其他西班牙殖民地,从而排挤西班牙商品的市场,但是阿方索回头一合计,发觉西班牙其实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商品能够输入殖民地,而且由于过于稀少的商品输入,使得殖民地发展缓慢,而且怨声载道。
这跟西班牙从殖民时代开始的尿性分不开关系,由王室主导的探险和殖民活动,冀求的东西只有金银,而西班牙本国工业发展缓慢,也缺少像样的产品,所以不像是英国人可以向自己的殖民地大量倾销棉布和其他纺织品,西班牙人往自己殖民地售卖的还是棉花这种原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