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7(2/2)
不管李世民怎么想,反正那一头郑子文和大食国的使节聊得十分投机,就跟好久没见面的朋友一样,让众多大臣都看傻了眼。
他们只是以为大食国的人古怪,却不知道两人聊得投机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有原因在里面的。
郑子文作为一个穿越众,他很了解大食国人的风俗习惯,可以很自然的避过一些“地雷”。
而大食国的使节奉命前来,就是为了交好大唐,对于郑子文这个大唐的顶级贵族亦的百般讨好,这样一来要是再聊得不投机那才是见鬼了。
而且郑子文还有一个小算盘,虽然现在大唐的国力远胜大食国,但是对于大食国这样一个认死理的国家,现在大唐和大食国交好了,只要以后李治别犯浑,以后大唐和大食国的友谊就可以延续到下一任皇帝。
这样一来,原历史中的“怛罗斯战役”就不会再出现了,要知道,大唐和阿拉伯帝国的那一场战役,可是被称为“八世纪世界上两大强国的对决”
所以郑子文一向的主张就是让大唐和大食国做朋友,毕竟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利益纠葛,而且隔着土番这个天然的屏障,也符合国人一贯主张的“远交近攻”策略。
皇宫晚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郑子文和大食国的使臣都已经喝高了,当着李世民的面,喝高的大食国使臣对郑子文说一番让李世民都震惊的话来。
“您是我们哈里发的朋友,我们伟大的哈里发已经命人建造了一座新的宫殿,只要您愿意,他可以和您一起统治阿拉伯帝国。”
听到使臣的话,李世民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这种把皇位分出来和别人一起坐的行为让他很不理解。
但是郑子文却笑了起来。
“替我转告你们的哈里发,就说我郑子文谢谢他的好意,不过我在大唐已经住习惯了,而且我的老婆孩子都在这里,就不去你们那里凑热闹了,如果真想感谢我,就送几匹骆驼给我玩玩吧,哈哈”
郑子文的话音落下之后,大食国的使臣则是一脸的失望,而李世民顿时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气。
毕竟现在大食国的国土也是十分庞大的,所以李世民还真有些担心郑子文跑去大食国当土皇帝,不过幸好他没有同意。
“看来这小子除了贪财好色之外,还挺顾家的嘛,不错”
而周围听到他们对话的大臣则是一脸的愕然,就连长孙无忌都瞪圆了眼睛。
在他看来,无论是大食国的皇帝把统治权分出来的行为,还是郑子文毫不犹豫的拒绝的行为,都是十分不可思议的,完全不合情理
在李世民的欣慰和众大臣的愕然当中,这场皇宫的晚宴结束了,等李世民率先离场之后,郑子文也哼着小曲离开了。
第二天一早,大食国的使臣就离开大唐返回他们的国家了,郑子文也难得的起了个大早去送他们。
站在长安城下,大食国的使臣再次和郑子文拥抱了一下,然后笑着开口道:“朋友,我们阿拉伯帝国会一直等待您的到来。”
郑子文也微微一笑,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
“替我转告哈里发,愿大唐和阿拉伯帝国永远都是好兄弟,铁打的好兄弟”
他的话音刚落,大食国的使臣就点了点头。
“我会的,而且我相信我们伟大的哈里发也会这样做的,阿拉伯帝国将永远是大唐的好兄弟,铁打的好兄弟”
大食国的使臣离开了,而他和郑子文在城门的话却很快传遍了整个大唐,若干年后,很多大唐的民众提起阿拉伯帝国的时候,都称呼它为“大唐的阿拉伯铁兄弟”。
简称“阿铁”。
大食国的使臣走后,李世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封赏,以犒赏那些在这次远征中表现出色的将领,其中刘仁轨,薛礼、黑齿常之名列其中。
不过这些却和郑子文没有什么关系了,回到家之后,他牵着小熊猫,带着曹二狗就逛街去了。
此时的郑子文穿着一身白色的书生袍,腰挂佩玉,手持一把写着“难得糊涂”四个大字的折扇,一边迈着八字步走着,一边轻轻扇动手里的折扇,回头率立刻达到了百分百
看着他这幅架势,旁边的人都开始小声的议论了起来。
“那位不就是郑财神吗哎哟,这次可见到真人了,财神爷保佑我今年发大财”
“太保大人好生俊朗,不知他手里那是何物”
“看起来像是扇子,不行,我得去打听哪里有卖的。”
听到身后那些切切私语的声音,郑子文顿时露出得意的微微一笑,然后“啪”的一声把折扇合上了,再“啪”的又打开。
这下子,那些原本就把注意力放在郑子文手中折扇上的人,顿时眼睛更亮了。
第5卷新的时代第四百三十七章长孙离世
郑子文的金木阁再一次火了起来,因为这里多了一件十分新颖的玩意折扇
自从郑子文拿着折扇上街溜达之后,很多人都盯上了这个玩意,不过郑子文并没有立刻让金木阁销售这个东西,而是先把自己手里的那些诸遂良写好的折扇拿去送人了。
除了郑子文手里的两把之外,其余的九十八把折扇全都送了出去,三品以上的官员每家都送了一把,剩下的都送给了朝中皇家书院一脉的官员们。
于是没过几天,长安街上就见到不少手拿折扇招摇过市的书生活着文士了。
现在长安城里谁不知道财神木的大名加上又是郑子文送的礼物,收到的人那叫一个得意,而没收到的人则想通过其他办法弄一个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金木阁突然宣布售卖折扇,收到消息的人顿时就把店门都给堵了。
不过让他们感到遗憾的,虽然金木阁卖的折扇和之前出现在长安城的一样,都是财神木和最上等的宣纸做的,但是却是空白的,扇面上什么都没有。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在书画上颇有早就的书生们立刻就多了一个生财之道,而玩折扇的公子哥们也多了一个攀比的乐趣。
而金木阁的生意,再一次恢复了以往的红火,就连之前滞销的家具和摆件也被一扫而空。
郑子文再一次恢复了以往的清闲,在家呆了几天之后,他终于呆不住了,让曹二狗去园子里挖了一包蚯蚓之后,拿起鱼竿就去渭水河边钓鱼去了。
来到大唐之后,钓鱼基本上已经成为了郑子文不可缺少的乐趣之一。
最重要的是,郑子文本来就喜欢钓鱼。
在前世的时候,为生活所累的他既没有那么时间,也没有那个心思去钓鱼,而且由于污染的原因,河边也没什么鱼可以钓了。
而现在他终于可以得偿所愿了。
按照郑子文的习惯,他一般都是早上去钓鱼,中午的时候也不回来,由府里的丫鬟送午饭过来,等到下午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才拎着鱼竿回家。
晚餐的时候,能喝上一口自己钓上来的鱼煮成的鱼汤,那种感觉,真是美极了。
说起来,郑子文发现自己在渭水河边钓了这么多年的鱼,还真是少有空手的时候,想到这里,他顿时又有些自得起来。
“本老爷的钓鱼技术也是挺棒的嘛”
郑子文并不知道,这时候刘炳已经跑到了他的家里来了。
“陛下有旨,令太保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