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0(2/2)
可能是受大唐尚武的影响,郑子文对练武之人态度比起对文官就要好得多。
等刘炳的身影完全消失在了远方,郑子文才让下人备马,然后前往文县的皇家书院。
郑子文到的时候,王有财和张富贵正在知道其他几个学员打斯诺克,看到郑子文之后顿时朝着他鞠躬行礼。
“师父”
郑子文顿时笑着点了点头。
“就凭你们叫的这声师父,就值得本座给你们谋一个好前程。”
看着众人惊疑的目光,郑子文顿时把圣旨拿了出来。
“瞧见没有,圣旨”
话音刚落,顿时面前就跪了一地的人,郑子文顿时叹了口气。
“都干什么呢,这圣旨是给我的,都起来吧”
他这么一说,众人才站了起来,王有财顿时小声问道:“师父,圣旨都说了什么啊”
听到了王有财的话,郑子文顿时笑了。
“这也是今天师父来的目的,恭喜你们,你们中间有人要当官了”
随着郑子文的话音落下,在场的十几个都瞪大了眼睛。
“啊”
看着他们惊讶的样子,郑子文满意的点了点头。
“皇上让我举荐两个斯诺克的能人给他,官职是匠作监的主簿,是从七品的官职,所以决定举荐王有财和张富贵。”
听到了郑子文的话,张富贵和王有财顿时激动的浑身都颤抖了起来,当即跪下就“咚咚咚”给郑子文磕了三个响头。
“谢师父”
郑子文顿时点了点头。
“起来吧”
等他们都站起来之后,郑子文又看了看其他学员,然后笑了起来。
“你们都是师父的得意弟子,师父也不偏袒,如果你们觉得谁的技术比他们俩强,也可以站出来和他们较量一下,赢了就进京城当官。”
大家互相看了看,都没有出来,而王有财和张富贵的头抬的更高了。
对于斯诺克这个领域,他们很自信。
当然,他们也有这个资格自信,如今就连郑子文也不敢说可以稳赢他们了。
看到没人站出来了,郑子文这才点了点头。
“好了,王有财和张富贵现在就回家准备一下吧,三天后到刺史府来,到时候会有人送你们进京。”
“是,师父”
看着两人兴高采烈的离开了,郑子文这才对着剩下的人笑道:“好了,你们继续练习吧,打铁要靠本身硬,你们只有磨练好了自身的技艺,等下次机会来临的时候才能抓住。”
剩下的人顿时躬身应道:“是,师父”
郑子文点了点头,然后转身离开了,当他走出一大截的时候,都还能听到身后传来桌球相撞的“啪啪”声。
看来这次的事把这群家伙给刺激到了。
不过这也是好事,正所谓“知耻而后勇”,郑子文对于这样的态度,还是保持支持的态度的。
自己来的目的也达到了,郑子文也不再耽搁,骑上马就返回恒州的刺史府了。
第3卷请叫我州长大人一百八十七章激动的家长们
郑子文回到刺史府的时候,冬儿他们早就准备好了热腾腾的饭菜和热水。
于是他当即就舒舒服服的洗了个热水澡,然后左拥右抱的开始享受自己的快乐晚餐。
吃完了饭之后当然就是回房歇息了,毕竟在这个落后的封建社会,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也就是领着老婆滚床单有那么一点意思。
郑子文还不知道,在他滚床单的时候,恒州府东边的王氏车行和张氏布庄已经开始热闹起来。
两家人都是当地富商,不缺吃的不缺喝的,唯一却的就是一个身份了。
谁让这个时代商人没地位呢
所以,当他们得知自己的儿子马上就要进京当官的时候,顿时惊呆了。
惊喜来得太突然了,一点准备都没有啊有木有
不过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把儿子送走肯定不行,难得有这么好的一次机会,怎么能不好好显摆呢
当下,两家人都做出了一个同样的举动大宴宾客
国人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吃。
有喜事了,当然要吃,不但要自己吃,还要呼朋唤友的叫大家一起来吃。
不吃不足以谢天下
显然,张王两家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然后把自己认识的人全叫来了。
一下午的时间,两家的下人腿都快跑断了。
两家的宴席都弄得比较大,天还没黑大家就开始吃了,然后一直吃到了天黑。
天黑之后,点上灯继续吃,可劲吃,不够还有
亏钱是小,面子是大
两家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第二天几乎整个恒州城都知道这件事张氏布庄的少爷和王氏车行的少爷当官了。
要知道,从古到今当官只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就是举荐,这个办法只适用于豪门望族,而第二个办法是刚出现不久的,就是科举。
说起科举这个政策,其实算得上是隋炀帝杨广为数不多的功绩之一,寒门子弟有了当官的机会。
不过这两种办法和商人都没有什么关系。
当初郑子文让李世民同意让商人户籍的人参加科举,就已经让很多人震惊了。
而这一次,连科举都不用了,直接就把郑子文学院里的学生拿出来当官了。
这感觉就像后世的一个市长开了一个私人的培训班,然后就直接把培训班的学员拿到中央当干部了,而且还是个副处级的。
这是要吓死人啊
别说恒州的商人们了,就连整个河东道的富商们,也都被刺激得不轻。
当初他们很多人都有一个想法,那就是郑子文开设的这个什么特别班没什么用,但没想到还真的有人混出头了。
斯诺克他们也知道的,在他们看来这只是一个颇为有趣的东西,却并没有放在心上,如今居然有人依靠这个当官了,而且还是从七品的官。
那可是从七品的官啊
这时候他们并不觉得这是李世民这个当皇帝的脑子进水了,他们只是后悔自己的眼睛瞎了,居然没有看到这一步。
早知道来皇家学院跟着郑子文打斯诺克能当官,别说是一千两的学费了,就是一万两的学费,也得送自己的儿子去上啊
外面的人都这样想,而那些早早的就把自己儿子送进皇家学院的恒州富商们,当然更得意了。
瞧见没有,老子的眼光怎么样
原本那些打算只让自己儿子在学院里待一年的富商们,也把这个想法抛到了脑后。
待一年怎么够这多待一年就多一点机会,一千两银子算什么,能买到从七品的官么
大家都是这样的想法,因此,当郑子文让人在恒州的各个县衙贴出下一年的招生计划时,整个河东道都沸腾了。
一大群的富商正扛着银子向皇家学院涌来,全都是报名郑子文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