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之文化巨头 > 分节阅读 58

分节阅读 58(2/2)

目录

张爱国点点头说:“还是我闺女想的周到,读过书就是有想法。”

张爱国动作很迅速,国庆节后两天就把做麻辣串的餐车突击赶制出来了。

生活有了奔头,这动力就是足,第三天两口子突击到市场卖托盘,一次性餐具,还有竹签。

什么炉具、夹子、漏勺都准备好,作料器具一应俱全,第四天在家串了一天串儿,晚上就推着去了西门。

当晚没什么事的亲戚都去了,算作是第一天捧场,顺便看看有什么情况也好帮忙。

事实上,炒菜的地摊之间竞争很激烈,甚至他们会雇一些十六七的年轻人当街拉人去吃饭,彼此之间的竞争火yao味很浓。

只是他们看到麻辣串的摊位,却认为这些不过是零食而已,强不了主菜的地位,所以对张爱国的敌意并不大,这方便了他在这块地皮上站稳脚跟。

初一开始是无人问津的,但是耐不住强大的捧场团队的支持,所以看起来很忙碌,有些人就好奇了。

有些乐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就凑过来边看边问,五毛钱一串的价格乍听不算贵,又不少人乐的尝试一下口味,所以第一天开张,没有理想中的那么火爆,但是买卖也不错。

夜市要开到很晚,所以捧场后援团有部分早早的就回去了,至于今晚能赚多少钱,就等张爱国两口子回家算计才有数

第二天利润出来了,两口子自然没敢随便跟人交底,不过他们跟女儿说了,这女儿转身又跟弟弟说了,于是林俊感慨了一句:

“我勒个去,一晚上净赚两三百,怪不得听那起家早卖麻辣串的说一年十万很轻松,感情不是吹牛啊”

国庆这几天,明明秋后了,气温居然有点还想热几天的意思,可国庆一过,秋风一起,气温立马就降了。

时间越来越靠近新一年,新的漫画杂志也渐渐的被用户所接受,按照林俊的设想,在创作内容上有了一些避讳之后,老师和家长对漫画的态度也不是太抵触,而且针对的又是十到十四五岁的孩子,这个年龄学习压力也小一些。

然而有一利必有一弊,家长和老师满意了,内容林俊看了看却总觉得中规中矩的,没有太出彩的地方。

没了发散的思维,创作起来束手束脚,你还能指望能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传世之作说不得林俊就得想点办法,弄点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出来,撑一撑场面。

可真要林俊自己原创,他也不是什么大师,并没有多大的把握,还是照搬后世的作品比较可靠。

抄国内的作者的作品,林俊心里有些障碍,毕竟很多人写书之前,过得都不怎么样,没准指不定就这一个翻身的机会呢,自己提前搞出来,岂不是断人活路

这万一会不会损阴德,还真不好说,重生这种事都发生了,小心总是好一些的。

不过抄外国人的,他绝对抄的心安理得,尤其是小日本的,他们欠咱们华夏儿女的多了去了,自己从他们身上提前讨回一些来,天经地义啊。

而且对于日本人,他也不用担心阴德阳寿的问题,日本的阎王,能管得了中国的事吗

第八十五章 围棋

更新时间201083 15:33:12字数:2743

不过日本的动漫,尺度都很夸张,未来流行之中,能适合国内发表的真不多,还有一些地域文化差异的问题。

林俊细数了一下未来大火的动漫作品,零二年的时候有一部描写围棋的动画十分受欢迎,漫画连载和小说版发布可能更早一些,也就是九八年到九九年间的事情。

围棋起源于中国。

中日韩是现今围棋的三大支柱,只是日本围棋逐步衰弱,形成了中韩争霸的局面。

只不过围棋最先由日本传入西方,所以英文中有时称围棋为日本的发音。

中国也在积极的推广围棋的拼音作为英文名称,幸好最早不是由韩国人将围棋传入西方的,不然他们又该宣传大韩民国又多了一项伟大的发明。

传说围棋由三皇五帝中的尧所发明,历经几千年,规则不断演化,琴棋书画中的棋,指的便是围棋,而不是象棋。

围棋跟象棋最大的区别就是棋子出了黑白之分外,在没有其他区分,下棋时完全靠棋盘上划分的区域和制定的规则。象棋却有兵马象士的区别,不同的棋子有不同的走法。

古代围棋流传很广,在亚洲地区颇为受欢迎,当时中国历朝历代,周边的小国,都争相效仿宗主国,围棋、书法、国画,甚至诗词歌舞,穿衣打扮等等代表中国文化的一切,都在辐射影响着整个亚洲。

只不过由于围棋棋盘和棋子作为基础,而规则最为关键,历经年月传播到各地之后,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和长时间的发展演变,而形成了各种地域性的规则。

单说中日韩三国,围棋的规则就大不相同,其实还是因为围棋传到这两个国家之后,当时因为交通、政治环境等等复杂的原因,而缺乏交流,才使得围棋规则随着时间的流逝,差距越来越大。

林俊觉得,围棋本是中国的国粹,没理由让日本人去推广,自己这么做也是弘扬民族文化,有了大义的支持,他盗版的更加心安理得。

只是原版的故事不能照搬,移植到国内来,还需要改编,而且他也不懂围棋的具体规则,所以他想动笔写还真有不小的难度。

林俊上辈子只是草根,围棋这种高雅人士,高端知识分子打发时间的游戏,他从未学过,也压根不懂。

不过这件事情也难不倒他,他的目的是希望少年想中,能出一部经典的漫画而已,是不是由他执笔已经不重要了,林俊现在不缺钱,他的状态也不适合出名,所以由他提个创意,具体的工作由浙州那边的创意工作室来完成最好不过了。

那边城市文化底蕴也足,围棋明宿更多,以老严的能耐,找一个专业棋士的做顾问应该也不是问题。

一个多星期之后,浙州文怡峻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编办公室收到了一份特殊的信件,寄信的地址京城某地,没写寄信人,收信人明显写了总编严景文收。

文怡峻景这个名字是由林俊、张晓雯和老严两口子四个人名字里的一个字拼凑起来的,其中张晓雯和林俊表示不参与具体管理,也不想出现在台前,所以字取谐音。

正常的投稿信件,只要寄到编辑部就可以了,绝没有直接寄给严景文本人的。

不过严景文也没有刻意保持神秘,发行的第一期少年想中,主创人员的名单中就有他的名字,所以有心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