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2/2)
也会比现在强,等到十几年之后可就没有意义了。
曾经无意中听人说过,中国的股市起起落落,跌的不能再跌的时候,国家一定会出台政策救市,等股市开始上涨之后,操纵股市的暗庄又会暗地里搅风搅雨,股
市又会跌下去。
这里面的门道,林俊根本不清楚,但是却告诉他,跌到极点一定会涨,涨到极点又会再跌,这就是股市永远不变的大势所趋。
明白这个原则,他心里就了然了,现在股市一片惨淡,半死不活,股价跌起来没完,等沪指接近历史最低点的时候,挑几只相对热门的股票买进,等国家的新政
策就是了。
所以林俊才有了进股市玩玩的打算,不过这些话可不能对外人说,但是,经常玩弄文字的人,最擅长的是撒谎和编撰理由,想出个糊弄别人的借口在简单不过
了。
“老严,现在的股市一片惨淡,不少人在里面赔的倾家荡产是事实,但是你觉得国家和政府,真的能坐视它无限的跌下去吗”林俊问道。
“这个,我对这方面不太清楚,不过想来国家也不会看到这种情况无动于衷的。”严景文迟疑的说道。
“是绝对不会放任”林俊斩钉截铁的说:“国家要经济建设,那么股市就一定会持续的办下去,就算是为了表明改革开放的决心,和政府的脸面,也不会让股市在中国垮掉。所以跌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台一些有利政策来救市。当然,国内的股票市场还不完善,制度不健全,也缺乏监管,一旦股市开始繁荣起来,就会慢
慢失控,然后再跌也是必然的。不过这都不重要,只要知道跌到极点就会涨,那就足够了。”
“有盛极而衰,也有破而后立,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用在股市上也一样讲的通。风险归风险,自信归自信,跌到极点,赔钱也配不到哪里去
了,但是一旦压中了,手里的资金就会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往上翻,这样的机会值得一搏”
明天周末加更预告,另外求收藏,求推荐
第三十一章 试水
更新时间201065 12:10:32字数:3116
严景文最终还是会被林俊说服,上了他的贼船。虽然明知道股市有风险,可是面对那巨大的利益,一样会心动。
就好像买彩票一样,大多数去买的人都是抱着碰
碰运气的想法,不中是正常,中了一般人也不会觉得自己能有那种运气。
但是股市是正规的金融市场,不是虚假的骗局,它有正规的监管、运营模式和制度,按照规则游戏,在加上一点点运气,是可以赚钱发财的,不像买彩票,全指
望运气,更不像赌博,纯粹是骗局,看谁算计谁。
当然,很少有人买彩票买的倾家荡产,也很少有人赌博发家致富,股市介于这二者之间,一般情况之下确实平衡了许多。
严景文自然不敢拿出全部的身家陪林俊
玩,信任归信任,风险归风险,他这样的人无论如何是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的。
所以,他只拿出了这些年来存款的一部分,跟林俊一起凑了二百万的本钱。
张晓雯的身份证已经办了下来,林俊用她的身份证在银行开了户头,把钱都存了进去。
这几天他一直在关注股市行情,从小舅那里找来了最近一个月以来所有的
报纸,然后按照日期排好,开始研读报纸上的股市信息。
现在还没有网络,既不能在网上炒股,也没有办法看到网上的一些股市评论,对股市的一些行情了解,除了亲自跑到营业大厅去,就只能看报纸了。
张晓雯作为
林俊的左膀右臂,代言人和首位“大臣”,自然要陪着他学习,两个人一起面对这些晦涩的专业术语和反复的数字,真是一个头搞的两个大。
这个时候张晓雯才知道,上学的时候面对的那些课题,只是小意思而已,你不懂得只要去看书或者求教老师和同学,总能得到答案,想要的结果唾手可得。
而真
到了现实中面对的问题,想要找到自己想要的,会发现无从找起,即使找到了也不能保证一定是自己想要的。
倒是林俊重生之前,已经参加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工作了,在公司里面对领导吩咐的一些工作,从最开始手足无措,靠着同事前辈的提点下,战战兢兢的做事,
慢慢的开始适应,渐渐得心应手。
他早已习惯了自己查资料、学习和分析任何自己之前不曾接触过的陌生事物,而且小时候养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帮了他大忙。
可惜的是俩人面对一张张的报纸,生僻的术语太多,饶是态度再坚决,也研究不进去,最后实在没辙了就只能去请教股民。
交易所在区图书馆旁边,是原来文化
局的一座闲置楼,地方并不大,高也只有两层而已。
几年之后这儿被推平改成了商业街,图书馆也卖干净了藏书解散了,这才把交易所搬到日后专门盖的四层新楼
里。
记忆中唯一的一次跟老妈挤股市就发生在这儿,当时楼道和房间里全是人,老妈抱着年幼的林俊只能看见黑压压的一片人头,场面十分恐怖。
林俊之所以重生了
还能对上辈年幼时的这件事情,记忆犹新,就是因为当初几百上千人挤楼的盛况给吓住了。
从那之后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总是时不时会想当初若是楼被挤垮了,
不知道还有没有后来的自己。
当然这栋建于七十年代的楼,虽然从外表看不咋地,但质量还是没说的,前世它的命运止于政府规划,拆了在原址上盖起了商品房,显然是不用担心股民激动将
楼踩塌。
饶是如此,童年的心理阴影,使得林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