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1/2)
”林俊严肃的说道:“我们的苏联老大哥,因为冷战而被世界孤立,一味的发展重工业似的他们国家的经济体系像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怪胎。
苏联解体以后,很多工厂被拆卖,人们不得不拿机器甚至飞机、大炮和坦克去换罐头和生活物资这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最好的反面教材,国家不可能不引以为戒”
“如今国家推行国企改革,鼓励工人下岗再就业,一方面是减轻国有企业的负担,轻装上阵,一方面也是让更多的人从计划经济的体制内脱离出来,而这些人,未来会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石
现在国家的很多政策,对私有企业的大力支持,便是最好的证明如果这个时候,还要赖在工厂中混吃等死的话,白白错过了这个大好的时机。”
林俊滔滔不绝的说完之后,张爱民过了好一会儿才把这些话消化干净,喃喃的说道:“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这些东西都是你想出来的我怎么觉得自己三十年的人生,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林俊感到有些赧然,自己只不过是因为重生,多了未来十几年的阅历而已,说道真正的头脑,恐怕比小舅舅要差远了。不过他还是得硬着头皮接受下来,说道:“小舅,你说我说的是不是很有道理呢”
张爱民严肃的点点头,说:“小俊,你说的非常有道理,发人深省,舅舅听了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已经老了,要被你们给淘汰掉可笑我天天看新闻,看报纸,却对时代的潮流视而不见,真是有眼无珠。”
林俊摇摇头,说道:“舅舅,你不要妄自菲薄,套用一个别人曾经用过的比喻,说人生是一张纸,人生的经历就是记录在纸上的文字和图画,而懵懂的少年,则是白纸一张。
那么舅舅你三十年的人生,这张纸上已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这些东西互相遮挡,反而看不清楚,正因为我的人生经历是白纸一张,所以现在在这张纸上写下什么东西,却是清清白白,一目了然。”
“你说的很对舅舅现在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啊”在林俊的刻意说辞下,张爱民才压下心里澎湃的思绪,转而问道:“小俊,你对大势的把握,犹如先知一般的清晰,但是只是这样可不行,要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详细的计划一切都是空谈。”
林俊接过他的话头,说:“所以,我决定写书”
惯例求收藏和推荐,有票的同志可否施舍一两票
第十章 远方的客人
更新时间2010521 20:08:55字数:3178
林俊虽然能说出这么一番很有见地的话来,同时也对未来的经济大势,心里有一个大致的轮廓,但是他并不是专业学经济的。
以他上辈子那种业余兴趣似的关注经济走势和半吊子的理解分析能力,也就是能在总体大势上胡吹大气一番,真要说些具体的,那他就离着专业的经济学人士差远了。
但是小说却是他所擅长的领域,从上初中开始放弃漫画,转而向文字发生浓厚的兴趣开始,未来的十年间看了五花八门数不尽的小说,后来网络小说时代的到来,更是像吃饭睡觉一样,让小说成为了生命中的一部分。
因此,提起小说林俊就开始变得亢奋,而滔滔不绝,一连串的对现在的小说题材的毫无新意的抨击,和对未来小说市场的展望,讲的是头头是道,并且着重的介绍了自己目前写的小说,是如何在题材上创新,在情节上大胆尝试,又是如何在这个时期能够得到必然的成功的。
张爱民听的是晕头转向,总觉得对面的小子,不是自己的外甥,而是某家出版社的市场部经理
最终张爱民在林俊的聒噪声中,无奈的做了一份假的病例证明,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林俊依然有些意犹未尽的试图向小舅讲述自己天马行空的思路,试图把家族里这位地位最高的知识分子也拉下马。
最后他是在张爱民的不耐烦之下,被轰出来的。
拿到证明之后,林俊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自己上学的问题这下算是彻底有了个结论了。
以后应该经常到小舅这里来玩,顺便跟他探讨一下。心里憋着太多的事情,总是不吐不快,但是这些东西,却是没办法对父母讲的,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老爸和老妈虽说是高中别业,但是成绩根本拿不出手,参加工作之后,更是从来都没在碰过书本,跟他们讲文学,那是对牛弹琴。
林俊一家欢天喜地的离开了,他们却不知道,离开之后,张爱民却陷入了沉思之中。
自己参军后,又在军医大接受过教育,心中的理想就是为了治病救人,然而那个充满原则的正值的自己,如今却被人看成是迂腐,痴傻,难道真如小俊说的,要么被这个渐渐变得功利的社会同化,被金钱和yu望腐蚀,要么就必须被他淘汰吗
张爱民充满了迷茫。
林俊本意也不过是想要提醒一下小舅,却想不到自己今天这一番话,提前触动了张爱民心中的纠结。上辈子林俊记得小舅辞去了军医院的工作,连军籍也丢了,毅然回到姥姥乡下的老家,开了一间诊所。
详细的情况他虽然不清楚,但是当时从长辈的只言片语中也知道,正值善良的小舅看不过当时医院中的一些现象,又被人排挤,才愤而离职的。
在乡下的诊所里,小舅的医术远近闻名,但收入却少的可怜,对于一些家庭困难的病人,他时常赠医施药,后来这种好脾气直接造成许多来看病的人,长期记账拖欠该缴纳的医药费,每年年底,都要林俊的妈妈张爱华挨家挨户的上门去“收账”。
长大以后的林俊,每每见到小舅,对深深的为这个充满才情,极富正义感的他觉得不值,小舅是个真正拥有医德,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好医生,不应该早早的回到乡下去养老。
如果可能的话,林俊也想改变张爱民的人生轨迹,不过前世张爱民离职却是世纪末以后的事情了,而今晚这番话,很可能将这件事提前引发出来。
平静了三天之后,林俊苦苦的等待着俗世传奇方面的答复,父母则早出晚归的在市场上游荡,甚至中午都很少回家。不过如今他们也很放心留林俊自己在家,所以他在写书的同时,也负担起了做饭的责任。
这天中午,他买菜回来之后,发现一个陌生人正站在家门口,跟自己的奶奶在说些什么。
他快步上前,站到奶奶和陌生人中间,打量着来人,问道:“这位叔叔,你有什么事吗”
来人穿着一身皱巴巴的西装,带着眼睛,夹着公事包,一副知识分子的打扮,脸色疲惫中充满了风尘仆仆的感觉,林俊在脑海中左思右想都不记得曾经有这么个熟人,莫非是推销保险的
林俊的奶奶却说道:“正好,我孙子回来了,你问他吧。”林俊的奶奶看起来是跟陌生人掰扯了半天,也没说出个结果,她年纪大了,有些耳背,脑袋也有些糊涂,却知道自己这个宝贝孙子聪明无比,让孙子来处理肯定没问题。
来人听了林奶奶的话,低头打量了林强一番,见他年纪不大,却提着一篮子菜,丝毫没有吃力的样子,神色也很镇定,看起来要比实际年纪成熟一些
于是他露出一个和蔼的笑容,操着不太地道的普通话,问道:“小朋友,叔叔刚从外地赶来,是来找你爸爸的,请问你爸爸干什么去了什么时候能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