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我才不是大文豪 > 分节阅读 49

分节阅读 49(2/2)

目录

“这篇小说极其精彩,当得经典两个字。我敢打赌,小钱老师或已有大家水准。”

“嗯,这是肯定的。”

“不然,这篇小说有历史原型。虽然细节处理的很精彩,但到底不具说服力。”

“相比小说,小钱老师的诗词更经典。”

老师们的评价很高,而且很专业。而学生们大多看个热闹,不过反对的声音几乎消失。

这也正常,钱浩第一节课表现的可圈可点。虽然还没开讲诗经,但那镇定自若,声情并茂的讲课,还是征服不少人。

水木、燕大两个贴吧,学生们都怀揣着激动的心情讨论。

“不多说,作为大二的学姐,我决定下节课,我一定要去上”

“学姐你怎么能这样,小钱老师是我们的,你们不准抢。”

“啊啊。我心理不平衡,为什么钱浩不在燕大教学,我也想上”

“上什么,钱浩,课”

“哈哈,当然是一起上”

“不多说,我们一个寝已决定,下节课组队前往水木。”

道理一样,有赞有贬。

那些憎恶钱浩的,依旧能找很多理由反驳钱浩。然而,他们才一开口,就遭到同学的的围攻。

这股议论风,很快就持续发酵。

这也正常,毕竟之前这事就火。因而这个时候,只要钱浩不表现的中规中矩,极好或极坏,都会再引发热议。

这不,网上又讨论起来,比之第一次讨论的还要热烈。

当然,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网友们自发议论。

网友们,不知道在谁的引导,对于钱浩的最后一课颇为厌恶。

他们说,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居然写这样的文章跪舔法国。他们还说,法语那么好,你干嘛还学汉语,你干脆去法国得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但这个说法还是挺有市场。幸好钱浩写的不是日本,否则还不被喷死。

在中华这块土地上,单纯爱国的人太多。只要有心人一引导,准能利用很多人单纯的爱国之情。

当然,网上还是理智的人居多,因此抵制钱浩并没有形成大势。

那些人骂钱浩,立刻就有很多人维护钱浩。

“你们是狗吗,什么都咬”

“小钱老师怎么了,写篇小说还有罪了”

“人家写法国,难道还要说中华帝国万岁那写什么小说,完全不符合现实。”

就在双方骂的焦灼的时候,突然一个新闻,引得网上一片震动。

“法国驻华大使:如果中华对法国文化不青睐,绝对写不出最后一课。”

“中法文化交融,滋生经典作品:最后一课”

“法国驻华大使称,最后一课或将入法国教科书。”

“中法当友好,促进文化深层次交流。”

一片片新闻报道,使网友们如打了鸡血,纷纷四处发言留贴。尤其是在网友们强烈要求之下,钱浩发表了最后一课,然后那条微博就被转疯了。

而且,不少名人都点赞转发,就是帝国日报都如此。

引起这么大轰动,谩骂的人顿时锐减,只有一些黑粉继续骂,其他爱国粉都转正了。

废话,这么为国家长脸的事,难道还要黑

水木、燕大两校学生见此,不禁目瞪口呆。他们是觉得这篇小说写的好,可他们没想到会好到这个程度

被法国驻华大使称赞,被帝国日报报到,而且还有可能进入法国教科书

何止他们目瞪口呆,就是两校老师都愣住了。这些老师或多或少了解这篇小说的经典,然而,他们实在没料到会如此经典。

事实上,这得感谢中法两国的外交关系,否则最后一课不可能这么快就火起来。

当然,外交部也得感谢这篇小说,因为它为两国外交带来方便。

影响外交,让法国驻华大使都点头,这小说够厉害了吧然而,事实告诉网友们,没有最厉害,只有更厉害,当这小说传到法国

第106章反思

传到法国,自然引起了一场轰动。当然,轰动的是小说,跟钱浩没关系,他不过顺带一提。

不过,这股轰动被传回国内,多少给钱浩带来了点人气。比如他的微博,粉丝蹭蹭往上涨,居然也有了两百万之众。

还好,钱浩背后没人,又没贿赂,加之之前没什么大名,所以新闻报道偏重作品。而他的名字,只是顺带一提。

“近日,由水木大学中文系老师钱浩,创作的最后一课火爆全法国。街头巷尾,学校书店,网络现实,几乎随处可见这篇小说。

据帝国日报报到,法国为之掀起读书热,开启读书强国,铭记国耻的活动”

网上报道很多,钱浩后知后觉的翻开一篇,洋洋洒洒数千字,直看的他目瞪口呆。

震惊之下,他又翻看其他的新闻报道,总算了解这事的始末。

他真没想到,短短几天,自己别出心裁拿出的文章,居然会火出国际水平

起初,他也很兴奋,甚至心里有些飘飘然,觉得这下能圆自己大作家的梦了。但很快,他想到自己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心里的那丝得意也就消散了。

冷静下来,他反倒生出几分担忧,怕这文章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就如前世的韩寒,因为文笔和年纪不符,而陷入代笔门。

这恶心的事,他可不想经历。

“好吧,看来以后不能随便拿出文章,否则指不定闹出什么幺蛾子。”

苦笑一声,他随手关掉网页,然后打开盛世中文网。

斗破苍穹

看到这四个字,他不禁又苦笑一声。当初说好一步一步来,先网文,后通俗小说,然后再写经典。可是现在呢,他拿出很多经典的诗词,而且很快就要出专栏。

不仅如此,连现代小说,他也拿出了一篇。虽然只是短篇,但其中透着的大家风范,根本遮也遮不住。

想到这里,他略一沉思,自言自语道:“看来得和浮生他们商量一下,可不能暴露我的真实身份。还有,以后写其他小说,最好还是换个笔名。算了,现在不多想了。”

之所以不愿暴露自己写网文,并不是因为看不起网文,只是不想凭空多出许多麻烦。

他敢肯定,如果他暴露这重身份,到时候批斗他的人会很多。不说旁人,便是王习、李珂等人都可能跑来批评他。

网文作为新兴文学,在社会上影响力很低。而在水木、燕大这样的大学,更是被人瞧不起。

不愿暴露,就这么一个原因,怕麻烦。至于旁人的议论,或者贬斥,他钱浩真的不在意。

重新规划一番,他立即联系安浮生,道:“浮生,你跟杨主编说一下,千万不要暴露我的身份。”

“我勒个去,你还真神了。我们才做好一个宣传计划,结果你就来电话,说不要暴露你”

安浮生说着,把宣传的图片、文字一股脑发给钱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