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0(2/2)
不行
那五千人得到了六年立宪的承诺,他们也就散了,本来这个事儿也挺好了呀,清廷很高兴,但是没想到,没过多久,也就是过了年,到了1877年的年关刚过。
那些个谘议局的代表又杀回来了
还是老地方,还是老条幅,但不过这回的人
五万
这个数字,那就不光是谘议局的人了,肯定有老鼻子别的人士了,而且他们这回的要求
明年我们明年就立宪成不成未完待续。。
s:感谢风兄感谢大家的支持跟打赏黑车拜谢了
那啥,气温骤降,大家注意添衣服呀
第四百六十一章 此头何所惜
大清国上下,谘议局以及其他各路人士,五万代表齐聚京城,这个声势可真叫一个吓人
而还不光是这样呢。
“我大清国国难当头万马齐喑恳请吾皇陛下愤天子之神威,改往日之积弊吾等无以为报,谨以此物以证吾等之决心”
这是一封信,但这又是不太一样的信,这信不长,可不光是纸,还有其他的东西。
食指二十一根食指
带着血的,不是闹笑话的,真真的是从手上斩下来的,就跟着这信,一并的来了
这是两湖学子为表示对于立宪改革的拥护,对于同治皇帝的拥护,显然那信里是有话的,虽然没直接说,但是骂慈禧碍事儿的意思绝对很明显。
这血书加上手指可真叫一个极端了,一般来说,只有真正的爱国爱到骨子里的,那才会如此做,而这个事儿其实也能看出点儿别的东西来。
那就是,现在很多的人,特别是知识分子,他们还是觉得眼下的这个大清国虽然药丸,但还有救,他们还是希望这满清王朝可以走下去,我们只要改革了,改好了,那么就行了。
对,就是为了这个希望,他们甚至不惜自残身体,但这就算完了吗
“众位先生朋友当真是我等国人楷模在下这里有一封书信,如果可以请交给皇上在下并不强求这信一定能送到,在下也不是那种痴心妄想之辈”
就在五万人代表聚集的地方,就在那拉起的横幅之前。又有人来了。这个人也不算多出奇。长的挺平庸的,个子也不高,辫子也不亮,但不过,此人在说了这番话之后,留下了那个书信给他人,接着便拿出了一把刀来
“哎呦”
“出人命了”
“啊这可咋整啊”
真的出人命了,留书之后。这个人直接拿刀抹了脖子
这一举动,真的是太过激烈,这个举动也直接引起了五万人代表,以及这京城里同情这五万人,还有他们也是对朝廷不满,对慈禧有看法的人的愤怒
“冲啊”
“我们要见皇上”
“我们要向皇上情愿”
“慈禧那老娘们是不是怕了怕我们见皇上”
只见这京城皇城的午门那里,这五万人又汇合了其他的人等,能有不下十万,他们就开始冲击午门
这个事儿,那怎么能容忍呢
于是乎。满清朝廷便开始强力的镇压,这是必须的呀。一时之间枪声不断
砰砰砰砰砰砰
啊啊啊
五万代表血洒午门外
当然没有全都送命,有聪明的,但就这个事情,当时就在这大清国炸锅了,上上下下,全都是义愤填膺的。
但不过,这个事情总体来说,清廷中央方面还是有其道理的,那就是你们这些个代表,那也不能冲击皇城呀
说实话,就算是宪政改革了,那你也不能这么干呀,当时的这些个代表,确实是脑子一发热,在当时的他们,智商几乎是为负数的。
这就是那个有名的乌合之众里面说的嘛,当然了,这个书还没有出来,但是道理讲的还是挺正的,特别是针对现在发生的这个事件。
李梦杨自然得到了这个消息,但不过,他心里非常的清楚,恐怕这个事儿,不会就这样的完结的。
果然
没一个月呢,地方上的谘议局就又搞事了
“我们还是那个要求希望明年就立宪”
“对越早日立宪,那我大清国就越早的崛起”
“我们这次要平和的,平静的,跟朝廷讲道理”
就死的那些个人,都没人提了,但不过,马上的又来了更多的人
五十万
对,满清上下地方谘议局,狠狠的凑了一回人数,他们搞了一个五十万的代表团
但这个人数
事实上,就之前的五万人代表啊,那满清的中央都老哆嗦了,他们当时都老害怕了,要不然也不会酿成那个悲剧,而且,本来这五万人很吓人的,五万人进京啊,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你们是要造反不是
按照以前的规矩来讲,这么多人你想进京门儿都没有
对呀,京师要安全呀,要保护皇族呀。可是,这回不是为了变法嘛。
也就是说,其实这五万人是慈禧太后点的头,她让这帮人进来的
这真的有点儿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意思,但是她这个老娘们现在只能这么做,因为这些个人可都是她搞出来的呀。
谘议局是她设立的不是
而且这些个代表,那不都是拥护君主立宪改革吗
慈禧是不能不让这些个人进来的,因为这个态度她必须得给出来,她是坚定的支持立宪改革的,如果没有这个,那现在都骂她骂的这么狠了不是
但现在,五十万了
谁敢让他们进来
布防勤王
这事儿都老造笑了,本来一个自己国内的改革事件,结果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