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6(2/2)
王道未得超神指环,未入一阶超脱者境界时,曾痴迷探索着华夏三教九流的教义与区别,但越是研究,却越是迷茫,他博览诸多杂书,有很多书对于三教九流中的三教,儒教,道教,佛教都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歪曲讽刺。
有人说学儒不好,儒是阶级,天地君亲师,不可违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王道阅览很多历史类小说,发现确实是这样,很多儒似乎很没有节操,一代天子一代朝,连元蒙,满清都轻易俯首帖耳,令人齿冷。
有人说学道不好,道是懒惰者,讲逍遥自在,清净无为,与世无害也无益,天天想着追求长生,延年益寿什么的,却不思回报天地,回报社会,回报人类,真是即要享受,又要清静,还不想干活,这尼玛不就是富二代吗不,富二代还有想干事来的呢,说是懒惰者一点也不为过。
还有人说学佛更不好,佛讲因果,今日因,他日果,六道轮回,不如忍受,所以说佛的本质是奴役和驯养,不事生产不说,还要让人供养,金银漆身,古代有很多国家因为佛道横行而害国,误国甚至灭国,磨灭他人斗志,所以对于佛,王道曾经也是抱以冷眼看待的。
那么佛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直到今日王道见证了七龙珠世界第一位佛之初悟,见识到最初的佛性后终于明悟华夏中的三教九流之说中儒道佛的区别了。
很有意思的是三教是儒道佛三教,但九流中有儒家,道家,唯独没有佛家。
为何,因为佛教是外来品,是宗教,是古代统治者们需要的工具,佛教越是兴盛,治下子民越是安稳,不会轻易造反,就和古代华夏国境山脉另一边那个同样庞大的佛教来源国度一样,逆来顺受,吃斋念佛,不懂反抗。
所以对于儒道佛是不能简单的划分错对的。
儒讲阶级没错,因为没有阶级就没有制度,没有制度,国将不国,
道讲逍遥也没错,人性追求美好,追求清静长生,这是生命的自由追求,这哪里错呢
佛讲因果更没错,教人弃恶从善,不要杀人杀生,这是善果,更不是错
真正错的不是儒道佛,而是古代那些故意歪曲儒道佛真意的那些统治者们,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坐在他们的位子上自然是巴不得世界和谐一片,子民逆来顺受,只要自已屁股下的座位稳当就好。
为何是教,因为教者,教大家当顺民也
明白了这点,王道对于儒道佛三者再无反感,正如他所看一本书中提到过的理念佛本是道
那么,同样的佛本是儒
儒道佛三者最终本质是有相通之意的。
佛,人弗也,即超脱凡人的觉悟者,佛之一字是西方意译,本为觉者,觉分三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者具足便成佛。
自觉,即自我觉悟某种道理。觉他,即让大家也明悟这道理。觉行圆满,即,知行合一,做到自己觉悟的目的,并让更多人觉悟这个道理,去做这个道理。
恰恰儒家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与这三觉何其相似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唯有做到这三者之人方可称之为大儒
因此,佛即觉悟者,说众生皆可成佛与众生皆可觉悟一样,但是他们觉悟的东西可未必一样,有邪佛,魔佛,欢喜佛,他们觉悟世间邪,恶,淫之本意,自然便成了那样的佛。
把佛之一词替换成觉悟者的话,就好理解了,邪,恶,淫的觉悟者
觉悟世人皆苦的佛,要去拯救世人,救苦救难之佛。
游戏人间行侠仗义的佛,比如济公活佛,还有觉悟战斗的佛,比如某只猴子成就的斗战胜佛
有句话,说的好,人偶尔做件坏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不懈兢兢业业死不悔改的做坏事这话反过来也是一样,做好事不难,可你能一辈子都做到问心无愧吗
“枯林,你明白了佛即觉悟者,你即为觉悟者,觉悟者未必要成佛,成其它者皆可,你且说说你的觉悟是什么”
“我只想变的更强”
枯林目光坚定,脑后清光大盛,在此刻他感悟到万物有灵,觉悟本心,时时与花草树木交流,感受着这世间万物枯荣之道,眼界开放到另一个层次,凭着初觉的灵心在另一个感知世界里,众生皆没有了形体,唯有灵光与清光,龟仙人是随心所欲不断收缩凝若实质的清光,小悟空是纯红的不断涨幅的清光,而王道是不停的吞吐着元气慢慢涨大的金色清光。
他直到此时才明白在四人中他是最弱的,并不是没有原因,他们三个早就是真正的觉悟者,他们为觉悟的东西去行,去做,龟仙人的洒脱人生,小悟空的纯粹,王道的超脱梦想,而他,直到今天才明白自己是为了变强,为了更强,幼时被师兄们欺负的事情只是过去的事,当他沉醉于修炼的进步中时,变的更强已经成为他信念的一部分。
“好小子,那就来吧,悟空,你也来”
王道开心的招呼着枯林与小悟空一起打架。
悟空转头看向龟仙人,龟仙人明白了什么说:“可以把龟壳放下了,今天的战斗是你们最后的修行了。”
小悟空与枯林一同咯咯直笑欢呼了两声后将背后的龟壳放下,两人活动了下筋骨,感觉全身轻灵了太多,试探着一个蹦跳,足有数十米高
“哦吼小林,我们好像会飞啦”
“哈哈哈那是因为我们变强啦。”
小悟空与枯林落地,嘴巴一咧,眼珠一亮,兴奋的道:“小林我先上啦王道大哥我来啦啦”
啦字音刚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