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2/2)
李希略带意外地看了陈娇一眼,他没有想到这个妹妹竟然会想到这一层,今天这番话的确不足以制住张骞。与其说,他今天派高利去和张骞谈判,不如说作秀一番给这个妹妹看以安其心的成分更多一些。对于张骞他当然不可能这么简单就信任他,私下自然还有其他的暗手,这只是第一步罢了。李希摸了摸陈娇的头,说道:“皎儿放心吧。姐夫自然有办法,不叫他坏了你的大事。”
“自然有办法”陈娇暗暗回味着这句话,看着李希温和的笑脸,一阵矛盾,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去探究这些背后的“办法”。
“皎儿,你不是还要去实验区吗就不要在这里耽搁了,先去吧。”
“那姐夫你行事要小心啊”陈娇虽然明知道不必要,但是还是嘱咐了一句,方才离开。
第十九章孤舟一片故园心
张骞很快发现,他的行动并没有受到限制,可以自由出入这所建得很奇怪的招待所。但是,当他走出招待所的时候就知道,在这整个城池中,招待所并不是最奇怪的地方。
“这位父老,这里是在做什么啊”四处走走的张骞奇怪地看到很多青年人在掘开泥土往地底下放置一些较粗的陶土管,于是走到一个在一边端茶送水的满脸皱纹的老人身边,问道。
“啊,这位先生是外面来的吧”老人的脸上满是笑容,让皱纹更加深了,“这是我们小姐让弄的,说是为了城里的卫生。”
“卫生”张骞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奇怪了一下。
“呵呵,这个卫生啊,老朽也搞不懂。只知道对我们有大好处就是了。先生要是想知道,可以到学校里面问问。”老人眯着眼睛说道,又从他自己跟前的桶里舀出一大勺热腾腾的茶水送到一个不断擦汗的小伙子手中。
“谢谢老人家”那个年轻的小伙子笑着向老人道谢。
“没事,不谢不谢。你们这都是为了大家嘛。”老人家客气地回道,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转过头,对张骞说道,“这位先生,怠慢了。您要是没别事,也可以在这里等老朽的孙儿回来,他在学校里面读书,知道那些新玩意,也知道我们小姐要做的大事。”
“噢。”张骞问道,“你家的孙儿在学校里面读书”这也难怪张骞会有此一问,在这个时代能够读得上书的人还是很少的,因为书本是一个很奢侈的消费品,而大部分的普通人家都不会让可以成为劳动力的幼小男丁去读书。
“是啊。我们小姐说了,我们现在日子也过得不错,不需要让这么小的孩子去干活,多读点书,长点见识,将来比较好。”老人很是好客,详细地给张骞解释。
“原来如此。”张骞若有所思地想着,从刚才的谈话以及之前在商队里得到的答案可以发现在这个城池的建立中,那位陈小姐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极受居民们的尊敬。这个女子,是谁
“爷爷,我回来了。”一个男孩子的声音由远而近,张骞一抬头就可以看到他飞奔而来的身影,后面还跟着几个孩子。
“天儿,你回来了”老人笑呵呵地上前,“纪小少爷,您也来了。”
“爷爷好。”一抬头纪鹜注意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张骞。纪稹走到张骞身边,仰着头问道:“先生好,先生是新来的居民吗”
“在下只是一个异乡客。”张骞答道。
“先生不是商人吧”纪稹转了转黑溜溜的眼睛,说道,“姐姐是不许商人们在城里乱走的。”
“在下名叫张骞。”张骞并不因为对方是一个孩子而轻视他,多年的流浪告诉他不可以写每一个人。
“我是纪稹。”纪稹礼尚往来地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先生可以叫我稹儿。”
“在下不敢。”
“不知先生从何处来啊”纪稹问道。
“在下来自大汉。”张骞说道,当张骞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略有些迷茫,大汉这个故乡在过去的十年中只是一个名词,如今的自己还可以算得上是汉人吗
“大汉”纪稹绕着张骞看了看,摇了摇头,说道,“不对,先生的衣着不像。啊,比较像老师说的匈奴人。”
“比较像匈奴人。”这话让张骞也愣了一下,心中泛起一阵不知是悲是苦的情绪,他苦笑着说,“在下过去十年一直在西域各国游历,故国衣冠已经有数年未曾着。”
“先生去过西域西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啊”此言一出,所有的孩子都起了兴趣。身为汉人的他们原本对于匈奴并没有太大的感觉,移民到了辽东城之后才从学校的老师和陈娇口中知道这个民族的存在。一如每一个少年一样,他们对于正在进行的汉朝和匈奴的战争充满了幻想,梦想着自己将来有跨上战马,扫平西域。因而对于西域充满了好奇。
“是啊。”张骞点了点头,在众多期待的目光中开始讲述“南道诸国”的楼兰、菇羌、且末、于阗、莎车等,和“北道诸国”的姑师、尉犁、焉耆、龟兹、温宿、姑墨、疏勒等,讲那些沙漠和绿洲,山谷和盆地,讲那里盛产的葡萄和最好的饲草苜蓿,还有那些双峰的骆驼,美丽的玉石。
直到所有的孩子都如痴如醉,而张骞自己也几乎再度陷到了那些曾经悲喜交加的记忆里面。一直到城主府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