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6(2/2)
接下来自然是大肆庆祝。有人高兴有人愁。就在孝宗皇帝加封张宪大将军王的第二天,礼部郎中朱振武因为用人不当、收受贿赂、教子不严等罪名被配岭南。其子随其一起配。
大宋朝廷一个礼部郎中被免职配,就好像在大海里扔了一块小石头子一样,噗通一响就再也没了动静。过后也没人会想到那颗小石子曾经响过一声。
金兀术拿到圣旨的当天就打算离开的,但是没走成。他被张俊给留住了。想当初张俊也是抗金名将,也是中兴四将之一,和金兀术也没少打过交道。现在两国和平了,两位曾经的老对手还不得坐到一起,好好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吧
和张俊喝过了酒,金兀术刚要走,刘锜的请柬又送到门上了。刘锜也是抗金名将,想当初也和金兀术在战场上玩儿过命。金兀术又没走成。
接下来刘光世、李显忠、吴玠、吴璘轮流请客,似乎没意愿抗金名将都愿意和金兀术在酒桌上一拼高下。有时候一天一喝、有时候一天两喝,到最后金兀术也急了,不就是喝酒吗,谁怕谁呀来吧
金兀术一上劲儿,老将们撑不住了。头一天就喝倒了清河郡王张俊,张俊在床上躺了两天才能下地;第二天把刘锜给放倒了,一顿酒喝完刘锜将军视力大减,据说酒醒了之后看人都困难了;第三天、第四天,一天一天下去,大宋朝的名将们一个个的被金兀术用酒杯放倒。
到最后孝宗把张宪找过去了,“王兄,你可赶紧去劝劝金王兄吧,他可不敢再喝了。再这么喝下去,我大宋朝必将名誉扫地”
张宪本不想管这种烂事。不就是拼酒嘛,不能和你们逞什么能哦,刚开始看人家金兀术是外地人,你们合起伙儿来想让人家在酒桌上出丑。
等到最后现酒量不如人家了,就去找人帮忙求情。哪有这种事我看真正丢人的,就是你们这帮连自己酒量深浅都搞不清楚的人
张宪不想管,但是皇帝亲自出面说好话了,他总不能不给个面子吧好吧,我去劝。不过我只能答应尽力,却不敢保证一定能行。
金兀术在张宪的劝说之下,终于答应放大宋名将们一马,这才没让这些功勋老将们死到酒桌上。接下来自然是歌舞升平,安享太平了。金兀术再次和张宪商量着要北归。
张宪也想回北方了,他的大小老婆现如今都在大名府,他却来了临安。虽然身边有个金陵形影不离,但也不能把那一大家子一直冷落到大名府吧张宪和金兀术商量好了,等到下一次大朝会的时候,他们俩就向皇帝申请回北方。
三天之后是大朝会。这一天一大早,张宪和金兀术收拾利索去上朝。现在的张宪可不得了,文武百官隐隐地以他为尊。唯一和他不对路的和国公张浚也在半个月前告老还乡了,可以说张宪现在是春风得意,正处在人生的最高峰。
张宪和金兀术随百官一起山呼万岁行礼完毕之后,有吏部的官员出面禀报,说是日本国拍了遣宋使请求觐见。
赵昚脱口而出:“把人带进来”张宪一个没注意,皇帝赵昚答应接见日本人了
进来的是三个日本人。和张宪见过的那俩长得都差不多,身高不过一米六,两个又矮又壮。当中间那个看上去比较文弱点儿的是这次日本国派过来的正使,叫做源义朝。
源义朝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对孝宗皇帝三拜九叩依足了礼数。孝宗赵昚问他:“日本使者,你来我朝有何贵干呀”
源义朝行李答道:“外臣奉了我国后白河天皇之名,前来大宋国拜访,同时想要邀请大宋国使臣出访日本,以加强两国世代友好。”
日本使者源义朝献上礼物,是一套漆器。其实中国制作漆器的水平已经相当高了。但是日本的漆器别具特色,和我们国内的产品又有所不同,看着明晃晃的那么精美好看。
孝宗皇帝挺高兴,当场赏赐给日本遣宋使青花瓷的水平一对、白瓷坛子一对。人家给漆器,咱送给他瓷器,这样既展现出了天朝大国的工艺水平,又体现出了大宋天子的豪爽大气。只是这一点就展现出了宋孝宗在外交方面的高才能。
遣宋使源义朝千恩万谢之后,问孝宗:陛下您打算派哪位大臣出使我国什么时候去要是定下来了,我就先回国内通知我们国王提前准备迎接事宜了。
孝宗问张宪,谁让张宪离他最近呢,张宪如今在朝堂上的位置比宰相还要靠前。他站在第一位,金兀术站在第二位。
“张王兄,你看咱们应该派哪位大臣前往”
“陛下,出使日本乃是国家大事,应该让礼部好好研究研究。遣宋使,你先回客栈住下,等我国定下了人选和出访时间之后,再派人通知你。”从张宪内心来说,根本就不用派什么使者,直接派军队过去,把日本给占领了就完了
源义朝退下之后,群臣百官开始议论派谁去出访的问题。派去的这个人应当有名气,还应该有武艺会打仗,万一在日本遇到了意外也有自保的能力。
上头的孝宗皇帝听了连连点头,眼睛不时地瞟一眼张宪。
第四章 国宝再次丢失
“王兄,你可愿意代朕出访日本”终于,英明的大宋皇帝陛下开金口问张宪愿不愿意代替他出访日本国。
张宪赶紧摇头:“启禀陛下,微臣已经答应了大金国王,要陪他回北方的。这可是事关两国正常邦交的大事,臣怎好食言陛下,我大宋朝文武百官之中能人辈出,适合出访日本国之人多如过江之鲫,陛下大可另选贤能,微臣真的脱不开身。”
说是陪金兀术北归,其实张宪是想回大名府去看他的老婆孩子、那一大群的娇妻美妾。他不太想乘船出海去日本。要是打日本他责无旁贷,至于出使,他不是很感兴趣。
张宪不愿意去,并且还把金兀术推出来当挡箭牌,孝宗皇帝没办法了。从文武百官里头挑人吧百官谁也不愿意去。在富庶祥和的临安城待着多好,谁愿意没事儿到穷山恶水、路途遥远的日本去
没人主动请缨,孝宗又不愿意勉强,因此,派使者的事情就暂时搁置了。等什么时候有合适的人选了,什么时候再去。
大宋皇帝意向不明朗,源义朝就在临安住了下来。他来大宋,就是为了接大宋的使臣到日本。大宋挑不出人选,他就只有等着。他一个人回去没办法向后鸟羽